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目的:觀察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醫行為的作用。方法:將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5例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進行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預治療,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干預時間為半年。結果:觀察組病人遵醫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唐念冰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遵醫行為,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糖尿病;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19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82-01
糖尿病是最為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之一,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無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二到四倍[1]。本文就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觀察能否干預其自我效能感和遵醫行為,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90例。隨機將9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共患者45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對照組共患者45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7例。兩組患者經我院檢查,其血糖水平以及冠狀動脈造影均符合標準,對比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都給予相同的藥物治療方案。對照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僅給予常規的健康教育,不進行過多干涉。觀察組則對其進行個體健康管理模式對患者以干預,干預時間為六個月,依靠健康管理學、臨床心理學和治療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查詢并收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關資料,回顧分析本地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詳細治療方案與癥狀表現,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其個人專屬的個體化健康管理系統,具體干預內容如下:①建立為患者建立個人的健康檔案,收集患者個人健康信息,從醫學、生物、社會等多個角度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提出患者存在的健康危險因素;②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日常飲食,減少糖分過高食物在患者日常飲食中的比重,為患者建立飲食推薦表;③給患者的吸煙飲酒等行為提出限制,甚至禁止患者吸煙飲酒;④制定患者日常活動手冊,對患者的日常做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鼓勵患者多外出進行適量的運動;⑤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并進行心理疏導,保持患者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⑥安排患者定期進行復診,定期前往患者家中進行訪視;⑦制定患者個人的用藥指南,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1.3 自我效能感與遵醫行為評估方式 體檢結束后半年,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向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相關問卷調查,分組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定期復診、按時服藥等六項相關遵醫情況,大于三次不符調查內容的認定為不遵醫;自我效能感使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進行評分;調查人員將相關信息記錄下來,結束后統一進行計算。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具有遵醫行為患者42(93.33%)名,對照組具有遵醫行為患者21名(46.67%),x2=51.837,p=0.000,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干預前自我效能感為(1.39±0.75)分,干預后為(3.49±0.55)分,t=15.147.p=0.000(<0.05),干預后自我效能感顯著提高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干預前為(1.34±0.70)分,干預后為(2.75±0.25)分;干預前兩組自我效能感并無太大差異(p>0.05),干預后出現明顯差異,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t=8.217,p=0.000(<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其治療過程是漫長而復雜的,而遵醫行為則是指患者在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方面,其行為與醫囑相符的程度,包括患者對醫療措施的遵從以及對健康教育、行為指導和避免危險因素的預防措施的遵從兩方面[2]。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是否能夠堅持定期復診、按時服藥等遵醫行為,不僅有助于提高其治療效果,并且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3]。通過本次研究了解到,當進行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遵醫率,對于患者疾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要優于傳統的干預手段[4-5]。
綜上所訴,個體化健康管理模式在臨床治療中擁有積極意義,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治療具有正面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夏麗, 李玲. 個體化健康教育管理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 中國醫藥科學, 2017, 7(16):245-247.
[2] 施娟. 綜合護理模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24):125-125.
[3] 鄒禮軍,夏輝,江運啟,夏國華 . 以正確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合并癥的效果評價[J] . 中國社區醫師, 2016,32(35):185-186
[4] 周怡,吳高玨,陸芹 . 授權教育對炎癥性腸病患者情緒、自我效能感、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23(21):2731-2734
[5] 費文慧 . 個體化健康教育對經導管肝動脈栓塞肝癌患者生命質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 .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5,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