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鳳
幸會手作教室里來了新伙伴,他們將方巾扎成喜歡的模樣,興奮又小心地丟進冒著泡的藍染缸里。不遠處的木工坊,傳出窸窸窣窣的打磨聲。風側身穿過籬笆,在新鮮的泥土里生長……
如果一定要用詞形容眼前的場景,也許稱之為自然之美比較合適。但是手藝,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這樣,在自由的狀態下,還蘊含著更多的文化內涵。
過去,學院派出身的張劍偉做陶追求表達自我個性,日子久了,逐漸偏好做生活日用器皿,愈發講究使用時的手感與菜肴的搭配,有了人間煙火氣。
這是徐藝涵的第一個個展《尋找海洋》,展品包含了她研究生期間以及工作室獨立創作1年的所有作品。
忙碌了半天的徐藝涵在院子里設了一茶席,招呼著鄰居隨意落座。席間話題上至藝術時尚、下至生活瑣事,無所不包。
1年前,南京主城30千米外的樺墅村被開發到一半后爛尾,但風光旖旎,令人流連忘返。因緣際會,七八個身份各異、經歷不同的手藝人陸續到此扎根,讓樺墅村從衰敗的山村變成了手藝人的聚集地。
徐藝涵用相對低廉的價格租下房屋,改造成了陶藝工作室。為了方便工作,她和先生把家也搬了過來。
陶藝科班出身的她,受波蘭電影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響,作品里隨處可見深深淺淺的藍,混沌而豐盈。但帶有濃烈藝術氣息的作品,并沒有取得特別好的反響。她的作品一般是熟悉的朋友或朋友介紹的客戶埋單,再加上參加展覽的銷售,在工作室成立第1年時,剛好可以維持房租。
“我不想變得更好,我只想自然地活著?!彼f。而這,也許是樺墅村里大多數手藝人的真實想法。
張劍偉也做陶器,但與徐藝涵追求個性的風格恰好相反,他的作品偏向于生活日用。在陶藝界摸爬滾打12載,除了過硬的燒制技術外,他還懂得審時度勢,將售賣渠道從微信朋友圈拓展到網絡電商和實體茶葉店等平臺銷售,每個月能收入一萬多元?!氨緛聿皇菫橘嶅X來的,沒想到賣得比想象中的情況要好?!彼軡M意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張劍偉所說的這種好,其實和城市的環境有很大關系。城市的經濟越發達,文化認知越濃厚,大眾對手工作品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有次張劍偉為客戶做了茶具套裝,本來給對方打了折,沒想到對方反而多付了錢。“當時挺感動的,做手藝不易,幸而有人能理解?!彼貞浀?。
在樺墅村,還有好幾位像張劍偉和徐藝涵這樣靠手藝維生的人,玩攝影、教古琴、雕葫蘆……
他們中大多是情侶或者夫妻,忙時苦干,閑時輪流買菜、一起做飯、洗碗。雙方從事不同的行業,當手工藝品銷售不景氣的時候,還有另一個人繼續支撐日常開銷。
其實在手藝的世界里,這樣的群體并不少見。他們仿佛過著半隱居式的日子,但作品面向市場。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會對作品進行刻意營銷,因為自身精力有限,再加上不擅長營銷。只能隨緣而做,隨緣出售。不期望大紅大紫,生活平平淡淡。這種自得其樂的狀態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好了。
做手工的日子,溫暖而踏實。想讓更多人體驗到豐富有趣的手工生活,廣州設計師鐘影與幾位手作達人一起成立了植白工坊,專做木藝輕體驗。
在幾百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開設了餐具、飾品、家居和親子系列共十幾種常規手工課程。每逢節假日,植白工坊還會根據不同的主題推出相應的課程?!坝H子體驗課尤為特殊,需要考慮到課程的難易程度和小孩子的專注力,每堂課設置的體驗時間不超過2小時?!辩娪敖忉尩剑骸盀榱思ぐl成人體驗者的熱情和成就感,每堂課的時長設置在3-4小時?!?/p>
今年伊始,一位年輕的小伙子興致勃勃地到工坊挑選了一塊木頭,畫圖、裁剪、雕刻、打磨……忙活了一下午。在體驗師的指導下,他成功制作了一個小掛件,取名“小可愛”,打算作為禮物送給女友?!拔锛m小,但在打磨過程中融入的情感與溫度,是沒有任何東西能比得上的。”
相比于千篇一律的流水線產品,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光顧手工體驗室,截一段木頭或縫一塊皮子,慢慢消磨時光。
近些年來,手作體驗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但手作體驗只能方便同城的伙伴,外地人可望而不可及。積累了運營經驗的鐘影打算開發相應課程的材料包,再找不同的機構輸出,在地域上實現手工藝的“跨界”。
如今,植白工坊運營了兩年,“目前還處于投入的階段,但是我們不著急,因為手工藝的發展本來就是漫長又艱辛的?!闭劶爸舶坠し坏奈磥?,鐘影信心滿滿。
同樣是以手藝為生,但金工手藝人趙琳靜卻拒絕手工藝輕體驗,堅持只開設系統專業培訓班。
她出身于藝術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對花絲鑲嵌、琺瑯、鍛造等傳統金工工藝如數家珍,每年還會用2個月時間到北京學習。3年前,她在西安成立了琳瑯志傳統工藝研習工作室,并開設相應的系統金工課程。每種工藝包含了從基礎到高級不同難度的課程,收費在六七千元左右。
不同于打造文創概念的培訓工作室,琳瑯志嚴格按照傳統金屬加工技藝的要求配備相應的工具。工作室桌椅全是親手制作,經過耐火處理,還能調節高度,保證學員的舒適度。另外,琳瑯志工作室在課程設置上靈活多樣,除了系統課程外,還會根據學員的需求進行課程定制。學員中有一對姐妹,專門來學塹刻、鍛造等方面的工藝,學完之后便運用到劇組道具制作中。
趙琳靜正在講解花絲鑲嵌技藝
培訓之余,趙琳靜還教學員們進行廢料回爐利用,以及如何鑒別金屬制造工藝。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能和不算高昂的學費,來琳瑯志學習的人絡繹不絕。
“工作室短期內是否能盈利并不是最重要的。”趙琳靜表示,“對于初創期的工作室來說,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才是當務之急。”
在培訓的間隙,她參加行業大賽、沙龍活動和市集等。2016年,她設計的“逐光起舞”蝴蝶胸針吊墜花絲盒在首屆傳統首飾藝術大賽中入圍“天工精藝獎”優秀作品,琳瑯志工作室也在行業內開始嶄露頭角。不少商場、企業、博物館和電商平臺主動上門來邀請合作。
最近,有寺廟找她制作一款舍利金棺。原本是一樁好事,卻讓她在收費上犯了愁?!白髌奉A計耗時3個月,如果按照西安市民每個月的平均工資來收費,對方顯然不會埋單;但如果不按照這個標準,與作品的價值又不匹配。為了讓工作室運轉下去,只能硬著頭皮接了?!壁w琳靜有些無奈。如何讓作品價值與消費意識平衡,他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縱觀手工藝行業,從制作器物到手工藝休閑體驗,再到系統課程培訓,手藝人的角色也開始向多元化服務轉變。無謂是非對錯,順應時代的變化逐步調整,或許就是手工藝的發展規律。即使沒有身份、名譽的光環與名氣加持,手藝人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也能將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手藝上半場,滿滿“小確幸”。人生下半場,不忘少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