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俊
隨著國內經濟進入關鍵時期,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漸趨惡化,想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突出重圍、不斷壯大自己,企業就必須高瞻遠矚,在保持適度償債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要保證企業盈利的最大化,就必須妥善處理好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之間的關系。兩者只有保持良好的關系,相互協調,相互一致,企業才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進入21世紀,國際形勢變得日益錯綜復雜,在“美國有優”大棒的揮舞之下,各國保護主義思潮迅速抬頭,我國對外出口、利用外資的形勢日漸嚴峻;同時國民經濟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雖然取得很大成績,但也產生了諸多矛盾:經濟發展面臨瓶頸;傳統行業發展面臨困境,產品老化,需要升級換代;以剛鐵、煤炭為代表代表行業產能過剩;高附加值企業發展的后勁不足。本文僅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有關指標分析人手,探究二者之間的關系,提出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等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究。
一、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指標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判斷一個公司的財務水平和該公司未來的發展前途,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是指公司在一定的時間段里取得的利潤。盈利能力的強弱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即利潤與一定的資源投入或一定的收入相比較而得到的一組相對的指標。。
企業償債能力。企業償債能力反映公司對借入債款的清償能力。我們一般從兩方面分析公司償債的能力,即短期和長期。它們分別反映公司支付流動負債和支付非流動負債的能力。公司對借入債務的清償能力和公司的財務情況密切相關。企業要想保持健康穩定的經營發展,就需要擁有充足的現金或者可快速變現的流動資產,來保證按時償還各類到期的債款。如果不能及時償還債款甚至嚴重的資不抵債,公司則很有可能面臨破產倒閉的窘境。所以公司的管理者、股東和債權人都特別在意公司對借入債款的清償能力。
二、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相關性分析
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一致性分析。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經營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自有資金難以滿足企業的正常需求。當企業獲得的利潤大于借款利息時,說明企業可以通過借入資金,進行負債經營獲取更多的利潤,這是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符合包括股東在內各方利益的。然而只有企業有能力及時償還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銀行和其他相關機構才愿意將資金借給企業,企業獲得了足夠的資金,才能進行負債經營,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綜上所述,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償債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而償債能力是盈利能力獲得資金的必要保證。兩者保持良好的關系,相互協調,相互一致,公司才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沖破重圍,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
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矛盾分析。股東和債權人財務目標之間的關系。股東追求的是股權價值最大化,他們重視企業的盈利能力,關注怎樣擴大經營從而帶來更大的利潤。債權人則更加看重企業支付欠款的能力,他們關注的是借出的款項是否能夠及時拿回并按期取得利息。實際生活中,公司的投資者和管理者經常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而擇取風險更高的項目或者過多的負債經營,這很容易致使公司單單在意盈利能力而輕忽償債能力,提高公司的財務風險,輕視債權人利益。
現金比率與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現金比率是一個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關鍵指標,它能夠正確的衡量公司的直接清償能力。如果該指標高,表明公司能夠快速使用清償欠債的現金資產多,公司及時支付欠款的能力強。對于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高,越能保障債權人的權益。但對于股東,這個指標就不是越高越好了。由于現金資產的盈利水平較低,企業保留過多的現金資產,并不能直接創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盈利水平,所以企業不必保留過多的現金資產。
資產負債率與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資產負債率是全面衡量公司清償借入款項能力的關鍵因素,它反映了公司外部借入的資產占公司所有資產的比重。這個指標小,表明該公司外部欠債少,財務狀況好,清償欠債的能力高;反之,說明企業債務負擔越重。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的獲利能力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有時資產負債率的增加,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資產負債率增加,雖然企業的債務負擔加重,但是企業可以通過擴大舉債規模獲得較多的財務杠桿利益。當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大于利息率時,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利潤增加越快,盈利能力越強。
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協調發展。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企業經營者可以通過比較資產報酬率和利息率,確定是否進行負債經營,擴大舉債規模取得財務杠桿利益,從而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應根據當前國家有關政策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在確保資產報酬率大于資金利息率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利用財務杠桿,進行適度的負債經營,增加企業的利潤。
保證適度償債能力,確保按時償還債務。企業只有保證相應的償債能力,能夠及時足額償還本金和利息,才能從金融機構和其他經濟組織借入資金,用于擴大經營規模,獲得更多的利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滿足股東利益前提下,必然會利用財務杠桿,借入更多資金,擴大經營規模,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同時,企業要提高警惕,保證適度償債能力,確保按時償還債務,避免無力還債,上演破產的悲劇。
加強交流和溝通,兼顧股東和債權人利益。企業領導者應轉變理念,順應當前經濟形勢的發展,不僅要加強線下實物店建設力度,更要加大網上營銷,采取各種得力措施,力爭提高利潤。在此基礎上,加強與股東和債權人溝通和交流,兼顧兩者利益,既能保證按時償還款項滿足債權人的需要,又能適度負債經營,保證企業利潤最大化,保證股東的切身利益。
總之,要保證企業盈利的最大化,就必須妥善處理好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之間的關系。企業只有盈利了,才能償還債務,即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償債能力的基礎;企業能夠及時償還債務,銀行和其他相關機構才愿意為企業投入資金,企業獲得了足夠的資金,就可以開展正常經營活動,為企業盈利打下堅實的基礎,即企業的償債能力是其盈利能力獲得資金重要保證。兩者只有保持良好的關系,相互協調,相互一致,企業才能在增加利潤的同時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