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2018年5月13目,江南古城高郵,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經歷了幾天陰晴不定的天氣后,高郵市區的溫度驟然躥升到30。c,一夜之間,熱情似火。恰在這一天,歷時一年多,經過評委們認真遴選及評審的第二屆汪曾祺散文獎“我的老師”主題征文大賽將在這里——汪曾祺的故鄉——舉行頒獎典禮。
汪曾祺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江蘇高郵,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為仰承文學先輩,繼承華語文學優秀傳統,提升華語在全球的影響力,同時在更高層次上營造尊師重教的文化生態,在成功舉辦首屆汪曾祺散文獎“我的老師”主題征文的基礎上,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光明日報》文藝部和《美文》雜志聯合舉辦了第二屆汪曾祺散文獎。
本次大賽共收到了海內外萬余份參賽稿件。國內參賽作品中,涵蓋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南、西北、華南以及港澳臺等幾乎所有省份和地區;海外參賽作品中,大賽組委會收到了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瑞士、捷克、伊朗、埃及、泰國、加納、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許多海外參賽者們的優秀作品。
此外,本屆大賽收到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一萬余篇的數量,其中很多是學校集體參賽。
在總數近四萬篇的參賽作品中,經過評委們嚴格評選,最終確定了第二屆汪曾祺散文獎“中國散文獎”獲獎作品10篇;“外國散文獎”獲獎作品10篇;學生組一等獎1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
14位嘉賓受邀出席了本次頒獎典禮,賽事評委團中有10位專家參加了此次盛典。全國港澳研究會創會會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原常務副主任、博士、教授陳佐洱,中國作協副主席、《美文》雜志主編賈平凹,《經濟日報》原國際部主任、高級編輯、汪曾祺之子汪朗,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盟副秘書長楊際嵐,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華,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副教授任惠蓮,《美文》雜志常務副主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穆濤及高郵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學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秋紅,市政協主席徐永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曉寒,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薇,市政協副主席居曉波,汪曾祺學校董事長金開明等出席頒獎典禮。此外,還有國內外千余名文學愛好者及學生以文學的名義共聚高郵,致敬汪曾祺先生,懷念自己的恩師。
頒獎典禮現場盛況
本刊主編賈平凹接受采訪
《美文》主編賈平凹現場致辭。賈平凹深情地懷念了與汪曾祺先生的多次交往,感念汪先生在他寫作和創辦《美文》過程中給予的教誨和幫助。致辭中,賈平凹對本次大賽的規模之大、廣度之寬做了細致的介紹,并認為本次賽事的主題“我的老師”具有人文主義情懷,既表達了對汪曾祺先生的緬懷與敬意,也在更高的文學層面上營造出尊師重教的文化生態。頒獎典禮當天同時舉行汪曾祺學校揭碑儀式。賈平凹參加了揭碑儀式并期待全校上下進一步加強對汪曾祺文學的研究,進一步壯大汪迷隊伍,進一步充實汪曾祺學校內涵,早日建成全國知名的教育品牌。
汪曾祺之子汪朗先生在頒獎典禮上感謝并祝賀此次賽事圓滿成功,對以文學的名義向汪曾祺致敬表示感激,并回憶了高郵這片土地對汪曾祺文學創作產生的深刻影響。高郵市領導潘學元表示,近年來,高郵市高度重視“文化高郵”建設,大力實施“聚文化人”創建工程,此次舉辦第二屆汪曾祺散文獎,并將贊化學校命名為汪曾祺學校,就是建設“文化高郵”和“聚文化人”創建工程的重要舉措。
典禮現場,《美文》雜志副社長武梅宣讀了學生組獲獎名單;到場嘉賓及相關領導分別宣讀了中外獲獎名單并相繼為獲獎者頒發獎杯、證書。出席頒獎典禮的獲獎者們分別發表了獲獎感言,外國散文獎獲獎者葉海亞代表十位外國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