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鍵
(南海石門中學,廣東 佛山 528248)
利用數字、移動、網絡等技術,通過衛星、寬帶、無線通信等渠道,向用戶進行娛樂傳播以及提供信息的媒體傳播形式,人們稱之為新媒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新媒體有很多,例如:科技博客、手機報紙、手機電視、交互網絡電視、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播客等。
傳統媒體又稱為平面媒體,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等載體定期對一些社會信息進行宣傳的平臺。傳統媒體是相對于現在興起的新媒體而言的,是對原有的大眾性傳播形態的統稱。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等屬于傳統媒體。
報刊屬于傳統媒體,而網絡媒體屬于新媒體,本文將以報刊和網絡媒體作為例子進行對比和分析。
1.熱門話題定義及分類
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是對特定時段內各個微博話題活躍程度的客觀反映,每小時更新一次,每天產生十大熱門話題。熱門微博的分類有近五十種(見表1)。

表1 熱門微博分類表
2.熱門話題井噴現狀
以2017年4月4日為例子:在24小時榜單上,排名前二十的熱門微博中,統計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排名前二十熱門微博中不同分類數量
而點擊量最高的是來自演員鄧超一條調侃演員楊冪的微博,點贊量高達八十多萬。
通過上述數據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形象地了解到當今社會話題井噴的一些現狀。據統計,截至2017年4月,中國網民已達到7.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4%。
報刊由于其發行主體的特殊性,可以對一些重要新聞進行持續跟蹤報道,并獲取更加深層的信息。同時,報刊將會派出記者到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獲取第一手的資料——圖片、現場采訪。這樣的信息來源不僅確保了報刊發布信息的真實性,也揭露出在新聞報道的深度、廣度、高度方面網絡媒體與之的差距。盡管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和靈魂,也是第一要素,可是這種真實性是有限度的真實性。因為報紙的發行單位是得到了國家出版行政部門審核許可和依法取得工商管理部門營業執照的正規媒體部門,有相關約束條件。所以報紙在發行新聞的過程中,為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有關人員會對要發布的信息進行嚴格的審查。
以《人民日報》為例:《人民日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是樹立正確輿論導向的風向標。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和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要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與主張,真實記錄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與要求,及時交流各行各業的信息,客觀地報道國際時事。它的社論不僅代表了報刊本身的態度,而且還代表著黨和政府的意見和態度。因此,《人民日報》的社論必須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對全國各種媒體的輿論發布也起著決定性導向作用。
網絡媒體的信息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從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中獲取新聞;二是摘取網絡用戶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的言論、看法。第一類獲取方式中,網絡媒體在除了摘取傳統媒體的新聞,還通過自己的平臺優勢,發布一系列與該新聞熱點相關的評論,以及隨之衍生出來的新聞,幫助用戶全面地去了解該新聞事件發生的背景、后續進展等等。在第二類獲取方式中,信息所屬的種類不定,如上文對新浪熱門微博種類的列舉。這種方式獲取的信息若要演變成網絡媒體平臺的新聞,需要獲得較高的社會關注度或是引起較大的影響力。然而,網絡媒體發布的信息真實度不如報刊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一方面,是因為網絡媒體與報刊媒體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另一方面,在媒體公信力上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有著顯著的差距,例如:1999年,大眾傳播學者黃曉芳在《公信力與媒介的權威性》中指出,將傳統媒體定義為“媒介在長期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而形成,在社會中有廣泛的權威性和信譽度,在受眾中有深遠影響的媒介自身魅力”。這說明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已經累積了豐厚的公信力資源,可信度高。例如:張洪忠博士對中國媒介的公信力系列作了調查,結果表明:以北京市為例,電視、報紙、廣播位居前三位,手機媒體不及格;媒介渠道的相對公信力中,電視占據明顯優勢。在網絡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傳統媒體發布的信息不僅顯得珍貴,而且在網絡新聞世界里也正在得到延伸。
從信息來源這一角度分析,盡管報刊媒體獲取的信息深度以及真實度均高于網絡媒體,但由于網絡媒體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并且在信息審查方面報刊媒體將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在當今網民規模增大、網絡媒體快速興起的年代,信息的多元化為話題井噴提供了產生的條件。
報刊媒體的傳播方式主要是媒體定期發行報紙,群眾通過自行購買報紙來獲取報紙的信息。由于在以往信息獲取方式較為稀缺,人們需通過定時定點觀看電視播出的新聞,或是每天訂閱報紙來獲取社會上的信息。在該類傳播方式下,報刊的傳播只是一種單向的傳播,由報刊根據自身定位以及審核要求整理好消息制作成報紙,受眾無法對報刊的內容進行過多的干預。同時,由于報紙出版流程的要求,如今的報紙多以日報為主,每天一更新。報紙的時效性雖確保了受眾獲取新聞的規律性,但這樣的更新速率是無法滿足現代人們關注瞬息萬變的社會新聞的要求。
網絡媒體的傳播主要有傳播信息數據化、傳播途徑多線性、傳播媒介多融合、傳播信息海量和傳播范圍全球化的特點。網絡媒體的信息更新速率遠快于傳統媒體,例如新浪微博的熱搜榜更新速度以分鐘為單位,新聞門戶網站也會根據新聞的熱度以及對社會的重要程度及時對新聞進行更新,大致每一小時即會更新一次。同時,隨著如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使用人數也在不斷上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的關注度。
從信息來源這一角度分析,盡管報刊媒體獲取的信息深度以及真實度均高于網絡媒體,但由于網絡媒體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并且在信息審查方面報刊媒體會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在當今網民規模增大、網絡媒體快速興起的年代,信息的多元化為話題井噴提供了產生的條件。
網絡傳播將傳統的廣播窄播發展為到如今的點播,實現了大眾傳播的單向傳播向群體傳播和人際傳播的轉變,建構出現代信息社會的雙向互動的傳播模式。網絡媒體通過它的互動平臺例如評論區,給予受眾發表對該則新聞的意見與看法的空間,形成受眾與媒體的雙向互動,既提高了網友關注新聞的熱情,也有利于一條新聞的傳播。
網絡媒體在傳播速率以及信息互動方面較之報刊媒體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傳播方式的優勢也為話題井噴提供網友高點擊量以及高參與度的條件。
在以報刊媒體和網絡媒體分別作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代表進行對比分析后,我們探尋出新媒體所帶來的變化如信息量的增大、傳播速率的加快以及群眾參與度的升高,是當今話題井噴現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身處于這個互聯網時代的我們,在這個話題井噴的社會,可以通過了解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差異,進而了解話題井噴現狀形成的原因,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認知社會發展的趨勢,立足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