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培,冉 放,王 磊
(1.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2.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3.中牟縣第六初級中學,河南 鄭州 451740)
體育小鎮是我國推動現代化城鎮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的通知》指出,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集運動休閑、文化、健康、旅游、養老、教育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空間區域、全民健身發展平臺和體育產業基地。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核心是引入了特色運動休閑項目,與體育產業相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點的體育文化中心。其主要是圍繞戶外、馬拉松、冰雪、足球、自行車這些大眾參與度高的體育項目,以戶外運動為主。一是注重體驗,二是循環消費,三是可復制性。體育小鎮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從各地實際出發,依托各地傳統體育文化、運動休閑項目的體育賽事活動等特色資源,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基礎設施條件,依據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科學規劃、量力而行、有序推進,形成體育產業創新平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強化政府在政策引導、平臺搭建、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引導和支持企業、社會力量參與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并發揮重要作用。改革創新,融合發展。鼓勵各地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大膽探索、先行試行。促進運動休閑產業與體育用品制造、體育場地設施等其他體育產業門類,旅游、健康、文化等其他相關產業互通互融和協調發展。以人為本,分類指導。以人為本,充分發揮體育在引導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綜合作用。鼓勵東部地區多提出寶貴經驗和示范,政策和資金支持向中西部貧困地區傾斜。
我國體育小鎮的發展基本分為4個階段:第1階段屬于萌芽階段(1978—1992年期間),當時我國的計劃體制向市場化體制轉變,初步嘗試體育產業經營性活動,如推動體育場館多種經營、鼓勵企業加盟、實現產業社會化發展等。第2階段是探索階段(1993—2001年期間),當時正是我國的體育向社會化、產業化和職業化道路發展,在此期間足球作為我國職業化、社會化發展的先行項目,打開了一條走職業化道路的發展方向和走入社會化、市場化的道路。當時還提出了體育主體產業、體育相關產業和體辦產業3個體育產業的類別。第3階段屬于啟蒙發展階段(2002—2012年期間),是體育產業規模化和資本化階段。2001年中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后,中國體育產業與世界成功對接,隨后的“十一五”規劃也提出了體育產業規范化,多種所有制并存、全民參與的目標。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體育產業的國際化、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及競爭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全民的體育意識增強。第4階段就是新一輪改革發展階段(2013年至今),深化改造為體育產業帶來紅利。2014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體育產業開始被定位為拉動內需和經濟轉型升級的特殊產業。2014年國務院提出到2025年打造出5萬億元規模的體育市場。“十三五”期間將實現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1.0%。市場規模增加值呈向好趨勢,GDP貢獻占比較低,有很大提升空間。根據著名專家賽迪研究的數據表明,截止2016年底對中國體育小鎮發展的市場環境研究,全國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體育小鎮達到了81個,覆蓋25個省、市、區,預計2017年將達到300個。體育小鎮的分布較集中于旅游優勢條件良好、產業投資基礎較好且戶外消費市場成熟的華東地區。從細分市場來看,我國體育小鎮的產業領域以戶外運動居多,如足球、自行車、冰雪、航空和滑雪。從市場潛力來分析,其原因在于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多、消費群體較廣、消費習慣較好且單次消費較高。
國外的體育小鎮發展起步要比我國早,其發展現狀遠遠超過我國的基本階段。意大利蒙特貝盧納鎮是著名的冰雪運動小鎮,同時,還是全球80%的賽車靴、75%的滑雪靴、65%的冰刀鞋、55%的登山鞋的生產地。目前,圍繞運動鞋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高效的運動鞋生產和服務集群,包括市場分析、產品研發、款式設計等方面。其鎮的盈利方式突破了體育小鎮“體育+旅游”模式的傳統觀念,打造了新的盈利模式。
我國開展體育小鎮的意義是建設體育休閑特色小鎮,是滿足群眾日益高漲的運動休閑需求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貧困落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基層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推動全民小康的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探索。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能夠搭建體育運動新平臺、樹立體育特色新品牌、引領運動休閑新風尚,增加適應群眾需求的運動休閑產品和服務供給;有利于培育體育產業市場、吸引長效投資,促進鎮鄉運動休閑、旅游、健康等現代服務業良性互動發展,推動產業集聚,并形成輻射帶動效應,為城鎮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能夠有效促進以鄉鎮為重點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促進鄉鎮全民健身事業和健康事業實現深度融合與協調發展。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與大部分國內發展體育小鎮比較出色的地區相比,云南省體育小鎮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1)政府及相關單位對云南省發展體育小鎮不夠重視;(2)云南省的體育人口相對我國中部地區及發達地區的體育人口偏少;(3)云南省的人均體育消費偏低,以實物性消費為主,賽場和賽事消費有待于提升;(4)云南省的體育人口過半都是自愿健身,時間少、沒興趣和場地不足是其不參與的主要原因;(5)云南省在對體育小鎮的宣傳相對較少,群眾對體育小鎮的認知程度相對較低。
6.1 云南省政府及相關單位應提高對本省體育小鎮建設的重視度,加大對本省體育小鎮建設的資金、設備、設施投入等。出臺相關政策,提高鄉鎮老百姓對體育小鎮建設的積極性。
6.2 以鄉鎮中小學及高校為支撐點,通過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在學生養成健身鍛煉習慣的同時帶動周邊
家長其朋友培養他們體育健身意識。這樣有利于提高云南省體育人口數量。
6.3 各個鄉鎮在體育小鎮的建設中,應結合自己當地的地理優勢、文化優勢、民族優勢,開展屬于自己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小鎮,不僅可提高當地人民對體育健身的興趣、參與度,更能吸引外地游客的眼球,提高當地旅游業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6.4 借鑒國外及國內發展較好的體育小鎮的建設經驗、管理模式和培養方案,取其精華,同時將云南省獨有的地理優勢、多民族文化特點等有機的結合起來,這將大大提高云南省建設體育小鎮的速度。
6.5 鄉鎮有關部門在體育小鎮建設的同時應積極與各大企業、公司進行交流,讓企業家們看到云南省體育小鎮的巨大前景,從而對其投入資金支持,讓體育小鎮的建設具備穩定的資金來源。
6.6 通過廣大電臺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加大對云南省體育小鎮的宣傳、報道,積極報道云南省體育小鎮的建設進展情況、群眾對該項活動的支持度與積極性等,讓更多的人了解體育小鎮。
[1]唐人原,富陽.建設中國首個智慧體育特色小鎮[J ].杭州(周刊),2015(7):62.
[2]陳良漢,周桃霞.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工作機制設計[J ].統計科學與實踐,2015(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