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楠
【摘 要】堅瑞沃能并購鋰電池巨頭沃特瑪后業績一路飆升,然而在2018年卻出現業績黑天鵝事件,本文通過分析發現溢價并購產生高額商譽、經營活動現金流差且盲目擴張、研發投入不足、產業話語權弱等問題是業績驟降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堅瑞沃能;業績;商譽;應收賬款
一、背景簡介
堅瑞沃能前身堅瑞消防,由郭鴻寶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消防設備與工程領域。2016年7月,堅瑞沃能以52億元收購非上市鋰電池生產企業沃特瑪100%股權,同時生成合并商譽46億元。2016年9月2日收購完成,堅瑞消防正式更名為堅瑞沃能,實控人為郭鴻寶,董事長為李瑤(沃特瑪創始人),主營業務在原來消防業務基礎上新增動力電池業務。并購完成后的第一年,堅瑞沃能業績良好,全年實現凈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近11倍,2017年前三個月業績持續上升,實現凈利潤8.13億元。然而2018年4月1日,堅瑞沃能發出公告表示公司存在“20億債務逾期”, 4月19日修正業績,通過一次性計提46億商譽,將凈利潤由盈利5.22億元修正為虧損36.89億元,減值幅度高達-967.18%,業績大變臉。
二、堅瑞沃能業績驟降原因分析
(一)溢價并購產生高額商譽
商譽產生于企業并購,其金額為收購方投資成本超過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部分,商譽的產生意味著被并購企業未來盈利能力較好,存在超額收益的能力。在高溢價收購的情況下,商譽存在減值風險,當被收購企業業績達不到預期收益時,公司面臨計提商譽減值利潤指標下降的危機。堅瑞沃能2016年以52億元收購沃特瑪100%股權,相比沃特瑪9.29億元的賬面價值評估增值率為469%。商譽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價值具有不確定性,隨市場行情與公司業績的變動而變動,因此我國會計政策規定每年需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若發生減值則調整賬面價值并計入相關損益。但商譽減值測試的操作程序復雜、成本較高、受主觀判斷影響大,因此操作的透明度不高,監管難度也比較大,再加上商譽一經計提不允許轉回,造成了上市公司要么不計提商譽要么一次性計提巨額商譽的現狀。堅瑞沃能在2017年財務報告中對一次性計提商譽作出解釋,原因之一為“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補貼調整影響”,其實政策在2016年就已發生變動,而堅瑞沃能對商譽分文未取。2016年,相關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在形式3萬公里后才可以獲得政府補助,新能源汽車生產廠獲取補助的時間延遲,堅瑞沃能作為整車生產廠的供應商也面臨貨款被占用,應收賬款增多的風險。另一方面,補貼規定對動力電池密度做處相關規定,純電動乘用車電池密度不得低于90Wh/kg,密度高于120Wh/kg的生產企業按1.1倍給予補貼。這對于主要生產磷酸鋰電池(密度在70-80Wh/kg左右)的堅瑞沃能來說無疑是巨大挑戰,公司要么需要革新技術提升電池密度,要么只能放棄政策補貼,這都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將上升。面對政府補助退坡事實,堅瑞沃能對沃特瑪盲目樂觀,并未計提商譽減值。并購時的巨額商譽與年后減值測試時的盲目自信使得堅瑞沃能商譽在2018年債務危機時商譽一次性全額計提,造成公司利潤斷崖式下跌,市值大幅跳水。
(二)經營活動現金流差且盲目擴張
堅瑞沃能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2016年為-215378萬元,2017年為-200946萬元,相比2016年,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上收到的資金有所增長,由72632萬元驟增至442746萬元,但未能彌補737712萬元的現金流出,最終使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加主要是子公司投產,材料儲備、人工及各項費用支出相應增加。現金流入未能及時彌補現金流出的原因主要為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過多。2017年堅瑞沃能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為80.29億、22.08億,二者合計占當年收入的比重高達168.7%。也就是說堅瑞沃能盈利能力質量不高,真正流入企業的收入少于未收到的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受2016政策調整影響,回款速度變慢;另一方面是由于沃特瑪在產業鏈競爭中選擇上向中游布局,這種模式既無法向上游布局核心資源,又與下游整車廠在話語權爭奪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因此在話語權上處于劣勢地位,對購買方賬款催收能力較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數額巨大。
堅瑞沃能2017年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65817萬元,且較上年相比,負值進一步擴大-39516萬元。持續大額支出主要用于擴充產能、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公司處于成長期,子公司沃特瑪擴充業務量所致,另一方面,從2016年起,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打起了價格戰,為降低單位成本,動力電池廠家紛紛擴充產能,沃特瑪為保住已有的市場占有率,不得不加大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投資,以保證電池供應量。
上述分析可知,堅瑞沃能近年來經營性現金流受累于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持續為負,企業真正可用的資金不多,同時為了擴充產能又不得不加大對生產設備的投入,這使得企業投資活動現金流進一步負增長,短貸長投的舉債經營方式最終使得堅瑞沃能陷入債務危機。
(三)技術替代時期錯失發展良機
2016-2017年,國家相關政府補助政策陸續出臺,規定了動力電池行業獲得補助電池所要達到的最低密度與航行歷程,堅瑞沃能動力電池剛剛達到符合補助的115Wh/kg門檻,但距離總目標300Wh/kg相差甚遠。新政策的頒布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方向——能量密度大、續航里程長的三元電池。受補貼政策變化,2017年動力電池行業主流已經從磷酸鐵鋰電池轉為三元鋰電池,而堅瑞沃能卻缺乏對三元鋰電池的技術替代。另外在研發投入方面,堅瑞沃能研發投入雖自2014年來有所增長,2016年達到1.66億元,但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卻在下滑,由9.3%下滑至4.36%。相比之下,行業巨頭寧德時代2016年研發投入高達10.81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27%。這說明堅瑞沃能未能抓住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及時布局三元鋰電池,同時在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停滯在磷酸鐵鋰電池上,措施發展良機。
三、對策及建議
(一)制定恰當的應收賬款政策
上文分析可知,堅瑞沃能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回款速度低,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可用的資金不足。企業應一方面制定更為嚴苛的會計政策,加強對子公司沃特瑪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金額,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客戶信用評級,選擇信用水平較高的客戶。同時,應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對惡意欠款的客戶果斷采取相應措施。
(二)加大技術投入,布局三元電池
面對國家政策向高密度、長續航能力的電池傾斜,堅瑞沃能應加大研發投入,在提升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基礎上積極向三元鋰電池推進,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再者,堅瑞沃能的機裝量主要分布在新能源客車上,而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需求量上升且占據首要地位,因此堅瑞沃能應逐步向乘用車布局,研發與之相匹配的三元鋰電池。
(三)強化產業話語權
堅瑞沃能應收賬款催收能力差的原因之一是產業話語權弱,加強話語權有助于企業地位的提高,回款速度的加快。為提高產業話語權,堅瑞沃能應當在當前與中游企業聯合的基礎上向上游布局以獲取資源優勢,或者選擇向下游布局以便于整車廠形成更為密切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