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樹林
【摘要】目的:血常規檢驗為臨床十分常見的檢驗方式,對患者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采血方式主要以動脈采血、末梢采血和靜脈采血為主,其中末梢采血和靜脈采血使用率最高。而不同的采血方式在血常規檢驗中具有一定差異性。
【關鍵詞】 兩種采血方法;血常規檢驗;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294-01
血常規即血液常規檢驗,為臨床上多見的血液檢驗,其中以血常規檢驗最為常見,也是全身檢驗項目中最基本的內容。血常規檢查能夠將早期全身性疾病的相關征象進行明確,對血液系統疾病是否伴有貧血、骨髓造血功能是否良好等情況進行診斷。經過血常規進行檢驗后,采用血液分析儀實施檢查,后采用電腦生成檢測報告[1-2]。從兩種采血方式看,靜脈采血符合患者實際情況,且血常規檢驗結果更為準確;末梢采血則具有采血速度快、易于患者接受、采集標本簡單、采血疼痛感輕等,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使用率[3]。本次研究對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差異性研究新進展作一綜述,具體內容見下文描述。
1靜脈采血的方法和應用
靜脈采血通常取體表淺靜脈,常用于手背靜脈和肘部靜脈等。通過采血量的不同選擇對應的針頭和型號注射器。采用硅化處理后的塑料試管或塑料注射器[4]。首先,對患者來說,在實施采血操作前,應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因此,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耐心講解采血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消除恐懼,保持樂觀心態;而對于低血糖和暈血患者來說,應指導其進行平臥休息,必要情況下可注射葡萄糖或嗅吸芳香氨;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實施操作前應進行徹底消毒,并進行手衛生消毒,對注射器是否出現漏氣、針筒內是否存在水分和是否安裝牢固進行檢查。指導患者坐于試驗臺,將手臂伸出置于臺面上,采用棉簽蘸取碘酊進行順時針擦拭,待碘酊發揮作用后,采用乙醇棉簽用同樣的方式將痕跡進行擦除,于患者穿刺部位實施穿刺,沿靜脈走向使針頭與皮膚的角度呈30度角,采用斜行的方式快速刺入患者皮膚,后以5度角向前將靜脈壁穿破進入靜脈腔。見回血后,將針頭順勢探入,防止采血時出現針頭滑出的現象,但需注意不可過度用力,避免發生血腫現象,同時將壓脈帶去掉。靜脈血常應用于臨床中,血樣采集劑量為2毫升,血常規檢測對血液標本的保存常用兩支抗凝管進行,在操作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并將其進行顛倒搖勻,以免發生溶血情況[5-6]。研究顯示,靜脈采血法的白細胞數量和血小板數量顯著高于末梢采血法,靜脈采血不僅能夠進行重復檢測,同時能夠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和穩定性,而末梢采血的檢測結果可由于其他因素發生變化,如檢測時間的改變等,因此,靜脈血在臨床上的使用率相比末梢采血較高,且在血常規檢測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7-8]。
2末梢采血的方法和應用
末梢采血的方式通常是選擇適宜的試管,并將適量的稀釋液加入試管內,對試管進行檢查后,再對無名指和左手中指指端內側進行消毒操作,于受檢人員的指端內側將采血針刺入,將第一滴血拭去后采用微量吸管吸定量血液后完成操作[9-10]。末梢采血主要是針對患者某一處,一般選擇指尖血液為主,其原因是由于該部位選擇毛細血管較為簡便,且總血量不多,但毛細血管內血流與頭皮和手背相比流暢度不佳,因此在采血過程中由于需獲得足夠的血而進行擠血,進而導致血液和組織液混合在一起,導致血樣濃度未達到標準。上述現象可對血常規檢驗的準確性造成影響,其與靜脈采血相比較,末梢采血發生溶血概率更高[11]。研究顯示,末梢采血方式可分為傳統末梢采血法和使用末梢采血器進行采血,兩種方式相比較,后者更具有優勢,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疼痛感;若受檢人員為新生兒,其采用末梢采血器更為安全,且具有較好的實用性[12-13]。但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末梢采血時應選擇較為清晰的采血部位,部分患者在足部、部分患者在手部,采血時應進行優采血,防止出現采血不成功現象[14-15]。
3靜脈采血和末梢采血在血常規檢查中的差異性
末梢采血和靜脈采血均為臨床使用率較高的采血方式,其各有優勢。與患者感受和年齡相結合,靜脈采血應用價值更高,且穩定性更高。而末梢采血較為簡便,兩者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血液樣本的重復性和準確性上[15-16]。一般采用血細胞儀進行分析,血常規檢測的主要設備以血細胞分析儀為主,而檢測標本主要以靜脈血和末梢血為主,但血細胞分析儀在對末梢血進行檢測時會由于血液樣本放置時間過長而發生白細胞數量和血小板數量不準確情況,進而導致其檢測結果與靜脈血的檢測結果存在差異[17-18]。
4小結
血液經過循環系統與機體各個器官組織均存在密切關聯,能夠參與機體的呼吸、防御和運輸,能夠對機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和正常的新陳代謝進行維持,若平衡被打破,機體則可出現病理學和生理學改變[19]。而采用血液檢測能夠將上述變化充分的反映出來,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利、可靠的依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臨床醫學的不斷進步,我國檢驗學逐漸呈準確化和高度自動化。研究資料顯示,我國有70%的患者需進行血液檢測,進而獲得治療的依據,因此,臨床醫生對患者疾病的檢測主要根據血液檢驗的準確率進行判斷。在臨床檢驗中,末梢采血和靜脈采血均為常用的血液標本,而不同的采血方式可對檢驗結果造成不同影響,其中靜脈采血能夠提高檢驗的準確性,且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清江.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差異性研究新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55):10888-10888
[2]袁立彥.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差異性研究進展[J].吉林醫學, 2013, 34(18):3669-3670
[3]彭科燕.末梢血和靜脈血兩種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1):2042-2043
[4]Landolt, A.,Obrist, D.,Wyss, M.et al.Two-photon microscopy with double-circle trajectories for in vivo cerebral blood flow measurements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the Topical Collection on Application of Laser Techniques to Fluid Mechanics 2012[J].Experiments in Fluids: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Fluid Flow,2013,54(5):1523-1-1523-8
[5]李曉南.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結果差異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3):56-57
[6]馬立.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3):164-165
[7]張星利.兩種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5):877-878
[8]陸敏麗.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分析[J].醫藥前沿, 2016, 6(36):137-138
[9]李俊琴.兩種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29):95-97
[10]Miller, Ivey M.,Lacher, David A.,Chen, Te-Ching et al.Collection and laboratory methods for dried blood spots for hemoglobin A1c and total and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inpopulation-basedsurveys[J].Clinica chimica ac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applied molecular biology,2015,445:143-154
[11]郝茜.用兩種方法對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實施采血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11):37-38
[12]劉可.用兩種采血方法對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實施采血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18):120-121
[13]楊燦.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25):3197-3198
[14]Riley, Ronald T.,Showker, Jency L.,Lee, Christine M.et al.A blood spot method for detecting fumonisin-induced changes in putative sphingolipid biomarkers in LM/Bc mice and humans[J].Food Additives &;Contaminants, Part A.Chemistry, Analysis, Control,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2015,32(6):934-949
[15]王婷.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10):69-71
[16]楊開智, 向鵬, 余雄力.兩種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規檢驗結果的比較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4):117-118
[17]李琦.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研究[J].醫藥前沿, 2016, 6(30):93-94
[18]葉國華, 鄒尚平.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4):745-746
[19]董麗霞.不同采血方法進行血常規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 28(18):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