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聯生
在門診坐診時,許多頭痛頭暈的病人總認為該癥狀是血壓高造成的。因為在頭痛頭暈時測血壓確實比平時高一些,醫生和患者就都認為頭痛頭暈是血壓高造成的,自以為有了鐵的證據,只要把血壓降下來問題就解決了。于是回家后就加大降壓藥劑量,或認為過去服的藥不管用,換更“高級”的。結果血壓是降下來,頭痛頭暈并沒有好轉,再次誤以為降得不到位,繼續加大用藥,結果血壓越降越低,頭痛頭暈反而加重,甚至增加了心悸、步行不穩等新癥狀。這才到神經內科??凭驮\,在問診時患者可表述,有時測血壓高或血壓低時并無頭痛頭暈。實際上,高血壓的病人血壓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是不會出現頭痛頭暈或其它不適癥狀。
研究證明,正常人平均動脈血壓(平均動脈壓=收縮壓的1/3+舒張壓的2/3)波動度在40~60毫米汞柱,只要不超過這個范圍,由于腦血管有自動調節功能,腦的供血量不會發生改變,因此也不會出現不適癥狀。舉個例子:人的平均動脈血壓是110毫米汞柱,那么在75~125毫米汞柱之間時腦血流量不會發生變化,人也不會出現不適。當然每個的體質狀況不同,腦血管自動調節的能力也不相同。一般說來,青壯年、身體素質好的調節范圍大,老年人、高血壓病程長的病人腦血管自動調節的能力減弱,可能在20~30毫米之間。
至于為什么頭痛頭暈時血壓會增高呢?這多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供血不足造成腦血管縮舒功能異常,影響了血管壁上的神經產生頭痛;腦供血不足造成腦細胞代謝障礙產生頭暈,同時影響到腦干血管運動中樞,則發生血壓增高、心悸等表現。影響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有腦動脈硬化、高粘血癥、高脂血癥、頸椎病、焦慮癥、失眠等。
在這里需強調一點:不要誤認為血壓高不會產生頭痛、頭暈,如果血壓增高或降低超過腦血管自動調節的范圍,就會產生頭痛頭暈,嚴重的過高可發生惡心、嘔吐、抽搐、甚至昏迷,這就是高血壓腦??;如果血壓降得過低,則會發生乏力、萎靡、尿量少、甚至休克和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