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本文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對于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的建設越來越看重,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帶給我們生存的主要物質,我們的一起社會活動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人類一直沒有意識到,生態環境對于我們人類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過度的追求經濟發展,追求科技進步,追求先進的工業發展,一直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文明的建設,導致目前我們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我國的生態環境跟世界生態環境變化情況類似,也是錢期過度的追求工業化,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過度的對生態環境進行了開發利用。由于在極短的時間內我國的人口急劇增加導致了對于資源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在一段時間內進一步增加了省內環境的壓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也才剛剛起步,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進行解決。
1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工業和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質的提升,但是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的增強,過度的注重經濟發展,忽略生態環境保護的后果顯現無疑,雖然近些年來我們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但是還是存在較大的環保問題。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污染等問題,依然使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
(1)水土流失
我國的水土流失問題十分嚴重,不僅在農村地區存在水土流失,在城市和礦區水土流失問題顯得更加嚴重。根據統計,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大概在357萬km2,占到我國國土面積的37.2%左右,以西部地區水土流失更為嚴重。如表1所示為我國的水土流失地區分布表。
(2)沙漠化問題加劇
我國的沙漠化問題是僅次于水土流失問題的第二大問題,在北方地區沙漠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大約15.5%,目前沙漠化正以每年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擴展,沙漠化之后的土地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多的二次災害,比如河流含沙量急劇增加、沙塵暴頻發,和各種地質災害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3)森林面積不斷減少
我國古代森林資源分布十分豐富,但是隨著農耕經濟的漫長發展,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急劇減少,隨著近些年來的人工種植和保護,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1.63%,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目前我國依舊是一個缺林的國家,并且我國的森林分布極不均勻,樹種分布也較單一。
(4)地下水位下降
我國的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的發展對地下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導致的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每年我國的地下水位以每年12cm的速度下降,地下水地上水的破壞導致水中生存的生物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許多河流變成了季節性的河流。
(5)水體污染加劇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我國水體資源占全世界水體資源的%,但是人均水資源進展師姐平均水平的25%,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水資源污染嚴重,工業的過度發展,導致工業廢水等大量向河流中排放,造成水資源污染水中生物滅絕。
2生態文明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1)綜合國力提升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在2011年我國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帶給了我們綜合國力的巨大提升,也是我們有更大的底氣和信心進行好生態文明建設。雖然目前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生態問題,但是進行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經濟基礎的支撐。
(2)科技的飛速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應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對于一些頑固性的生態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對已經出現的環境問題進行治理,而且可以對某些方面的環境問題從根本上進行整治。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似乎看到了解決目前能源危機的一道曙光,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
(3)人們的環境文明意識不斷的發展
我們人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地加強,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只關注經濟問題,對于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越發關注,同時公眾也在不斷的親身參加環保活動,并且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的擴大。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是我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步。
3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研究
目前的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做到以下幾個字的要求。優,調,節,保,建,轉。優主要指的是優化國土資源開發格局。調主要指的是調整能源利用結構。節主要指的是能源節約。保主要指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建主要指的是加大生態文明建設。轉主要指的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只要做到上述幾點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比降更快更好的發展。
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正在逐步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但是還是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根源上進行治理和改善。本文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