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媛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0047)
網絡文學是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以多媒體為發表平臺和傳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鏈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主題思想。在網上發表供網民閱讀的文學作品及含有一部分網絡文學的網絡藝術品,其中以網絡原創作品為主。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絡文學的重要特征。
中國網絡文學經歷20年的發展,以它無與倫比的極強的生命力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在國內、國際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已經成為21世紀文學領域最受關注的新生事物。
(一)網絡文學發展及走紅的原因
中國進入網絡時代以來,網絡文學就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許多素材都來自網絡文學,網絡上的許多寫手也深受讀者的歡迎。一是文學網站的快速發展,為網絡文學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1997年以來,網易等公司為國內的網絡書屋提供了免費網絡空間,為文學網站的建立提供了物質基礎,許多喜歡讀書的網民都開辦了自己的個人網站。1998年3月,“文學城”問世后,相繼產生“文學城”“榕樹下”“中文網絡文學精萃”“黃金書屋”“碧海銀沙”“莽昆侖”起點中文和新浪讀書等一批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的收費文學網站。二是網絡傳播快、受眾多,為網絡文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論壇里發表了一篇名為《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迅速在整個網絡上流傳,這是網絡文學初次在網絡媒體上比較有影響的登臺亮相。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絡小說《活得像個人樣》。這篇網絡小說在電子公告欄上多次轉發張貼,廣泛傳播。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莫仁的《星戰英雄》也風靡一時。三是根據受眾市場需要,創作、發表讀者喜愛的文學作品。為吸引廣大的網友讀者的眼球,網絡作家普遍創作出時代感強、通俗易懂、人們喜歡的文學作品,使網絡文學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近年來,出版有《小妖的網》(周潔茹著)、《告別薇安》(安妮寶貝著)、《舊同居時代》(張建等)、《智圣東方朔》(龍吟著),《點擊1999》(顧湘著)、《網絡之星》等一大批較有影響的網絡文學作品。使我們由“讀書時代”進入到“讀網時代”。
(二)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
網絡文學發展從反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上來看,主要經歷言情、幻想和現實題材三個發展時期。體現了網絡文學根據讀者市場的需要,不斷與時俱進、自我完善、不斷增強生命力的過程。這個從興起到逐步走向成熟的發展歷程,也是符合文學發展規律的。一是網絡文學言情題材時期。這是網絡文學發展的早期形態,言情文學對于廣大網上讀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較好地拓展了網絡文學讀者市場。同時,由于在網絡上發表作品的門檻低,網絡寫手的創作水平參差不齊,也為網絡寫手提供了鍛煉提高創作水平的良好平臺。以網絡寫手蔡智恒在網絡上發表《第一次親密接觸》為代表,開始了言情網絡文學的新探索。寧財神以《武林外傳》編劇走紅。早期創作的言情小說,將言情作品寫得獨具網絡風格。三十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言情網絡小說在網上走紅,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安妮寶貝是網絡女作家言情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以網絡文學的寫作風格,創作出的網絡文學作品兼具傳統文學的考究、精致和典雅。這個時期有一定影響的網絡文學作品還有《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八月未央》《彼岸花》和《此間的少年》等。二是網絡文學幻想題材時期。隨著網絡文學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讀者市場多樣化、多元化的需求,幻想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應運而生。2006年3月,網絡寫手天下霸唱在網絡上發表作品《鬼吹燈》,在起點中文網和新浪讀書的大力推廣下,人氣節節攀升,榮登新浪讀書風云榜。該作品引領了玄幻、探險小說的新潮流,使網絡文學走進了最具想象力的時代。幻想小說的創作需要作者從大量的古典文學名著中汲取營養,學習借鑒國外幻想文學的表現形式,從文體到語言實現創新,要求作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較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較強的知識綜合提煉能力,才能創作出精品力作。《盜墓筆記》《小兵傳奇》《誅仙》《星辰變》《盤龍》《飄渺之旅》《魔易乾坤》《歧天路》《白狐天下》和《知北游》等都是當今較有社會影響力的網絡幻想題材文學作品。三是網絡文學現實題材時期。文學來源于社會生活,火熱的現實生活為文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關注當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是網絡文學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由之路。隨著《宦海沉浮》《大江東去》等一批現實題材的小說走紅、獲獎,網絡文學進入到現實題材時期。網絡文學的發展在經歷了興起、積累和繁榮的過程中,逐步回歸到關注現實生活,反映人民群眾所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人民謳歌,為民族繁榮而寫作的道路上來。呈現出言情、幻想和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三)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對比(見表一)
(四)紙質書與電子書的對比(見圖一)
(五)相關數據說明
(1)2016年數字閱讀市場規模達到120億元,增長25%,增速比2015年提升6.5個百分點。
(2)相對于2015年,2016年數字閱讀內容總量增長率達到88.2%。
(3)在全版權改編開發中,半數以上熱播劇源自文學作品。其中,近6成改編自數字閱讀平臺上的作品,網絡文學、出版文學各占一半。
(4)2016年全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突破3億,增長率達12.3%。
(5)閱讀用戶中,只看紙質書的占23.9%,只看電子書的占36.7%,紙、電同看的占39.4%。
(6)北上廣浙是數字閱讀滲透率最高的省份,江蘇、山西、寧夏為第二梯隊。城市數字閱讀紙質書排名前十的城市為南寧、中山、貴陽、深圳、杭州、青島、重慶、上海、成都和西安。
(7)數字閱讀在2017年預計將保持20%的增速。政府、社會、行業和用戶層面的利好,將成為驅動數字閱讀發展的四駕馬車。
(8)數字閱讀與泛娛樂互為IP,將進一步融合發展。同時,由于模式漸趨成熟、資源積累越來越豐富、技術得到極大提升,未來IP開發的周期將明顯縮短。
(9)新型產品形態將相繼涌現。電子閱讀器將實現內容和硬件的升級;短視頻等新形式推動內容呈現多樣化;AR和VR閱讀的適用范圍將進一步拓展;新型社交媒體或將成為數字閱讀傳播的主流渠道。
重慶作為一座網絡文學重鎮,在全國的網絡文學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表一

圖一
在重慶市作協的幫助指導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準備工作,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于2016年4月23日正式成立,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網絡文學創委會主任陳崎嶸同志出席成立大會并講話。根據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的調查和統計,重慶目前有網絡作家6萬余名,其粉絲群總數近億人。有4000余名注冊網絡作家,其中簽約作家3000余名,正式加入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的會員有199人,申請加入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的網絡作家有320人。會員中有全職作家68人,非全職作家131人;男性作家101人,女性作家98人;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29人,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170人;其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35人,月收入在5000元—10000元之間的42人,月收入2000元—5000元之間的30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92人。
在網絡作家協會的幫助下,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網絡作家及作品,小橋老樹的《侯衛東官場筆記》成為官場網絡小說典范;新書《候滄海商路筆記》成功入選2017年度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重點扶持作品;靜夜寄思的《仙界歸來》多次名列起點中文網打賞榜第一名,并在“網文之王”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最具正能量的作家;波波的《綰青絲》被評選為最具IP價值的作品;作家非天夜翔在前不久召開的西部動漫節上展示的新書《九宵奔云傳》簽售會現場一片火爆;中秋月明的《草根石布衣》獲得現實主義題材優勝獎;向林新書《獨白者》成功與黃曉明公司簽訂影視銷售協議;九鷺非香《招搖》預計明年開拍;韓路榮的《別讓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在《人民日報》《重慶時報》發表。小橋老樹、靜夜寄思、莊秦、司徒浪、8難、碎石、青幕山、幻雨、大煙缸、巫九等網絡作家均從重慶成長發展,《侯衛東官場筆記》《無限恐怖》《警神》《諸神戰場1突襲執玉司》《火鍋傳奇》《醫生筆記》《百煉成仙》《一個女業務員的奮斗》《陰陽先生》等作品風靡全國。
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成立至今,采取靈活多樣形式,積極開展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網絡文學作者、作品、讀者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已成為業內標桿,受到廣泛關注和各級部門領導高度評價。一是在市、區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建立了網絡文學創作基地和圖書館,同時建立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新浪微博賬號、QQ群和微信群,為網絡文學創作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二是利用網絡文學創作基地,邀請知名網絡作家和金牌編輯為基層網絡寫手開展綜合培訓10場次;不定期舉辦網絡作家座談會和茶話會,已邀請1000余名網絡作家暢所欲言、建言獻策;發動網絡作家參加全國小說作家論壇看稿、改稿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網絡作家的文學創作技巧與寫作能力。三是成立了西南地區第一家文學網站“盛世閱讀”,整合了文學、出版和影視等相關資源。積極推動網絡文學作品出版發行,深度開發,進行影視改編,同時與閱文集團、阿里巴巴文學、百度文學、塔讀文學、愛奇藝文學等全國30余家網站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與永川區、江津區均達成文化項目推廣合作,利用作品來塑造和宣傳地區形象。四是組織參加中國好網民工程,帶領重慶的網絡作家創作出更多更具正能量的好作品,在2017年4月召開的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重慶被評選為十大數字閱讀城市之一。
重慶為網絡文學重鎮,有6萬多名網絡作家,其網絡文學在全國網絡文學占據重要的位置,網絡文學作者、作品、讀者數量均居全國前十位。作者:ZHTTY、小橋老樹、靜夜寄思、莊秦、司徒浪、8難、非天夜、翔碎石、青幕山、幻雨、波波、大煙缸、巫九、寒露等網絡作家均從重慶成長發展,《綰青絲》《侯衛東官場筆記》《無限恐怖》《警神》《諸神戰場1突襲執玉司》《火鍋傳奇》等作品風靡網絡甚至很多開創了網文的先河,比如《無限恐怖》是網文無限流的開創者,《侯衛東官場筆記》是網文官場的典范作品等。黃亮、張偉、柳賦語、辛囈囈、定離、君淺、時光等年輕一代網絡作者的影響力已從重慶延伸到西南乃至全國各地,從互聯網延伸到印刷出版和大眾媒體,從產業鏈上游延伸到產業鏈中下游,從資深網民延伸到大眾、青少年讀者。同時,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是全國第一個由網絡作家自主管理的協會,也開創了全國網絡文學的先河。
雖然網絡文學體現了它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它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甚至為我國的文化輸出做出了較大貢獻,但是,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網絡作家,他們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國家有關網絡文學的政策、法律法規和評論機制幾乎一片空白,讓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國成立網絡作家協會的省級城市僅只有七家,作家評級和作品評獎,網絡文學幾乎完全被排斥在其門檻之外,很多專家、名家提及網絡文學,一方面說自己是外行,一方面又毫不猶豫地予以質疑和批判。國內有的專家學者甚至視網絡文學為洪水猛獸,覺得網絡文學是糟粕、是垃圾,會讓青少年沉溺其中而拒絕閱讀傳統文學,網絡文學的大量閱讀會讓青少年變得腦殘。
重慶市擁有6萬余名網絡作家,其中簽約作家4000余名,在全國知名的網絡作家也有30余名,他們每年的總收入之和近億元,給國家上繳了350萬元的稅收。然而,因為之前重慶市沒有網絡文學網站的緣故,所有的重慶籍網絡作家都是在外地的網絡文學網站上寫作,他們的稿費個人所得稅也全部流落到了外地。今年初,重慶市成立了首家“盛世閱讀”網絡文學平臺,吸納了300余名網絡作家來平臺寫作,目前網站已經同全國所有網絡文學網站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但是因為網絡文學的IP培育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平臺成立初期不僅僅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和投入情懷,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目前,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和理事會成員全部為全國知名網絡作家,他們都是憑著一腔熱情在義務兼職管理協會事務,而協會事務繁多,各種會議和報告層出不窮,各種活動也是接踵而至,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寫作。在沒有相應回報和強制約束的情況下,僅僅憑著一腔熱情是很難將協會的工作一直堅持下去的。
重慶的文學作品評獎中,幾乎清一色地強調報刊發表和實體出版,直接將網絡作品給擋在了門檻之外,也缺乏網絡作品的評級體系和相關文件政策。事實上網絡文學當中不乏經典精品,北京、浙江等作協已經針對網絡作品出臺了專門的文件和相關政策,對網絡作品和網絡文學進行評級、評獎。
北京市作協早在2008年便開始吸收網絡文學作家入會,有效整合文學創作資源,為其提供培訓、交流、采風、維權、資質認證等服務。浙江、廣東、四川等作協,不斷組織網絡作家、編輯進行深入研討,努力探索網絡文學創作和網絡文學作家成長的特點和規律,解決網絡文學在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優秀網絡作家進行人才資質破格認證。但是重慶市網絡作家的人才資質認證還未起步,導致重慶市網絡作家的創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對作協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一些網絡作家為了申請三級作家認證,反復奔波于不同部門,結果因為缺乏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相關職能部門不予以蓋章。
網絡文學的創作受市場利益驅動,更多地注重用戶體驗感,相對的在人物形象、文學價值、美學品質方面就有所欠缺,但是,眾多的網絡文學受眾群體要求網絡文學必須在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方面有所擔當,所以,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培訓就成為當務之急。
早在網絡文學興起之初,地區出版市場便瞄上了大陸的網絡文學,他們認為那些暢銷的網絡小說,都充滿了獨特的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獨特的理念,也是人性中閃光的東西。只有這些符合人性的東西,只有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故事,才能在市場上立足。靜夜寄思已地區出版了300余本小說,長期位于暢銷書前十名,幻雨、司徒浪子、8難等人同樣地區出版了上百本暢銷小說。但是,重慶還從未組織過網絡作家參與國際、地區的文學交流活動。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學是文化之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學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歷史重任。市有關部門應該針對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組織專題調查研究工作,提高認識、加強宣傳、明確定位網絡文學在文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大力發展網絡文學產業,促進文化產業繁榮。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道,當前,我國有超過3.3億人會閱讀網絡小說,其類型包括言情、玄幻、武俠、盜墓以及穿越等,為網絡文學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娛樂業的影視公司通過改編流行的網絡小說,制作成電視劇和電影能立即引起轟動。這就孕育了一個圍繞網絡小說知識產權的全新行業,并延伸到游戲、漫畫、商品和線下商店。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也競相尋找中國的“哈利·波特”。J·K·羅琳的魔幻小說系列以電影、主題公園和商品的形式,創造了一個價值約250 億美元的文化商業帝國。市里在出臺文化發展產業政策時,要重視對網絡產業發展規劃和對網絡文學扶持,在資金投入上予以扶持,促進正能量的網絡文學繁榮發展。
網絡文學是新生事物,社會各階層對網絡文學的認識都需要有一個過程,特別是文學方面的專家的認識就非常重要。市里應該組織全國著名作家、重慶知名作家與重慶知名網絡作家開展“高峰論壇”活動,讓更多的著名作家熟悉網絡文學,更多的網絡作家了解傳統文學,從而進一步促進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深度融合,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積極探索網絡作家協會對網絡作家管理的新模式,加強對網絡作家領導與指導,引導更多的網絡作家創作出符合時代潮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網絡文學作品。為網絡作家協會提供人員編制和經費等方面扶持,發揮好網絡作家協會對網絡作家的引導作用,促進網絡作家創作出更多正能量的文學作品,繁榮發展文學事業。
文學評獎對于引導文學創作和調動作家積極性的發揮至關重要。好的評獎機制有利于促進文學的繁榮發展。市里應探索出臺有關政策,設立重慶網絡文學獎,促進網絡文學繁榮發展。也可將網絡文學中的優秀作品納入重慶文學獎和重慶少數民族獎的評選范圍,促進網絡文學正能量優秀作品的創作。
人才資質認證是培養和提高作家創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于建立一支高素質網絡作家隊伍至關重要。市有關部門應在全國的范圍內,遴選一批著名傳統作家和著名網絡作家建立評審“專家庫”,探索出臺有關政策,定期開展網絡作家的職稱評定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網絡作家的積極性,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服務。
網絡作家隊伍是一支年輕的作家隊伍,大多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無論是文學素養或是文學創作水平都需要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特別需要各級政府、各級部門的關心和培養。應積極探索把網絡作家的培訓納入到市、區縣級對作家培訓的計劃里,定期培訓網絡作家,不斷提高網絡作家的創作水平,并把有發展潛力的網絡作家推薦到魯迅文學院學習深造,不斷提高網絡作家隊伍的整體創作水平,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
加強國際間的文學交流,對于提高我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影響,提高我國整體創作水平非常重要。網絡文學作為我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同樣需要加強參與國際間的文學交流活動。在開展國際間文學交流活動時,重視選派知名網絡作家參與對外文學交流活動,促進網絡作家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