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榮 張文靜 康喜紅 范艷霏 柳樹林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流產組與對照組性激素水平,探討黃體功能不全型復發性流產患者與性激素水平的關系及臨床意義。方法:研究實驗對象選擇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間在沽源縣人民醫院就診的復發性流產婦女,采用固相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空腹測定被檢者血清中性激素六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催乳激素(PRL)、雌二醇(E2)、睪酮(T)和孕酮(P)。數據得出后分別比較對照組與流產組性激素六項。檢測數據以x±s表示,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組間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流產組E2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流產組LH、FSH、PRL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和P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雌激素水平降低,LH、FSH、PRL升高,影響卵巢功能,使內膜變薄,導致復發性流產。
【關鍵詞】 復發性流產;性激素;方法
【中圖分類號】R71421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250-01
近年來,大量臨床資料及研究實驗證實,性激素分泌的水平及性腺的功能影響女性患者出現卵巢功能減退、排卵異常、月經紊亂、進而導致流產的發生,性激素異常女性患者常伴有月經失調、閉經、溢乳,通過測定女性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發現,性激素中泌乳素(PRL),雌二醇(E2),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對流產影響均較大,復發性流產患者E2均低于正常組,而PRL的水平高于正常組,PRL異常升高與女性閉經、月經紊亂及流產的發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通過分析女性激素水平,對臨床采取措施預防流產的反復發生有重要指導意義。
1臨床資料
11研究資料來自沽源縣人民醫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間門診就診的復發性流產婦女156例,年齡21歲~40歲。正常對照組:選取門診健康體檢女性280例,年齡22歲~40歲。
12標本采集所有研究對象在采集樣本前一天可正常飲食,當日凌晨即禁食。收集血液樣本當日清晨進行體格檢查,取靜脈血3ml于血清分離膠采血管,編號分類,3000rpm離心10 min。當天采血當天測量。當天不能完成測量分離的血清,-70℃凍存以便于集中檢測。
13性激素六項雅培i2000診斷分析儀(雅培制藥有限公司,美國),FSH:促卵泡成熟激素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046-12045mIU/ml;LH:促黃體生成激素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009-250 mIU/ml;PRL:催乳激素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065-18574ng/ml;E2:雌二醇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10-1000pg/ml;T:睪酮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015-6457nmol/L;P:孕酮測定試劑盒,檢測范圍:01-360ng/ml;采用化學發光微粒子檢測法對相關指標進行檢測。
14計學方法檢測數據以x±s表示,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組間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流產組E2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流產組LH、FSH、PRL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和P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女性生殖功能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神經中樞及其它內分泌腺功能活動的影響,正常月經周期依賴于它們互相調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功能失調或發生器質性病變時,都可造成暫時性或長期性的排卵障礙,使激素分泌異常,月經失調,從而導致女性流產,所以臨床上常根據激素水平來了解女性內分泌功能和診斷內分泌失調相關疾病。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不孕與血清雌二醇、促黃體生成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催乳激素水平異常改變有相關性,與睪酮和孕酮激素水平無明顯相關性。雌二醇是由成熟卵泡分泌的主要激素,其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轉變為增殖期和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雌二醇是反映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標,其降低提示卵巢功能不足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黃體生成激素都是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促卵泡成熟激素可促進卵泡發育和成熟, 促黃體生成激素能刺激卵泡的成熟,促使排卵,轉為黃體,同時,在促卵泡成熟激素的協同作用下促進雌激素的分泌,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黃體生成激素和雌二醇的濃度呈現負相關。本文結果顯示,不孕組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黃體生成激素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雌激素明顯降低,可能有卵巢先天發育不全或卵巢早衰。泌乳素是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除了作用于乳腺發育促進乳汁分泌外,還能維持黃體細胞膜的完整性及膜內LH受體的數量PRL含量升高常表現為閉經月經過少稀發及黃體功能不全,從而影響排卵導致流產。女性T主要由腎上腺和卵巢分泌,其作用是參與卵泡生長和卵細胞成熟的調節,P由卵巢的黃體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雖然本研究中不孕組與對照組P和T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但高T將通過抑制下丘腦-垂體功能或直接對抗雌激素而抑制卵泡發育成熟排卵,使其閉鎖而黃體發育不良或過早退化會使P分泌不足,導致子宮內膜發育遲緩,停滯基質與腺體的發育不同而導致流產反復發生。
綜上所述,人體內性激素水平紊亂,會引起女性的月經周期紊亂、卵泡發育異常及排卵障礙,這些因素均可以導致女性黃體功能不全而反復發生流產。性激素異常必然導致已懷孕女性患者易出現不良的妊娠結局(如胚胎停育或自然流產),由此可見,反復發生流產與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關系非常密切,臨床應該積極采取措施,維持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穩定及女性正常的生殖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娟,呂玉珍,陳美英生殖激素測定在女性不孕癥中的價值[J].醫學論壇雜志,2006,27(14)∶52-53
[2]楊志更,張陽226例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變化及分析[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9,22(1)∶39-40
[3]趙海專等162例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檢測及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4,25(5)∶602-303
[4]Poppe K,Velkeniers BFemale infertility and the thyroid[J].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18(2)∶15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