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
【摘 要】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血液”,企業資金管理水平往往是決定企業存亡的關鍵所在。在現階段國家整體貨幣、財政政策收縮,投資政策轉向而對施工企業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嚴峻現實下,施工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復雜多變且異常艱難,資金緊張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本文闡述了企業融資的戰略作用,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融資現狀,探討了施工企業融資的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施工企業;融資現狀;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是企業順利施工的保證,企業的資金管理和資金的流向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企業資金的周轉成為了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活動,建筑施工企業應將融資納入日常的經濟活動中,從而能建立更為有效的資金流轉的方式,盡可能避免融資的風險,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的持續發展。
一、企業融資的戰略作用
1.融資戰略可有效地支持企業投資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首先離不開資本的投入。而要取得投資戰略所需要的資本就需要融資。融資規模、融資時機、融資成本、融資風險等都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投資戰略的實施及效果。
2.融資戰略選擇可直接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融資戰略對企業獲利能力的影響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融資戰略通過融資成本的降低可直接減少資本支出增加企業價值,也可間接通過投資決策時折現率等的改變提高企業盈利水平;第二,融資戰略可通過資本結構的優化降低成本、應對風險、完善管理,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第三,融資戰略還可通過融資方式、分配方式等的變化向市場傳遞利好消息,提升企業的價值。
3.融資戰略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
融資戰略通過對融資方式、融資結構等的選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融資戰略選擇可反映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及對風險的偏好和態度,如何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負債經營與資本經營,與融資戰略迭擇緊密相關。企業經營管理者應權衡收益與風險,充分利用融資戰略實現風險應對,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二、建筑施工企業融資現狀
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現狀體現于以下兩點:第一:①墊資施工或拖欠工程款的現象極為嚴重;②有些施工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準備,同時負債率居高不下;③施工企業利用基金等直接的融資手段時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④個別有實力的大企業可能上市或“借殼”上市,但產生的融資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其內在的原因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第二:項目融資的發展,由于有新的投資機遇、投資空問的涌現,從而為其發展找到了新的有利渠道。很多施工企業已經以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等幾種通道來探尋新的資金來源。
三、施工企業融資的風險防范措施
1.鼓勵企業發展內源性融資
對銀行貸款以外的多種融資方式,要因勢利導,加強政策扶持,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監管。要通過完善法規、健全中介組織、規范交易規則,加強規范和管理,以發揮各種融資渠道特有的優勢,以能建立起結構更為合理有效的投融資體系。比如,對已經從“地下”走到“地上”對民營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的民間融資,盡快制定出臺《民間融資管理條例》,成立民間融資中介組織,實現居民儲蓄向民間資本的有效轉化,同時將民間融資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為民間融資構筑一個合法的活動平臺。
2.在追求增量融資的同時更加注重存量融資
增量融資指從數量上增加資金總占用量,以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存量融資是指在不增加資金占用量的前提下,通過調整資金占用結構,加速資金周轉。資金不足無疑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但資金過多也會適得其反,其必然導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形成浪費。如果融通的資金用得不合理或者并非真正需要,那么,企業會背負沉重的成本負擔,從而影響企業融資能力和獲利能力。所以應當盡量避免不合理的使用,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果,以滿足企業不斷擴大的生產經營需要。增量融資與存量融資的緊密結合,反映出企業的融資活動與投資活動的內在必然聯系。
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企業制度
深化金融企業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把商業銀行改造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選拔有條件的商業銀行盡快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創造條件上市。當前,商業銀行應不斷改善內控機制,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積極開展更多更新的信貸品種,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企業日益增多的、臨時的、合理的資金需求,為企業外部融資創造良好環境。
4.建立科學的融資結構體系
融資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有完善的資本市場相配套,但我國目前的融資方式和手段還不多,企業很難成為獨立的融資主體,因此只有按市場要求建立嚴格的融資運行機制,使融資體制真正地面向市場來建議,建立多種有效、便利、快捷的融資方式才能保證企業資本結構的健康發展。從資本結構角度看,各種融資方式互為補充,相互之間沒有優劣之爭,選擇何種融資方式要根據企業的需要來決定。就我國目前企業融資的現狀,大力發展多種融資形式有利于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和約束機制的完善。
5.逐步完善約束機制
鑒于我國的市場環境欠成熟,在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實行市場化運行機制的過程中,不能實行完全的市場化,仍有必要做一定程度的約束,比如上市公司對募集資金就應進行專戶存儲,存儲銀行建議由發行人董事會自行選擇。承接專戶存儲業務的商業銀行總行可以制定專戶存儲管理制度,上市公司應與專戶銀行簽訂協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證監會派出機構可以配合季報披露制度加強對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的監管。這樣,通過銀行的專戶存儲監管、發行人的及時信息披露、證券監管部門的檢查等方式,依靠社會監督和必要的行政監管,促進發行人對募集資金的規范運用。
6.堅持融資總收益大于融資總成本的原則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融資已成為各企業的熱門話題,很多企業熱衷于此。然而,在企業進行融資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對向各式各樣令人心動的融資途徑,更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資決策。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企業必須融資嗎?融資后的投資收益如何?因為融資則意味著需要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是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只有經過深入分析,確信利用籌集的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于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有必要考慮如何融資。這是企業進行融資決策的首要前提。
7.增強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必須獨立承擔風險。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實際結果與預期效果相偏離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因此,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正確認識風險,有效應對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立足市場,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和財務信息網絡,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防范,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通過合理的融資結構來分散風險,把風險降到最低點。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新的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多,必須不斷地根據企業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來選擇恰當的融資渠道和方式,不斷地提升企業自身的財務實力,也才能獲得更大的融資空間,進而獲得企業發展壯大所必需的資金。
【參考文獻】
[1]朱珠.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策略[J].建筑,2011(01)
[2]周慧紅.淺議建筑施工企業的資質管理[J].科技創業月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