李連軍
洛陽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洛陽市 471023
2017年12月2日是我國第六個“全國交通日”,近日,來自公安部的一組數據再次凸顯了我國的“交通安全之痛”。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機動車駕駛人數已經突破3.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接近3億,全國民用機動車保有量3.8億輛,駕駛人數世界第一,汽車數量僅次于美國,居于世界第二位,但與此同時,我國的交通事故率、死亡人數等也隨之“水漲船高”,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交通事故已經由1996年的歷史最高點80起,降至2013年的歷史最低點16起,但每年依然大約有6萬人死于交通事故,20多萬人在事故中受傷,每年在交通事故中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計算,這其中,約有75%以上的交通事故與汽車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差直接相關,因此必須不斷提高汽車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提倡全社會安全文明駕駛出行,并掌握一定的汽車駕駛緊急情況應對處理措施,就無疑具有重要的個人意義和社會意義。
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因素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即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主要有駕駛人自身方面的因素,客觀因素主要有自然環境因素、車輛性能等因素,具體來看主要表現在:
主觀因素即駕駛人自身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汽車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我國為例,我國每年的交通事故中,有超過一半的安全事故由駕駛人自身因素導致,主要體現在交通違法、交通陋習普遍,駕駛人自身安全文明素質較差等。世界衛生組織事故調查顯示,在我國,平均每天有2.6人死于闖紅燈,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酒后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而除了酒駕、闖紅燈以外,諸如超速、超載、毒駕、占用應急車道、不禮讓斑馬線等交通違法行為也依然屢禁不止,我國的交通安全依然面臨著嚴重的“文明之失”的挑戰,成為導致汽車安全事故的重要誘因之一。
除了上述主觀因素以外,種種客觀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汽車安全駕駛,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自然環境因素:長期以來,自然環境因素一直是導致汽車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外在因素之一,尤其是雨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更是困擾著廣大司機朋友。在雨雪大霧天氣中,駕駛員的視線能見度降低,路面濕滑等不確定因素增多,汽車輪胎這種橡膠制品被潤濕以后摩擦力大大下降,容易造成輪胎側滑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雪天形勢過程中,由于冰雪路面輪胎與路面的摩擦系數大概僅為干燥路面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在駕駛員全力踩下制動后,車輛需要平時五倍的距離才能夠完全停下來,因此可以說在冰雪路面行車,制動性是非常沒有保證的,這也是雪天十分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2)車輛性能因素:車輛性能因素也是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近年來我國發生的多起交通事故均與車輛安全性能不佳有關,例如2011年震動全國的濱保高速天津“10·7”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35人,就是因為大客車被動安全防護性能不足導致的;被譽為“最美司機”的大客車駕駛人吳斌,就是因為被鄰近行駛車輛突然飛出的劣質剎車輪轂殘片擊中而不幸去世。[4]這些事故的發生都與汽車的安全性能不佳有關,值得汽車生產企業、車輛安全監測行業等多方主體的深刻反思。
在汽車駕駛過程中,除了要將交通規則吃透,嚴格按照交通規則駕駛,養成安全駕駛的良好習慣,不斷提升自身安全駕駛意識,積極樹立“安全出行”的駕駛理念,杜絕僥幸心理,努力將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作為汽車駕駛人還必須在平時掌握一定的汽車駕駛應急處理措施,以便在發生交通意外時能夠做到緊急處置,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連續上下坡路段是交通路段中事故率最高的區域之一,這主要是因為連續上下坡會造成司機視線疲勞,同時距離較長的下坡路段也經常會出現由于前車緊急剎車而后車因反應時間較短而出現多車追尾的情況,而且長時間的在下坡路段踩剎車,也有可能會造成剎車失靈等出現緊急情況,因此在連續上下坡尤其是長距離下坡路段行駛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制動來進行減速,還應選擇降低檔位來進行減速,一定要杜絕熄火或者空擋滑行,如果在下坡時發現制動踏板失靈,且車速越來越快無法換入低速擋時,這時駕駛員可以利用駐車制動抑制車速,如果發現駐車制動無效,可以借助道路兩旁的軟障礙物如土堆、草堆等使車輛從高速轉入低速進而停車,在極端情況下也可以利用路邊的巖壁、灌木叢等利用摩擦來停車,如果道路設有緊急避險臺,則可將車輛駛向避險臺進行避險。
雨雪天十分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一般來說,雨雪天時,天空往往比較陰暗,駕駛員的視線易于受阻,同時在雨天駕駛車輛時,路面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車輛容易產生側滑,這就要求在雨天駕車時,駕駛員除了需要做到減速慢行、謹慎駕駛,在行車時做到謹慎駕駛、減速慢行,并留夠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同時還要根據情況及時打開雨刮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雙手平衡把握方向盤,使汽車盡量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在需要轉彎的路段,應當做到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汽車發生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緩慢調整來進行糾正;如果是后輪側滑,則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進行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釀成事故;如果在雪天駕駛車輛時,應盡量安裝防滑鏈,特別是轉彎過程中,如果車輛開始出現輕微滑動時,這時不要進行剎車,而是應該先回正方向,待車輛穩定后再進行制動剎車,因為雪天路邊易滑,這時如果直接在轉彎過程中進行制動會改變車輛前后部分的負荷分配,極易導致車輛發生甩尾或者打轉,直接帶來安全隱患。
除了在雨雪天以及連續上下坡等路段行駛過程中需要駕駛員高度注意之外,在日常的開車過程中,駕駛員也需要掌握相應的車輛突發狀況的緊急處置辦法,特別是高速公路行駛的過程中,由于車輛速度都較快,一旦發生緊急突發狀況就極易造成嚴重后果,甚至是車毀人亡,因此面對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各種緊急突發狀況,駕駛員都應掌握相應的處置辦法來保證自身及他人的安危。
一般來說,汽車日常行駛過程中的突發狀況主要有制動失靈、車輛爆胎、突遇路障等,無論是哪種突發狀況,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必須要掌握這些突發狀況的緊急處置辦法,以制動失靈為例,當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車輛制度失靈狀況后,首先駕駛員必須保持冷靜與清醒,立刻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鳴喇叭,向周圍行駛車輛發出信號,同時司機應立即松開油門踏板,搶掛低速檔,當發動機制動控制住車速后,均勻地用力拉緊手制動,同時察明右后方有無汽車駛來時,確認無車輛駛來,則當即將車平穩地駛入路肩或應急停車帶內逐漸停下;在遇到車輛爆胎時,如果是后輪爆胎,則立即打開雙閃,同時要緊握方向盤,待車輛相對穩定后輕點剎車片緩踩剎車,駛入應急車道,此時一定不能猛踩剎車,以免發生翻車等事故;如果是前輪發生爆胎,同樣的也應該先打開雙閃,如果左前輪發生爆胎,則向右緩慢打方向盤,如果右前輪發生爆胎,則緩慢向左打方向盤,等車輛速度稍慢并穩定后,即輕點剎車并駛入應急車道,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車輛的事故發生率。
在我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交通事故,給這些家庭帶來了難以彌補的傷痛,可以說,汽車安全駕駛關系著社會的千家萬戶,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作為駕駛員,首先必須從自身做起,在日常樹立安全駕駛的意識,嚴格遵守各類交通規則,做到安全駕駛、文明行車,不斷掌握自身駕駛技術,同時,還應在日常的行車過程中積極摸索,掌握必要的汽車緊急狀況應急處理措施,從而在事故來臨時努力將上海降至最低,保護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