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 米鑫( 北京航天長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海上回收平臺稱為“自動航天港無人船”(Autonomous Spaceport Drone Ship,ASDS),是在甲板駁船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安裝了用于維持位置的動力系統,以及大型的著陸平臺,能夠實現自動控制或遠程遙控,在海上作為獵鷹-9(Falcon-9)火箭一子級著陸的平臺,是該公司火箭重復使用計劃的重要設施。
SpaceX公司共有3個海上回收平臺,其中2個在用,另外一個(也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平臺)已不再執行發射任務。在用的2個海上平臺代號為“請閱讀說明”(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和“當然我依然愛你”(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罢堥喿x說明”平臺停靠在西海岸附近,在太平洋上回收從范登堡空軍基地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火箭一子級;“當然我依然愛你”平臺??吭跂|海岸附近,在大西洋上回收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的獵鷹-9火箭一子級。
SpaceX公司的海上回收平臺均改裝自麥克唐納海事服務公司的Marmac 30X系列甲板駁船,最早投入使用的海上回收平臺改裝自Marmac 300甲板駁船,在用的“請閱讀說明”回收平臺改裝自Marmac303甲板駁船,“當然我依然愛你”回收平臺改裝自Marmac 304甲板駁船。三艘甲板駁船的性能參數基本相同。

Marmac 30X系列甲板駁船的參數
Marmac 300是由墨西哥灣制造公司于1998年建造的,船齡已經接近20年,是最早改進的一艘甲板駁船(SpaceX公司在2014年10月第一次公布了Marmac 300改裝的信息),這艘駁船在SpaceX公司海上回收平臺的技術開發過程中充當了技術驗證的角色。Marmac 303和Marmac 304則都是由標桿國際公司在2013年完成制造的,船齡僅有4年,屬于比較新的船只。
為了使甲板駁船適用于獵鷹-9火箭一子級著陸回收任務,SpaceX公司對Marmac 30X系列甲板駁船進行了大量改進,主要包括4個方面:首先是擴展了甲板面積,保證有足夠的著陸區域;其次是為甲板駁船安裝了動力系統,使平臺能夠在海洋中保持相對穩定的位置;再次,為平臺上的設備箱增加了起到保護作用的防爆隔離板等防護措施,以防在一子級未能成功著陸或者發生爆炸時,減小對平臺設備的影響;最后,則是設計了用于固定火箭一子級的機器人,未來可能實現無人自主的回收操作,大幅降低風險。
Marmac 30X系列甲板駁船的甲板寬度僅有30.48m,而獵鷹-9火箭一子級的著陸支架在展開之后的最大寬度大約為14.7m,所以SpaceX在甲板駁船兩側增加了甲板擴展區,將甲板寬度擴展為51.81m。同時,將其他船上設備布置到了甲板兩頭,這樣在平臺中部形成了一個51.81m×65.22m的矩形著陸區。甲板擴展區都是通過焊接的方式直接連接到甲板駁船上。

海上回收平臺的尺寸示意圖
為了能夠使海上回收平臺在海洋上保持相對固定的位置,配合火箭一子級的著陸動作,SpaceX公司在回收平臺上安裝了4臺功率220kW的方位推力器,用于調整平臺的位置,能夠使平臺在海浪環境中維持穩定的位置。伊隆·馬斯克在2014年曾表示海上回收平臺利用上述4臺方位推力器以及GPS定位信息,“能夠在風暴中將位置精度維持在3m以內”。
在火箭一子級著陸時可能會發生意外,包括火箭速度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直接撞到平臺上、火箭姿態調整不到位發生傾倒,以及發生爆炸等,為了保護平臺上的設備,SpaceX公司在平臺上設置防爆隔離板,并且還在不斷對防護措施進行升級,包括隔離板的位置和面積等都有所調整。經過進一步改進之后,平臺尾部防爆隔離板的下方騰出了部分空間,并設計出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平臺頭部的防爆隔離板也向平臺中心移動了一段距離,為隔離板和船上設備之間增加了一個緩沖帶,可以提供更多的保護。
除了上述針對駁船的改造之外,2017年3月有社交媒體網站上透露了“當然我依然愛你”海上回收平臺上出現了一個白色的“機器人”。雖然SpaceX公司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該設備的具體用途,但是根據初步推測,該設備很可能是用于固定火箭一子級,進一步實現火箭一子級回收處理的無人自主化操作?,F在獵鷹-9火箭一子級降落到平臺上之后,需要將其焊接到甲板上進行固定,之后再運回港口開展后續的處理和維護工作。而這個白色的“機器人”很可能能夠自主(或者遠程遙控)實現固定一子級的目標。按照推測,在火箭一子級降落在平臺甲板后,該設備會鉆到火箭下方,伸出4個液壓臂,通過夾緊和支撐火箭底部的發動機支架結構,實現對一子級的固定。
SpaceX公司為目前正在使用的兩個海上回收平臺分別配備了一艘拖船,“請閱讀說明”平臺采用瑞亞(Rhea)拖船,“當然我依然愛你”平臺采用埃爾斯貝特3(Elsbeth III)拖船。這兩艘拖船都是從史密斯海事公司租賃的。瑞亞和埃爾斯貝特3屬于小型敏捷的海上拖船,能夠在各類嚴苛的天氣情況下進行拖船作業。船上所有系統都有三重備份,保證拖船的可靠性,適用于海上遠距離、長時間的任務。瑞亞拖船和埃爾斯貝特3拖船基本相同,都是由萊塞姆·史密斯船長公司(Captain Latham Smith)制造的。拖船總長為27.4m,最大寬度12.2m,總噸位98,采用了三菱公司的動力系統,動力達到3730kW,系柱拉力為50t。

拖船正在將海上平臺和回收的火箭牽引入港
除拖船外,SpaceX公司還為回收任務配備兩艘支援船,代號分別為Go Quest和Go Searcher,兩艘船都租賃自蓋茨海上公司(Guice Offshore)。這兩艘支援船的規?;鞠喈敚L度為50m,寬度為10m,總噸位大約為500。在回收過程中,所有操作人員都會撤離到支援船。支援船上有通信設備,可能在火箭回收過程中進行遠程操控。

支援船和拖船停泊在港口
SpaceX公司海上回收平臺的動力系統是從美國德克薩斯推力大師公司(Thrustmaster of Texas)采購的“艦載動態定位系統”,包括4組柴油動力的方位推力器模塊?!芭炤d動態定位系統”采用計算機控制,能夠使駁船在開放水域內,對抗風浪、洋流,保持較高的位置精度,從而在獵鷹-9火箭返回過程中提供一個準確的著陸位置。
4組方位推力器都采用模塊化設計,各自采用獨立的液壓動力單元,在甲板上進行安裝和固定,系統配備了一個動態位置控制箱以及傳感器套件。位置參數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回轉羅盤會持續將駁船的位置、航向和風力等信息傳輸給計算機??刂葡渲械挠嬎銠C利用上述參數進行計算,并給4個推力器模塊下達控制指令,完成角度和推力輸出控制,使駁船保持一定的位置精度。所有的控制都是通過電信號實現的,傳感器、計算機以及柴油液壓動力單元之間都通過電線相連接,液壓動力單元和推力器之間還有液壓管路連接。整套系統安裝在甲板兩側,占用很少的甲板空間,而且不需要對駁船進行任何永久性的改造,安裝便捷。

SpaceX公司海上回收平臺采用的“艦載動態定位系統”
方位推力器的功率為220kW,構成組件包括轉向馬達、支桿、螺旋槳液壓馬達、螺旋槳、噴嘴以及擺動系統。
推力器通過基座和船體進行連接,支桿和頭部都不需要額外的支撐。推力器上的轉向馬達、螺旋槳液壓馬達通過和液壓動力單元相連接的液壓管路驅動。推力器采用液壓驅動的擺動系統,能夠將支桿和頭部向上翻轉90°,使支桿和頭部調整成水平位置,與甲板平行,便于維護和檢修,在不使用的時候也能抬出水面。
方位推力器的支桿長度和駁船進行了匹配,能夠使頭部的螺旋槳全部沒入水中。推力器采用鎳鋁青銅、4葉片、大推力、整體式螺旋槳,螺旋槳包裹在噴管中,螺旋槳的直徑為206cm。推力器利用液壓轉向馬達實現360°的連續轉向能力,轉向速度為3轉/分鐘,而且可以在一定范圍可調。推力器的螺旋槳采用雙向可變速的活塞液壓馬達直接驅動,活塞液壓馬達安裝在頭部并設計成了吊艙式的驅動單元,從而避免了傳統推力器上使用的直角傳動裝置。支桿中的液壓管路直通甲板上的柴油液壓動力單元,為活塞液壓馬達提供動力。除了流經管路中的液壓介質,推力器的支桿中沒有其他的活動部件。因此,盡管推力器的支桿很長,但是其可靠性仍得到了保證。
每個推力器都有配套的柴油發動機驅動的液壓動力單元。動力單元是完全封閉的,適用于海上作業環境,可以直接安裝到甲板上。液壓動力單元能夠驅動螺旋槳的活塞液壓馬達、轉向馬達以及支桿擺動系統。液壓動力單元的構成包括:散熱器冷卻的船用柴油發動機、封閉式的主液壓泵、冷卻設備、液壓油箱、液壓管路、發動機排氣系統等。發動機和液壓組件都封裝在標準箱體內。
“艦載動態定位系統”的控制系統安裝在動態位置控制箱內,箱體除了控制用的計算機以外,還包括一系列傳感器。
在發射任務前幾天,SpaceX公司的海上回收平臺就會利用拖船離開港口前往回收區域的海域,之后不久,Go Quest或Go Searcher支援船也會前往護航。達到獵鷹-9火箭一子級預定的著陸回收海域附近準備進行回收任務時,拖船上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啟動回收平臺上的推力器,讓平臺根據預定的GPS坐標進行自動位置保持。與此同時,拖船和支援船會在一定安全距離上待命?;厥掌脚_上設計了噴淋系統,利用平臺帶的淡水對著甲板噴水,在火箭一子級降落到平臺的過程中對甲板進行降溫和保護。
海上回收平臺上設有攝像機,在火箭一子級著陸的過程中,回收平臺會將視頻圖像實時傳送回SpaceX的發射控制中心,對著陸過程進行監控。一子級著陸時,回收平臺上沒有人員,這也是將回收平臺稱為“自主無人船”的原因。
SpaceX公司負責任務保證的副總裁漢斯·尼格斯曼曾表示,在一子級降落到平臺上之后,工作人員需要1~2h對回收平臺進行遠程操作,解除一些風險。之后,工作人員才能登上回收平臺進行后續處理。這些遠程操作包括對增壓氦氣瓶進行放氣,以及排放液氧貯箱中的液氧。工作人員登上回收平臺后,會將一子級焊接固定到甲板上,再利用拖船將回收平臺拖回港口。
返回港口之后,工作人員會對一子級進一步處理(包括把剩余的煤油泄出等),再利用吊車將一子級從平臺上卸下,利用固定裝置將一子級調整成水平狀態,再利用卡車將其運往SpaceX公司位于德克薩斯州的麥格雷戈試驗場或運往卡納維拉爾角39A發射工位的廠房內。
另外,SpaceX公司在回收過程中還引入一項新的攝錄視頻的方法,就是利用裝有攝像機的無人機。無人機從回收平臺上起飛,在一定的高度懸停,對一子級的著陸過程進行拍攝,著陸完成之后,無人機再返回到回收平臺上。這樣,即使一子級著陸過程中的熱載荷和沖擊會對平臺造成一定損壞,但是SpaceX公司仍能利用無人機留存視頻。
海上回收平臺作為SpaceX火箭復用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5年1月首次嘗試利用海上平臺回收火箭,到2017年4月底已經進行了18次海上平臺回收任務,失敗5次,成功13次,尤其是2017年以來的9次海上平臺回收全部取得成功。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SpaceX的海上回收平臺不斷進行改進、更新,為SpaceX公司火箭重復使用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重要保障。今后,海上回收平臺還會持續進行升級,朝著實現無人自主化操作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