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發展來看,總體存在規模萎縮的趨勢。各個院校在專業方向設置、學生就業、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也在積極探索,旨在通過努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保有學生規模,為湖北旅游發展出力。高職院校應該找準專業定位,結合本校優勢資源,突出專業亮點特色,培養有競爭力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通過對17所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開設情況的統計,在學習兄弟院校的專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的實際及專業建設,提出一些思考。
從專業方向的設置來看,旅游類專業主要開設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郵輪管理、空中乘務、高鐵乘務、旅游電子商務、會展管理、主題公園(景區)管理、森林生態旅游、休閑農業旅游、旅游英語和旅行社管理等方向。具體來看,多數高職院校仍以開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為主,因為傳統專業進入壁壘低,在人才培養和出口上可操作性強,也更符合對傳統旅游行業的認知。而對于一些社會反響不錯,可對開辦條件和就業渠道要求較高的專業方向,只有少數院校涉及,如依托民航背景開設的空中乘務專業,僅武漢職業學院和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在深化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方面做出了特色;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高鐵乘務專業上也占據明顯優勢,還有結合休閑農業發展開設休閑農業旅游的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部分院校選擇開辦郵輪專業,結合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底蘊,強化英語,重視郵輪資格證書,挖掘歸口就業單位,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而對于旅游電子商務、會展管理專業的開辦得很少。會展專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地方支柱行業、政府的扶持力度等宏觀背景要求較高,因此僅武漢職業學院有完善的實訓中心及較好的就業渠道。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部分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匯總
專業的發展需要特色做支撐,具體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絕大多數院校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強化學生的“職業化”發展,符合高職院校對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但在深度校企合作以及培養過程中,各院校還存在差異。
1.訂單班培養促就業。首先,訂單班培養是吸引學生就讀并解決學生就業的良好方式,任何專業方向都適用。如武漢外語外事職業學院和湖北科技職業學院的萬豪訂單班、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學之旅訂單班、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歡樂谷訂單班等,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教學環節中。
2.名師效應提聲譽。部分院校通過聘請名師的方式指導專業發展,提高專業吸引力,作為“現代學徒制”的落實融入教學。如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聘請“學之旅”經理谷音為楚天技能名師,向專業老師拜師,選拔優秀學生拜師,傳承技能,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研學旅游產品中進行導游實踐;湖北科技職業學院聘請董繼武、薛兵旺為兼職教授,指導專業發展;長江職業學院聘請楚天技能名師董繼武、技能大師楊飛虎成立工作室,學生進入工作室實踐,借助工作室的項目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3.緊跟行業發展不落伍。旅游行業發展快,觀念日新月異,隨著“互聯網+”、創新創業、全域旅游等新概念的提出,拓寬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在實訓室建設、師資培養、課程革新方面要有魄力和遠見。比如,針對旅游業態的發展需求開設相應課程,如研學旅游、康養旅游等,面對新業態下的新生事物,對接產業需求,調整課程;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更新、能力的更新、觀念的更新和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
1.拓寬資源,尋求企業深度合作。任何專業方向的發展都要具有可持續性,需要學校層面的支持以及調研、學習等各種方式開發企業資源,進行訂單班教學及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同時,增加專業方向需要考慮自身實力和行業背景。由于民航系統的壁壘及某些市場亂象,高鐵和郵輪乘務方向存在人事派遣問題,導致本校發展此類專業方向的難度較大。但是,從景區景點及主題公園的發展來看,其對講解及服務人員的需求量大,進入門檻較低,可以成為專業方向發展的優選。
2.抓內涵建設,提高現有旅游方向實力。傳統的旅游管理專業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講解、帶團能力,重視“項目導向+導游資格證書+大賽+實習實訓”的培養模式,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可實行大專業小模塊,通識課程、職業基礎課程由各專業方向統一安排,專業課程分專業設置,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學生在專業之間以及其他專業之間進行轉型提供便利。旅游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參加導游資格考試,增加就業資本;通過模擬導游大賽、線路設計大賽等拓寬和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在學校層面,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要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給予后盾支持,讓學生多走出校門,了解實際工作場景。
3.提高專業開發的針對性。全域旅游的提出給旅游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對高職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盎ヂ摼W+”、移動電子商務、休閑農莊等與旅游密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旅行社進入門檻的降低,也為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新的機遇。比如,面向學生群體,注冊同城、攜程等網站賬號,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上傳旅游線路,通過相關銷售技能培訓進行在線銷售,學校和旅行社可對銷售成功的學生進行獎勵旅游。這就要求我們更深入地思考旅游電子商務如何開辦、課程如何設置的問題,這也將成為一個最易操作、需求量大且發展穩定的專業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專業的發展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圍繞開設的專業方向,制定涵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校企結合的課程體系,是專業特色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同時,社會、學校、教師和學生要多方互動,提升旅游管理專業的地位和認同感,使學生有從業動力和學習激情。以差異化人才培養作為解決規模萎縮和優質就業的突破口,通過專業方向的設置,如旅游電子商務、旅行社服務與管理、研學導師、景區和主題公園服務與管理等,通過訂單班、實訓基地與企業進行合作,以及通過調整課程設置助力學生獲取行業資格證,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旅游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