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吉 金 盈 倪文康
(安徽工程大學 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
我校大學基礎化學主要包括《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工程化學》等課程;其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技術、環境工程等10個專業的一、二年級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其后續的專業課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打下較為系統的化學理論基礎,形成良好的化學思維模式[1~4]。鑒于基礎化學課程的重要性,且開設基礎化學的專業眾多,需授課的學生人數龐大,對師資隊伍的數量和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承擔基礎化學教學任務的主體為基礎化學教研室的全體教師,應用化學及環境工程等專業的部分教師也承擔了少量教學任務,師資隊伍人員略顯不足,因此基礎化學課程的開設基本為120人/班,整體教學效果良好。
(1)教學大綱眾多
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而規定的課程內容、體系、范圍和教學要求的基本綱要。它是實施教育思想和教學計劃的基本保證,是進行多種媒體教學、教材建設和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學習,制定考核說明和評分標準的指導性文件。
基礎化學涉及專業較多,而各專業的培養計劃和教學任務又不盡相同,導致教學大綱眾多,為基礎化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同一名稱課程,不同專業教學大綱不同,教學要求及課時數不完全相同;其次同一課程,不同專業雖采用同一個教學大綱,但各專業課時數相差較大;再次學年學分制改為學分制以后,有些課程課時數變化較大,但仍沿用原有教學大綱,沒有與時俱進,順應變化。教學大綱的不統一,教學內容和課時數的不一致,為課堂授課和期末統一命題帶來了一定困難。
(2)部分課程安排有待完善,應真正貫徹“以學生為本”
課程安排既要完成各專業的培養計劃,也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實際課程安排中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某些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先于理論課程開設,且授課對象為剛進大學的一年級新生,未理論先實驗,造成了部分同學的困擾與質疑,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其次基礎化學各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先后承啟關系,但部分專業未能遵循大學基礎化學教育教學規律,在同一學期同時開設兩門基礎化學課程,教學效果受到一定影響;再次某些實踐性環節安排不合理,與理論脫節,實驗效果不佳。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真正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遵循基礎化學教育教學規律,在實際課程安排中改善、優化。
(3)學風問題
授課對象涉及一年級新生,他們剛從高中 “保姆式”的教學管理方式轉變到大學“自主式”學習管理模式,很多同學難以適應;自控能力差的同學,往往會出現逃課、課堂玩手機等現象。
(4)教學任務安排難
授課專業較多,教學任務繁重,基礎化學教研室的師資隊伍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基礎化學的教學要求;非基礎化學教研室的部分教師認為完成基本工作量即可,因而不愿意多上課,尤其不愿上基礎化學課程,這給教學任務的安排帶來一定困難。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
(1)相近課程盡可能使用同一個教學大綱;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培養方案,確實需要修改時,先積極調研論證,再加以修改,課時數變化較大時,應及時修訂原有教學大綱。
(2)優化教學結構,合理安排理論和實驗課程,遵循大學基礎化學教育教學規律,提高部分實踐性環節的教學效果。
(3)我校全面進入一本招生以來,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們充分關注大一新生的心理適應期,每個班級授課人數嚴格控制在90人以內;針對大學課堂手機泛濫等現象,建議學校在教室安裝手機信號屏蔽器,出臺有關課堂手機使用的相關管理辦法,維持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
(4)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如何引導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主動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戰,建立有效的、促進學校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師資培訓成為學校永恒的話題。目前,基礎化學教研室積極引進人才,充實師資隊伍,盡可能滿足基礎化學的教學要求。
(5)建立了跨專業的課程組,整合現有師資力量,實行課程負責人制度,有課程負責人組織制定并主持實施課程建設規劃;組織制訂或修訂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規范等教學文件;組織本課程范圍內的教學改革活動和教學研究活動;組織課程教學任務安排等工作。
基礎化學作為眾多專業的基礎理論、實踐課程,在學生的培養、專業的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基礎化學存在教學大綱眾多、部分課程安排欠合理等問題,我們從統一教學大綱、優化教學結構、提升師資隊伍、強化課程管理等方面入手,為基礎化學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作出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曾平莉,王東.基礎化學教學現狀和改革趨勢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13(4):92~95.
[2]高心.大學基礎化學理論課教學方法問題研究[J].科技視界,2017,(15):160~161.
[3]田志茗,趙春艷,楊萬麗,等.案例教學在化學教學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高師理科學刊,2017,37(2):92~93,96.
[4]劉福紅,丁艷,李秋玉,等.在基礎化學教學中利用自我效能感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探索[J].廣東化工,2017,44(1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