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悅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0)
社區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延伸,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標志著圖書館事業的進步,也是我國不斷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結果。在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隨之人口也急驟增長,一城一館的資源配置已無法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不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建設和發展社區圖書館已經成為圖書館界和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之一。
社區圖書館是以社區為依托,以文獻、文化活動為載體,為一定地域內的所有居民服務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閑性等特征的信息集散場所,具有傳遞實用信息、培育社區文化、開展社會教育、開發閑暇時間的功能。作為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種主要形式,社區圖書館具有以下特點:
隨著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居民人口越來越多的聚集在固定的社區,社區的發展、建設也日趨完善。社區圖書館依據人口分布與社區配套建立,主要用途是供社區居民閱讀而非藏書,因此對場地面積要求不高,資金投入也相對較少,可操作性強。
社區圖書館設立在居民的生活區內,距離近,交通便捷,使借還、閱讀的過程更為高效,有助于居民養成讀書的習慣。對于社區圖書館而言,讀者群體相對固定,能夠更為快捷的傳達信息并接受服務反饋。
社區圖書館將閱讀與居民的文化生活融為一體,服務更加生活化,可以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補充、調整服務內容,具有人情味兒。在提供圖書的基礎上,與社區其它文娛活動結合開展,有助于居民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起到事半功倍的社會效益。
在社區中較為有空閑時間閱讀的通常是老年人、少年兒童及家庭主婦,因此社區圖書館在裝修設計和圖書購置方面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養生保健、烹飪制作、居家生活、休閑娛樂以及知識性、趣味性的書籍居多。
社區圖書館不僅可以為居民提供平等享有文化和受教育的權利,還能促進社區文明、和諧、科學發展。這對于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養,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社區圖書館是圖書館體系中的基層結構,向廣大基層群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是設立在居民家門口的文化服務站,為推動全民閱讀創造了有利條件。社區圖書館是我國圖書館事業向前發展的產物,更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選擇,與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相關。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競爭愈演愈烈,在持續高壓和浮躁的大環境下,社區圖書館能夠提供一個相對舒適、放松的場所,讓人們卸下內心的包袱,在書籍中尋求慰藉,保持心情的愉悅,并用知識武裝自己,振奮精神,更好地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隨著城鎮化發展,人口逐漸從農村向城市遷徙,加上老齡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無處打發空閑時間。社區圖書館為這些人群提供了學習交流、休閑娛樂的空間,讓居民感到溫暖,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體現出了社會主義的人文關懷,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支撐。
社區作為生活共同體的基本單位,其居民的文化素養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城市,甚至國家的文化水平。因此,加強社區圖書館建設對完善社會教育體系,提高人民知識文化水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國家軟實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社區圖書館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主要精力放在組織建設方面,缺乏后期的管理和拓展。對于如何提高居民的參與度,讓社區圖書館發揮出更大能效方面缺少經驗和理論指導,有待在自身可持續發展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進行深入探索。
社區圖書館的建設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社區圖書館目前普遍存在書刊種類少、數量少、更新慢以及設備簡陋等問題。究其根本還是政府對社區圖書館的認識和重視度不夠,一些地方官員將社區圖書館建設作為面子工程,不把資金用在實處,導致資源浪費,發展后勁不足。
文化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如雨后春筍,而在相對落后的西部和農村,社區圖書館的建設緩慢甚至處于停滯狀態。
目前,社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普遍缺乏專業化、制度化管理,流動性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培訓,業務能力、責任心不足,服務態度不佳。在沒有統一規章制度約束的環境下,一些社區圖書館的運行模式自由散漫,開館時間不固定,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影響社區圖書館正常發揮作用。
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能夠反映出政府部門對于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重視程度,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政府應加強實地考察,根據實際情況對社區圖書館的建設進行人力、財力上的資源劃撥。同時,從政府層面進行統籌規劃,建立起社區圖書館與省、市級圖書館以及各高校圖書館之間的聯系,進行資源共享。一方面能夠使圖書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圖書館體系內部的業務交流,提升社區圖書館的專業性。
社區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以政府的財政撥款為主,但同時也要調動起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拓展渠道,進一步挖掘資源。內部方面,鼓勵小區物業、居民進行圖書捐贈,開展圖書漂流等活動。外部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尋求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對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支持。同時,可以與附近其他的社區圖書館聯合起來,集中力量,共建共享。
社區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規范的管理制度和館員的綜合素質。社區圖書館的人員配置中可能存在非專業人員及流動性較強的志愿者,因此更要加強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來管理、激勵人員的服務。同時,建立讀者監督機制,及時接收反饋,有針對性的改進。
社區圖書館建立在居民的生活區,提供單一的圖書文獻資料閱讀服務不能充分體現社區圖書館便民、惠民的功能。為了更好的將文化融入、滲透到居民的生活中,社區圖書館應積極推進多元化服務,有計劃的開展講座、書畫展、文藝表演、影片放映、朗誦會、征文等貼近居民生活的活動。有條件的社區圖書館要進一步實現服務的數字化、人性化,引進電子閱讀設備,協助老年人使用網絡,并對殘障人士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社區圖書館作為居民學習知識、放松身心、提升自我的文化服務中心,對推動全民閱讀、創建學習型社會、提升全民綜合素質、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快社區圖書館的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不斷的探索、創新,將社區圖書館打造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