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樂
【摘要】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女性腎氣逐漸沖盛,月經初潮,在這個關鍵且復雜時期有特有的生理特性,而婦科疾病也開始出現,困擾著這類敏感而脆弱的群體,若不及時防治會影響健康和婚后生育。祖國醫學發展至今,對女性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過程,月經的產生,疾病的病因病機都有比較詳細的認識。
【關鍵詞】 青春期;月經;生理特點;閉經;崩漏;痛經
【中圖分類號】R2711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119-01
青春期指兒童到成人的轉變期,是生殖器官、內分泌、體格逐漸發育至成熟的階段。女性一般10-19歲。在《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祖國醫學中的“二七”至“三七”之年就是青春期,雖古人以“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一句而概之,但其過程卻是非常復雜的。
一、中醫論青春期女性的生理特點
1腎氣充盛
柴巖松[1]的腎之三最理論充分的說明了腎在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中起著主導作用。他認為:腎生最先,腎充最晚,腎衰最早。父母兩精相搏,合而成形,由此腎精在胚胎時期已經存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可見女子在兒童至少年時期,腎的功能已居主導地位。但此期處于生長發育初期,腎氣尚未充實。至十四歲左右,腎氣足,天癸至,沖任盛,則月事按時而至。反之,五七至七七,腎氣虧,沖任虛,則經水絕。“腎之三最”體現了腎氣的充盛與否對生長發育及生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一生從胚胎開始到生長發育,孕育生子,衰老死亡,所有的過程都有腎來主導,所以女性青春期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直是以腎的主導作用下進行的。
2天癸至
天癸是指男女皆有,是腎精腎氣充盛到一定程度時體內出現的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一種精微物質,在整個青春期中,一系列的成長變化均是由天癸引發。在現代醫學研究中,人們發現,天癸在。生長發育中起到的是性激素的作用,包括雄激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生長發育階段不可缺少的激素。當然古典醫學中并無激素之說,張景岳《類經·藏象類》曰:“其在人身,是為元陰,亦日元氣,人之未生 ,……氣之初生,真陰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 ,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 古人認為天癸是人出生時父母給予的先天之氣,是化生精血之氣,而非精血本身,是在功能上的動力作用,而在物質方面,可以涵蓋為元陰元陽,
3任脈通,太沖脈盛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與女性生長發育及月經來潮聯系最緊密的經絡有奇經八脈中的沖、任、督、帶。沖、任、督三脈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循行路線均經過女性生殖器官所在,故其必然參與月經的產生及女性生長發育的關鍵環節。《難經·二十八難》曰:“奇經八脈者……比于圣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于深湖。” 沖、任、督、帶具有如菏澤一樣的儲蓄功能,十二經脈旺盛,使奇經蓄存充盈方能發揮其作用。沖為血海,為十二經之海,廣聚臟腑之血,任主胞胎,為陰脈之海,總司精血津液之陰液。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任督相通,調節一身陰陽脈氣的平衡協調。帶脈約束諸經,使經脈氣血循行保持常度。在腎與天癸的作用下,十二經脈氣血漸充,溢于沖任,血海由盛而滿,由滿而溢,在任脈督脈的陰陽調和下,在帶脈的約束之下,血溢子宮,月經方能有序來潮。
4臟腑調和
41肝藏血、主疏泄,“婦人以血為基本”,月經以血為用。在月經的產生中,肝血下注沖任,血海定期蓄溢,下溢胞宮,月經來潮。肝主疏泄,參與月經周期、經期和經量的調節。古有云:“乙癸同源,肝腎同治”,腎為肝之母,肝為腎之子,母子相連,精血互化。肝血旺,腎精方能不虧,生長發育才能進行。
42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先天之腎精只有在脾生化的氣血的不斷充養下才能源泉不絕。脾主運化,主中氣,具統攝血液、固攝子宮之功。在脾氣的統攝下,經血才能循經而不妄行。故女性生長發育期間,只有脾氣旺盛,方能氣血充盛調達,腎氣充盛,天癸至,肝血調,血海滿,月經潮。
43心主血脈,胞脈聯系著心于胞宮,心血在心氣的推動下下行胞宮。心為君主之官,內藏神明,又主血脈,心氣下降,胞脈通,子宮開放,月經才能如期來潮。
44肺主氣,朝百脈而輸精微,參與月經的產生與調節。
二、中醫論青春。期女性的病理特點
女性青春期身體逐漸發育成熟,陰陽不再是“稚陰稚陽”的狀態 ,并且陰陽相互之間的平衡達到了一個相對的高峰,正是這種陰陽蓬勃生長的關鍵時期,陰陽均衡,臟腑功能,氣血生化,經絡調和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異常,均可影響青春期女性的生理健康。下面將從崩漏、痛經、閉經三個青春期最常見疾病出發,闡述青春期女性的病理特點。
1青春期崩漏
青春期崩漏多發生在月經初潮后1-2年時,主要由于少女腎氣未充,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不完善,致功能失調而引起。蔡華普[2]等認為,青春期腎氣未盛,天癸甚微,沖任未充,陰陽尚未平衡,而青春期少女生機旺盛,發育迅速,對物質消耗較大,容易造成真陰不足,相火旺盛,加之少女思慮過多,學業繁重,過勞失節,腎陰暗耗,水虧不能鎮守相火,陰不制陽。故而“陰虛陽搏”沖任固攝失權,精血失藏,而致或崩或漏。崩漏起初氣血未虧,此時多以腎陰虛,沖任不固為主要發病原因,隨病情發展,陰血耗損,則發展為氣陰兩虛,或精血虧虛,加重崩漏。若出血日久,胞宮胞絡瘀血內阻,血不歸經,虛實互見,此時病因病機復雜多變。故青春期崩漏病本在腎,位在沖任,變化在氣血,治療時重在補腎,益沖任,塞流需澄源,澄源當固本。治療應分清病程進展,辨明虛實,主要還是以滋腎益陰、固攝沖任為大法。
2閉經
女子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初潮為原發閉經,多為先天稟賦不足,或因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導致,祖國醫學中的五不女,螺(或騾)、紋、鼓、角、脈五種病癥,臨床病例較少,不做贅論。繼發性閉經為月經按時初潮,而后月經停閉6個月以上者。其病機不外乎虛實兩類。青春期少女閉經的主要原因是腎虛和痰阻。少女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尚不完善,腎氣不盛,沖任不能溢泄有常,則經血不能按時滿溢下行而致閉經。隨著現代生活水平提高,營養過剩多見,少女喜食燥辛辣油膩,甜膩之品,痰濕內生,脂膜壅塞胞宮,經絡受阻;或學習緊張,情志不暢,多坐少動,脾氣不運,肝氣不舒,聚濕生痰,痰濕下注,阻滯沖任,致經水閉塞不行。 故本病的治療應辨明虛實,以補腎健脾,燥濕化痰為主,然青少年腎氣未充,補腎藥物宜溫補而不宜燥烈,否則易暗耗陰血,恐致相火妄動。燥濕化痰的同時應佐以健脾補腎之品,嚴重者,可予以軟堅散結之品,以促使胞宮壅塞脂膜消融,痰濕漸消,沖任漸通,而經血復潮。
3痛經
痛經是指女性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是青春期女性的常見病癥之一。其病位在子宮沖任,主要病因實者由氣滯、寒凝、濕熱等導致子宮的氣血運行不暢,引起“不通則痛”;虛者主要由于氣血虛弱,腎氣虧虛致子宮失于濡養,致“不榮則痛”[3]。現代社會孩子大多嬌生慣養,嗜食生冷油膩,愛美少衣,易使寒濕之邪阻滯沖任胞宮,或情志不暢等致,氣滯胞宮胞絡,經血運行不暢,而發病。還有部分患者因熬夜或過度無序減肥,腎氣欠盛,氣血不足,致胞宮失去濡養,而致痛經。故青春期痛經在治療上應首先糾正其生活方式,指導經期的飲食、作息,注意休息,減輕壓力,去除病因,其次根據辨證虛實,予以活血化瘀,補氣養血治療,達到氣血通調止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巨明,柴松巖治療閉經經驗[J] 中醫雜志, 2007,Vo1.48,No.11
[2]蔡華普,徐晶.功能性子宮出血辨治規律探討[J] 中醫研究, 2004,17(6):4647
[3]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