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第六中學 陳紫麗
高考考試已經結束,我任教的美術班考生取得佳績,我為之欣喜,為之驕傲。由于美術生在高二學年結束后,會把專業課放到首位,離校全力以赴準備參加省聯考和各院校的校考考試。當專業考試結束后,已是高三下學期了。此時時間緊迫,文化課便成了突擊課。而多數考生的數學、外語都薄弱,再加上這兩科相對來說提分較難,因此,美術考生最終的“較量”主要體現在文綜合上。而歷史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文綜試卷的整體成績。但歷史成績的提高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時間跨度大、知識面寬,涉及內容古今中外。學生需在3個月時間內復習完所有的內容,就必須提高復習的效率。在此我結合我們學校高考美術生歷史復習的教學情況,談幾點體會,與同仁商榷。
在教學中,我發現美術生易出現兩種不良心態:一是不自信,因為歷史科本身需背誦的知識內容較多,再加上學生八個多月沒有學習文化課。學生在復習時無從下手,面對繁雜的知識產生恐懼心理,沒有心思和老師進行同步復習。二是有“一腳已邁入大學”的浮躁情緒,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步到位,亂花時間卻適得其反。例如我班的張同學,她每天都學習到夜里1,2點鐘,卻沒有學習效果。針對這兩種不良心態,我先向學生說明復習的流程,讓學生做到心中有底。經常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以激勵為主。時常和學生說“你行,你能行!”“你的歷史考60分是沒問題的!”這些激勵性的語言,幫助學生端正心態,增強自信。還要幫助學生靜下心來,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告訴學生要坐得住。只有坐得住,才能靜下心來投入到復習中去,不折不扣地落實復習內容,才是保證美術生真正邁入大學門坎的關鍵。在復習前我們還和學生溝通思想,了解學生對復習的想法和建議。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主體作用,又有利于老師根據實際調整復習內容,師生達成共識,以取得更好復習效果。課后我們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知識易錯易混點、疑惑點,通過互動、交流,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高考是考能力的,但任何能力測試都是以知識為載體的。所以說主干知識的復習非常重要。歷史學科的基礎主要是基本概念、基本史實、基本規律,頭緒多,內容繁瑣。在復習過程中,我根據美術生是基礎本來較薄,聯考后更弱,知識漏洞多;復習文化課的時間相對比較少,基礎知識復習又尤為重要的實際情況,找準定位,時間要精打細算,內容要合理安排,起點要準確定位。做到復習起點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難度不要太大,要把復習的著力點放在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線索的復習,完善學科知識體系和養成基本的學科能力。在全面準確把握基礎知識后,要針對一些重點強化復習,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們整合了知識點,大膽取舍。我認真研讀了必修3本,選修1本教材、課程標準和近三年的考試大綱、高考歷史試題,按《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考點要求認真備課,將教材課時壓縮。注意研究這些內容,找到其中一些規律,使學生不走彎路,提高復習效率。例如我整理近三年高考雙向細目表和高考歷史公式,及對高考考題在教材中的分布進行整理等。
歷史高考試題,重思維,重遷移,重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這個能力是要靠練出來和悟出來的。在提高解題能力方面,我們注重從四方面入手:首先,要精心選擇粘拼題目,精選高考經典題,強化習題訓練。選題時要控制題目難度,以中低檔題目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要講得精、準、巧,不過多占用學生的時間,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消化。高考題所蘊含的信息量大,迷惑性強,但是又很規范和科學,做此類試題便于學生找到高考的感覺。
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要想在高考中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必須大力培養審題和解題能力。向學生講清解題技巧和總結高考歷史公式并應用在練習中。
再次,要重視練后講評,重點講評方法和思路,加強答題規范化的練習。美術生在學習習慣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缺陷,我們在復習中訓練學生規范化答題,在作答、卷面、布局、層次術語表達等方面進行了細節性的規定,例如,主觀題作答時答案要有提示語,要有序號等,并注意檢查落實,引導學生向規范要分數。
最后,要引導學生做好練習和測試后的反思、補練和自我調節。學生的反思和自我感悟是促進提高的捷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不能靠題海戰術來取得成績,一定要做好反思和補練等工作,建議學生對于那些比較好的題目,要作必要的整理,注意舉一反三,歸納同類題目,總結出一般的答題規律以備考前翻閱,針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
總而言之,在提高美術生高考歷史復習的效率方面,我認為:“我們是與時間賽跑,切實際,抓基礎是關鍵,專史加通史,實戰中提高。”以上就是我的幾點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