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燕

【摘 要】目的:研究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護理過程中發生意外的相關因素以及規避策略。方法:選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間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進行分組,入院前40例分為對照組,入院后40例分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干預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發生意外因素以及防治效果。結果:經分組觀察治療,觀察組意外發生概率為2.50%,對照組意外發生概率為5.00%,觀察組的意外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Logistic分組意外發生相關因素:針對患者護理發生意外的危險因素活動能力進行分析,主要危險因素有活動能力、顱內壓、吞咽能力以及意識狀態。結論:針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開展活動能力、顱內壓、吞咽能力以及意識狀態等相關危險因素控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可有效降低意外發生概率。
【關鍵詞】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意外;因素;防治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往往其病情很急,治療周期較長,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常見并發癥,給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1]。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在臨床護理的時候必須要對意外因素進行控制,積極規避可能出現的危險性因素、加強防治,盡可能減少不良癥狀發生[1]。選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間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間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對照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在18~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8±3.1)歲;觀察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在16~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1±3.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自愿參與;(2)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無意識障礙史或者無精神病史。排除標準:(1)妊娠期婦女排除調查;(2)具有精神病史患者排除調查。
(二)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實施常規調查分析,對入院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進行分析,對于患者的危險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給予干預護理:(1)循證護理。組建循證護理小組,經過一段時間專業培訓之后方可對重癥患者進行護理,培訓過程中對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各個護理環節進行詳細培訓。循證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檢索相關疾病參考文獻,對于證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進行評價,最終定出結果。(2)人性化護理。護理過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生命支撐體系,然后與患者加強溝通,并且幫助患者對自身病情有一個清楚認識,為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人性化護理過程中應該積極加強溝通,促進護患相互信任,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動作要輕、柔,為患者提供舒適性護理。人性化護理過程中還應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穩定患者家屬情緒的同時,還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動作,判斷患者需要表達的意思,從而完成與重癥患者溝通。(3)重癥基礎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差異選擇不同的康復訓練,通過每天四肢活動30min來改善患者四肢恢復情況,然后安排患者及其家屬參與患者意識恢復訓練。意識恢復訓練時可通過音樂護理來為患者提供舒適恢復環境,讓患者記憶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另外患者還應加強吞吐訓練,通過刺激患者咽喉提升其吞咽能力。
(三)觀察指標
本次試驗主要觀察患者發生意外情況,統計分析意外發生幾率,發生率=意外發生例數/分組例數x100%。
(四)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n)或者[n(%)]表示,進行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危險因素發生概率
經分組觀察治療,觀察組發生意外1例,則發生概率為2.50%,對照組發生意外2例,則發生幾率為5.00%,觀察組的意外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Logistic回歸分析
針對患者護理發生意外的危險因素活動能力進行分析主要危險因素有活動能力、顱內壓、吞咽能力以及意識狀態,如表1所示。
三、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會變得越來越高,尤其是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入院之后急需給予高質量護理服務[1]。神經外科患者病情比較復雜,日常護理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給予優質性護理。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在護理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防止壓瘡等并發癥或者其他感染危險因素[4]。具體干預護理的時候,要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需要從幾個重要方面著手:(1)注意護理意外防治[5]。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往往可能出現吞咽障礙、活動障礙、意識狀態不佳以及顱內壓太高等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很可能造成患者出現非計劃性拔管、低顱壓綜合征、誤吸或者壓瘡等意外。由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會出現肌肉功能減弱,吞咽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并且對于昏迷患者其吞咽功能和咳嗽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治療過程中采用介入治療時,很可能產生插管、鼻飼不當等問題。此時必須注意患者出現誤吸,加強護理監控確保患者護理過程中安全順利。(2)加強監控促進患者安全康復。對于神經外科的重癥患者必須加強常規護理,然后通過護理干預預警機制關注患者數據參數,發現患者出現并發癥或者感染的傾向時,必須啟動相應的護理干預預警機制。(3)積極學習新型護理手段。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除了積極累計經驗,還應學習新型的護理手段,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素質,積極拓展自身知識面,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從本院的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意外發生幾率為2.50%,對照組意外發生概率為5.00%,觀察組的意外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Logistic分組意外發生相關因素:針對患者護理發生意外的危險因素活動能力進行分析主要危險因素有活動能力、顱內壓、吞咽能力以及意識狀態,這一研究結果與金林梅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6]。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其自理能力較低,且突發情況比較多,日常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承擔著極大的壓力。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活動能力、顱內壓、吞咽能力以及意識狀態等作為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主要危險因素。這一結果告知護理人員必須加強相應的干預護理措施,從而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朱姝芹. 約束對預防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非計劃性拔管效果的循證實踐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2.
[2]王軍,吳瑛,鮑月紅,侯茹,張倩,王春立,黃潔.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腸內營養合并胃潴留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護理管理,2011,04:63-66.
[3]鞠海濤.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研究[D].內蒙古醫學院,2010.
[4]吳靜. 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護理[J]. 中國保健營養,2012,16:3304-3305.
[5]吳芳,肖燕. 預警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1:269-270.
[6]金林梅. 神經危重癥患者發生胃潴留相關的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