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安
眾所周知,在西方國家中關于莎士比亞的研究已經擁有了長達幾百年的漫長歷史了,而在我國關于莎士比亞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對莎士比亞的研究歷史要相對短很多,但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也取得了非常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將就河北省關于莎士比亞的研究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一提起英國文學史上的杰出戲劇家,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和筆者一樣,首先想到的便是莎士比亞。其實莎士比亞不僅僅在英國文學史上享有盛名,其更是世界范圍內不可多得的天才文學家。莎士比亞的戲劇便好比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顆明珠,其光芒始終在照耀著文學歷史長河?,F代社會,專家學者對莎士比亞的研究始終未曾停歇,其不僅僅關注莎士比亞的各類戲劇,對莎士比亞本人的研究更是有著越來越高的興致。莎士比亞文學熱潮一直處于不斷升溫的狀態。以下筆者將以河北省為例,就莎士比亞的研究工作展開詳細的論述。
1、關于莎士比亞的概述
莎士比亞, 英語為WilliamShakespeare,我國研究人員習慣性稱莎士比亞為莎翁。莎士比亞創作的黃金時代主要集中在1590-1600年這十年期間。莎士比亞所創作的各種喜劇和歷史劇,在當時社會中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但是,從1601年開始,到1608年,這一段時期內,莎士比亞一改喜劇寫作風格,轉而開始創作悲劇,與前期所創作的各類喜劇相比較,莎士比亞的悲劇要更受關注一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幾個悲劇作品有《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這些都被社會大眾公認為英國文學史上的最佳戲劇范例。
2、歸納總結河北省莎士比亞研究的現狀和特點
關于莎士比亞戲劇思想領域研究的現狀分析
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河北省對莎士比亞的研究便一直處于不斷繁榮的發展趨勢當中,領域也在不斷拓展,現階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在思想領域當中得到各種全新的探索結果。其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1,關于莎士比亞戲劇的倫理思想研究
當前,已經有學者指出,莎士比亞的戲劇是有著一種神奇的魅力的,在他的戲劇中融入了太多的藝術手段和情感層次,既包含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體系,又包對真善美的極致追求。莎士比亞筆下的人性既清晰又模糊,既美好又邪惡,其中滋味非常值得研究。
第2,關于莎士比亞戲劇的基督教色彩
現階段,也有很多學者將莎士比亞戲劇的基督教色彩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深入研究莎士比亞的宗教思想。莎士比亞所創作的代表戲劇作品《李爾王》便深受基督教和《圣經》思想的影響,在宗教層面上展現出顯著的宗教色彩,也深刻詮釋了愛的內涵。
第3,關于莎士比亞戲劇中多種人物的描寫
縱觀當前河北省莎士比亞的研究現狀,有很多專家人士對莎士比亞戲劇中多種人物的描寫表現出極大的研究興趣,借助人物的描寫來深入研究種族思想。比如,有的學者便從夏洛克看《威尼斯商人》中的反猶主義烙印,解析當時社會中出現的反猶太思潮。另外,還有學者認為莎士比亞戲劇《威》中實際孕育的是西方中心主義思想的雛型,其并應該歸入到反猶主義的作品行列當中。
第4,從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理論視角出發,解讀女權主義和生態主義
一些學者堅持認為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滲透的便是莎士比亞個人的價值理念,而且這種滲透是無形的,其既可以在情景中感受,也可以從人物特點和性格中去尋找,無形亦有神。此外,莎士比亞的喜劇《馴悍記》也是當今專家學者比較關注的一個劇本,其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出現的男扮女裝的現象都有著深刻的含義。
除此之外,還有學者將研究的焦點放在了心理學這一層面上,比如,針對《馴悍記》中的主人公凱瑟琳娜,就成為了一些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他們會從心理學中的各個角度去剖析凱瑟琳娜之所以形成如此變態、神經質的性情背后的原因,全面分析促成凱瑟琳娜性格特征由悍變柔,性格從逆轉到順轉的主客觀條件,并嘗試揭示其性格系統的社會局限性。
第5,拋棄既定的政治立場,回歸特殊背景和文藝復興思潮
一些研究人員從莎士比亞作品的細節之處進行研究,分析莎士比亞作品背后所蘊藏著的社會政治思想,其不僅僅包括莎士比亞的政治抱負,也包括當時社會人文主義思想和王權思想。研究人員認為莎士比亞早期所創作的戲劇,如《仲夏夜之夢》當中在無形中是滲透著一種狂歡精神和思想的,其便形成了后來表現人文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狂歡精神。
關于河北省莎士比亞研究的特點分析
近些年河北省對莎士比亞領域的研究工作雖然呈現出越來越繁榮的現象,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但是其和傳統莎士比亞研究領域的成果相比較,還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的。根據筆者的調查和分析,按照摘要包含的莎士比亞的方式進行檢索,在知網引用量前50位的二十一世紀以來的莎士比亞研究成果當中,其中和莎士比亞戲劇相關的研究論文一共有三十一篇,但是在這三十一篇當中,僅僅有七篇和莎士比亞戲劇思想有比較直接的聯系,而其他的研究基本上是借助莎士比亞的作品對其具體的語言藝術、翻譯等傳統領域進行的研究。另外,從研究者群體來分析,除了一些相對老一輩的莎學專家繼續開展研究之外,新一代學者的研究成果也有著比較突出的表現。
3、河北省在莎士比亞研究工作的價值與貢獻
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全國范圍內關于莎士比亞的研究工作整體呈現出比較沉寂的趨勢,更是不斷出現危機之說。但是在廣大學者和專家人士的努力之下,我國的各類學術刊物上面所發表的莎士比亞的研究論文仍然很多。
河北省作為莎士比亞研究的代表性省份,其在近些年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是非常之多,研究成績更是有目共睹的。河北省在莎士比亞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各種成果都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縱觀近些年來河北省莎士比亞研究工作的發展態勢,其可以說是困難與危機并存。其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莎士比亞研究工作缺乏長遠規劃,其雖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始終未能夠在理論上獲得足夠大的突破。
其次,關于莎士比亞研究工作,其研究方法相對傳統陳舊甚至老化,其雖然也在不斷引進西方最新的莎士比亞研究成果,但是和西方莎士比亞研究工作相比較,還是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缺乏固定性和常規性的交流。
然后,河北省內的學者和國內相關學者之間的交流機會并不是很多,研究和演出之間也缺乏直接的對話與溝通渠道。
4、莎士比亞研究工作中呈現出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既要打破規則又要創造規則
在過去的四百多年當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嘗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對莎士比亞的文本進行創新性嘗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背后代表的便是人們在閱讀莎士比亞作品時總是會出現常讀常新的感覺,每一次的閱讀都會產生全新的解讀。
筆者認為,對于未來莎士比亞的研究工作,必須要在打破規則的基礎上創造規則,因為莎士比亞的文本當中就體現著這樣的一種規律,其就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很多的常規。除此之外,人們也逐漸認為莎士比亞的文本具有典范性,值得仿效。因此,盡管他的戲劇雜糅了很多不同的形式,采用了許多不同的來源,卻得以自成一格,創造出新的范式,后又得到人們認可。因此可以說,莎士比亞既打破規則,又創造規則。莎士比亞常讀常新。所以,莎士比亞的文本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有的仍然有待發掘。
另外,筆者認為莎士比亞可以反映出各種不同的文學批評傳統。18世紀時,新古典主義文學批評盛行。莎士比亞的作品雖然未遵循古典主義傳統,卻得以從那個時期存活下來。無論是以后的浪漫主義、現代主義還是后現代主義,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語境中運用莎士比亞。
不要強制性對莎士比亞進行闡釋,運用新審美主義進行評價
筆者發現,在當前的研究工作中,好像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或者專家嘗試將理解莎士比亞作為一種創造性的邂逅,無論是對莎士比亞戲劇或電影的批評,還是閱讀莎士比亞作品、觀賞莎劇。可以說,新審美主義是莎士比亞批評的最新趨勢。現在,人們在進行莎士比亞批評時,這種意愿確實更加強烈,即不去采取規定性的方式,而是更多地采取體驗式、探奇式的方式,去面對莎士比亞創造性的潛能。
新審美主義強調發掘文學批評創造性的一面,它讓人們認識到,莎士比亞能夠使人們看到不同的事物,而且莎士比亞文本具有卓越性。換言之,無論人們多么頻繁地閱讀莎士比亞,其文本往往可以使人溫故而知新。這也意味著我們在閱讀莎士比亞時,對于其可能產生的意義往往會持開放性的態度,或者說,莎士比亞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或者挑戰一些社會常規。因此,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創造性的邂逅。
以上是筆者就此議題提出的幾點拙見,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啟發和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