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韓文青
如今,兒童過敏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李靖解答,這與剖宮產率高、母乳喂養率低、家人的過度保護、孩子的飲食過于精細都有關系。如何才能不把寶寶養成“過敏兒”,李靖主任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盡量選擇自然分娩
要預防孩子得過敏性疾病,其實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可以做起。李靖建議,有條件的媽媽盡量選擇自然分娩。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孩子經過陰道的這種壓迫,除了有助于腦發育,還能接觸到陰道的細菌,這些細菌可能會到達嬰兒的呼吸道、腸道,而這些細菌是有助于孩子腸道內正常菌群的分布。腸道細菌的均衡發展,對孩子免疫系統的發育,也就是抗過敏的能力至關重要。
盡量選擇母乳喂養
而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媽媽們出于各種原因,為了體形或者為了方便,用配方奶而不用母乳喂養。其實母乳喂養對預防過敏性疾病也是至關重要的,母乳不僅是天然營養的一個來源,而且初乳中含有很好的抗體來幫助孩子抵御外界一些病毒的侵襲。
別濫用抗生素
孩子出生后,難免會生病,比如拉肚子或者是感冒發燒、咳嗽,一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有這些癥狀,就心急如焚,馬上到藥店買抗生素給孩子吃。李靖建議,不要急于給孩子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濫用直接導致體內菌群的失衡,也會引起過敏性疾病的增加。抗生素一定是要到醫院、由醫生評估孩子確實有感染的情況下才用。
少點過度保護多點接“地氣”
李靖介紹,在歐美有一些研究發現,和在城市養育的孩子相比,在農村養育的孩子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要低很多。這是因為農村的孩子常常能接觸到牲畜,以及牲畜的排泄物。在城里人看來這些很“臟”,可恰恰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接觸到很多“臟東西”,讓孩子的腸道細菌能得到均衡發展。
而在現在的城市里,孩子想去玩沙子,大人馬上制止說“臟”,有的因為怕孩子會曬著、摔著,甚至常常讓孩子足不出戶。李靖建議,家長們要轉變觀念,盡量讓孩子到戶外活動,玩玩泥巴,接觸下大自然,讓孩子去摸爬滾打全身臟臟地回來都沒關系的。
積極治療,遠離過敏源
如果孩子已經患上了過敏性疾病,那么就要積極治療,可以去醫院排查到底是對什么過敏。如果一旦明確了過敏源,要盡量遠離,以減少對免疫系統的刺激,降低發病的風險。
李靖介紹,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如塵螨、花粉、動物皮毛等;常見的食入性過敏原有海鮮、牛奶、雞蛋等。
另外,還可以對過敏原進行脫敏性治療,逐漸增加體內對過敏原的耐受的能力,這樣以后再接觸這個過敏原就不會產生癥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