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吳志堅,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他有著30多年的軍旅生涯,轉業后擔任過國防科工局綜合司司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兼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中國航天基金會是1995年在澳門愛國企業家捐款的基礎上,由原來的國防科工委和航天航空部發起組建,目前已經走過23個春秋,在服務航天、推動中國航天的發展壯大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讓本刊記者帶您一起走近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去了解中國航天基金會本屆理事會的變化和未來發展計劃。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國航天基金會的基本情況。
吳志堅:23年前,中國航天基金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并正式成立,是航天領域唯一的公募基金。成立之初,原國防科工委作為業務指導單位,幾經變化,現由國防科工局作為業務指導單位管理。目前,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要為軍地包括民營的航天企事業單位服務。
經國家航天主管部門授權,中國航天基金會是我國航天領域接受社會捐贈、贊助的唯一合法組織,要求以中國航天名義進行命名、冠名的捐贈,由中國航天基金會統一歸口管理。據此,中國航天基金會依法開展 “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贊助商、支持商”等冠名贊助許可工作,并依法擁有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受理注冊的“中國航天商業標志”所有權。
中國航天基金會堅持為中國航天事業服務的宗旨,利用籌集資金和自身影響力,全力支持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包括獎勵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資助航天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活動,促進與國際航天組織友好往來與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動等。
記者:2017年,航天基金會換屆后的新班子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未來發展的目標有何影響?
吳志堅:2017年11月1日,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會召開了換屆大會。理事長職務由國防科工局黨組研究推薦我來擔任。副理事長中有澳門商會的會長、全國政協常委廖澤云先生,有航天兩大集團公司的董事會秘書。秘書長、副秘書長的人選來自于軍隊和地方企業。這種組織架構就比較好地體現了航天力量的構成,也體現了軍民融合的時代要求。
新的理事會組成以后,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考慮基金會的長遠建設問題。基金會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歷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與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相比,與軍民融合和科技創新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業務范圍還比較窄,資金募集的方式還比較陳舊,服務航天的能力還不夠強。中國航天基金會將要用5~10年的時間,不斷提高支持航天建設的能力,擴大可募集資金的規模,發展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國內一流的,在社會上有較高知名度的社會團體,達到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的最高等級——5A級(AAAAA)。
記者:黨的十九大提出“航天強國”戰略,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高度贊揚航天高科技成果,載人航天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種形勢下,您認為對航天基金會提出了哪些要求?就此航天基金會有哪些工作部署?吳志堅: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2018年,中國航天基金會將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繼續發力,通過創新資金募集方式、改進基金獎勵模式、聚焦重大戰略問題研究等多種方式,創新基金會工作,提高服務航天事業的質量。
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有兩條重要的途徑:一個是軍民融合,一個是創新驅動。它們如飛機之兩翼,車的兩個輪子,要發揮各方面的力量,有政府的主導力量,有航天領域各方面的力量,有全社會的力量,同時也有社會團體的力量。航天基金會如何在這一目標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是目前的重要課題。圍繞基金會的章程,在航天的獎勵、人才培養、戰略問題的研究,以及科普宣傳活動的進行等方面都必須調整思路,找準自己的突破點。這些也是中國航天基金會今年一直思考的一些問題,為此,基金會還專門召開了座談會,征求過航天界老領導、老專家和院士的意見,下一步還要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借鑒世界航天強國的社會團體的好做法,同時要堅持中國特色。這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記者:航天基金會作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集軍隊和航天背景于一體,在航天強國戰略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吳志堅:從世界航天強國的情況來看,一些公益性的基金組織大部分都是智庫。美國航天基金會就是一個智庫。衡量公益基金會的工作做得好與不好,關鍵是看它的影響力。要提升影響力就要提高基金會在航天建設重大問題上的話語權。因此,今年基金會將圍繞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整合和調動行業內戰略研究的資源,解決好目前戰略研究碎片化、應急式的問題。基金會開展戰略研究,不同于政府部門、集團公司、科研院所,是第三方的社會組織,除了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以外,我們將堅持自己獨立性。
記者:您能否談談航天基金會在激勵航天發展中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吳志堅:獎勵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有功人員是航天基金會的主要職能,也是基金會成立的主要原因。基金會成立之初就設立了中國航天基金獎,成立了由航天界知名專家組成的中國航天基金獎評審委員會,制定了《中國航天基金獎獎勵辦法》。基金會成立以來,共召開了15次評審會,獎勵1926名先進個人、60個先進集體。期間還為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某國防重點工程頒發了突出貢獻獎。實施航天獎勵對激勵航天人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再創輝煌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航天基金獎已經成為航天界政府獎之外的最高獎,是廣大航天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獎項。今年,基金會主要為鼓勵科技創新,首次設置了中國航天基金獎的特別獎,獎勵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航天領域科技創新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個人。在各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匿名投票(包括11名院士),選出6名同志獲得了特別獎。這6名同志都是航天系統內近幾年來的頂級專家,獎金共計120萬元。
記者:除了表彰先進之外,航天基金會的資金還將用于哪些途徑?
吳志堅:精準扶貧是十九大報告所明確要求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同樣也是中國航天基金會的重點工作。前些年,基金會為山區貧困地區的孩子送去了航天啟明書屋,組織了多次涼山、西昌等地少數民族兒童夏令營和冬令營。2018年,基金會將重點實行智力扶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利用百年職校成熟的教學體系,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學習,為他們提供謀生技能的機會,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記者:在國家軍民融合、軍轉民的大潮下,航天基金會是否有新的舉措?
吳志堅:中國航天基金會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并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作為民間組織,基金會架起了中國航天和社會企業相互支持發展的橋梁。隨著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其在我國的高科技地位越來越突出,航天品牌已經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引擎。過去,基金會通過論壇、展會的形式加強軍民融合,如今,基金會要通過無償牽引服務來實現技術項目的轉化、落地。基金會主要發揮平臺作用,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和社會企業相互支持發展的強有力的橋梁和紐帶。
“服務航天”是中國航天基金會永遠不變的宗旨。基金會將進一步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廣聚財源,爭取更多社會資金的支持,擴大獎勵范圍,使更多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得到獎勵。此外,基金會將在資助航天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支持航天科技的研究與航天強國戰略發展等方面繼續開展工作,爭取作出多方面的貢獻。與此同時,基金會將更好地了解社會企業的需求,幫助它們更好地利用航天品牌促進發展,并通過多種形式使社會企業有機會參與中國航天的先進技術經驗、管理經驗、航天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多方面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