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行天 田野
【摘 要】 以2010—2014年中國2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為樣本,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智力資本各維度(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及客戶資本)進行測量;根據潤靈環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數據得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并以此作為因變量,考察智力資本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效應。實證結果表明:人力資本、創新資本、客戶資本、流程資本均能夠顯著促進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文章的研究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有所豐富,也對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具有戰略性指導意義。
【關鍵詞】 智力資本; 企業社會責任; 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12-0034-05
一、引言
我國正處于鼓勵企業進行自愿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階段,近年來,在大量政策文件的影響下,我國企業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步伐加快。2018年1月,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評價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已遠超過外資企業,入圍企業中的中資企業所占比例有近八成。此外,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現明顯優于非上市公司。不過從質量上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實際水平差異較大,因此有必要探索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針對此問題國內學者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將視角停留在公司內部治理因素、外部制度環境、企業財務績效、市場發展因素、行業、企業規模等方面。
近年來,一些學者的研究中涉及新的影響因素。如李文茜等(2017)研究發現高新技術企業的廣告投入會使客戶或消費者更容易獲取有關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方面的信息。張正勇等[1]提出學歷越高的企業家創新精神和決策的理性更強,能夠意識到并理解利益相關者對相關社會問題如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社會責任問題的訴求,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是影響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變量[2]。以上研究所涉及的廣告投入、學歷等都是企業智力資本層面的內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研究已涉及智力資本層面。
以員工作為主要載體的智力資本是當代企業最為關鍵的競爭性資源之一[3]。智力資本不僅包括企業員工的個人智力,更多涉及組織智力,是指通過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共同作用,企業內部的個人知識被一定的機制和形式轉化為可持續擁有的組織知識[4]。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有顯著的促進作用[5],根據信號傳遞理論,當企業業績良好時,會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以向社會和利益相關者傳遞。然而,目前尚無文獻專門就智力資本是否會對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產生影響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因此,本文以企業智力資本各維度為切入點,試圖探究在中國資本市場背景下,智力資本能否有效提高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企業知識對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另一方面,為企業合理投資智力資本、充分利用智力資本提供參考。
二、理論假設
Edvinsson[6]將智力資本劃分為包括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客戶資本在內的三個維度,其中結構資本可細分為創新資本和流程資本。文章借鑒此劃分方式,分別探討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是否會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產生影響。
(一)人力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人力資本是智力資本中最核心、最基礎的資源,具有較高的開發潛力和價值,是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進行持續投資以獲得更多知識,既包括對員工的物質投資,也包括對員工的教育投資(如培訓、在職教育等),在形式上主要體現為員工的工作經驗、對客戶服務的能力等。
學歷作為人力資本板塊的一個重要維度,其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機制近年受到了眾學者的普遍關注。大量研究表明:學歷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如張勇等(2013)通過研究發現企業家的受教育水平都會顯著影響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張曉(2016)和陶瑩(2013)均通過研究發現高管團隊的學歷水平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顯著正相關。如此種種研究,都暗含著人力資本在促進企業社會信息披露水平的過程中可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設1。
H1:人力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正相關關系。
(二)創新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創新資本是企業開發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在發明、革新等方面的投入,主要體現在研發活動中。企業在研發活動方面的投入,不僅能夠形成專利技術,也可促使研發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得以積累,從而轉化為人力資本;此外,還可形成高效率的管理模式、質量和成本的控制技術等。
企業進行創新資本投資會創造其在產品研發方面的優勢,進而提高其對環境責任、客戶責任等的承擔能力。如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創新能夠提高資源效率,減少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7];企業在信息管理系統方面的投入能夠使企業充分了解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在研發過程中對技術類創新人才選用、對新型生產設備的投入,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更新和服務提升,最終實現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責任[8]。而企業為了向利益相關者傳遞其在產品和服務研發、創新等方面的良好狀態,會傾向于加強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設2。
H2:創新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正相關關系。
(三)流程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流程資本是企業為了維持良好的內部運行而在程序和制度建設、信息系統、團隊保持、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是企業員工長期的知識投入經過累積而形成的有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9]。
企業流程資本的完善有利于企業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有效的監測和評估,同時根據動態的環境變化及時制定出有效的應對方案加以實施,提高公司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方面,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內部控制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正向調節作用,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基礎上很可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更好的管理能力有利于企業應對來自社會各方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訴求[10]。內部控制和管理能力是流程資本的重要維度。據此,提出研究假設3。
H3:流程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正相關關系。
(四)客戶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客戶資本是企業為與利益相關者保持良好的關系而投入的各項資本,主要包括在廣告促銷、網絡信息系統建設、維持和提升供應鏈關系等方面的投入。
一方面,當企業與其客戶、供貨商、政府或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關系時,它們之間便能更好地交流業務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容易從利益相關者處獲得有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動力支撐,如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具有影響作用[11],企業各類股東、供應商、客戶、社區等主要從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角度影響社會責任信息披露[3]。另一方面,根據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印象管理動機研究,當企業具有較好的外部利益相關者關系時,會更加注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各利益相關者的信任與支持,因此會有強烈的動機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印象管理,以維護企業的聲譽和高效運營。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設4。
H4:客戶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正相關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研究樣本取自我國2010—2014年期間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為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對原始樣本按如下標準加以篩選:(1)剔除已經連續虧損兩年或三年的ST、*ST公司,因為此類公司的財務狀況缺乏穩定性;(2)剔除數據不全的公司以保證面板數據的平衡。經篩選,最終選定216家樣本公司,得到截面數量為216、數據長度為5的面板數據,共計1 080個觀測值。智力資本相關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數據采用RKS(潤靈環球企業社會責任信息質量)評級數據。最后,使用Excel 2013整理數據,運用Stata 14.0對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二)模型設計及變量定義
根據前文的研究假設,建立如下數據模型研究智力資本各維度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
CSRDIi,t=β0+β1HCi,t+β2ICi,t+β3PCi,t+β4CCi,t+
β5ROAi,t+β6Sizei,t+β7Levi,t+β8Sharei,t+εi,t
其中,β0為截距,i=1,2,…,N,代表第i家上市公司;t=1,2,…,T,代表第t個時間序列觀察值。εi(i=0,1,2,…,N),表示回歸方程的隨機擾動項。
1.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CSRDI),采用潤靈環球企業社會責任評級體系進行測量,該評級體系分別從整體性(M)、內容性(C)、技術性(T)、行業性(I)四方面采用結構化專家打分法進行評分,能夠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水平。
2.解釋變量
對智力資本相關問題的實證研究,其數據來源主要有兩種渠道:一種是問卷調查,另一種則以財務數據為基礎。隨著財務數據庫的普及,近年使用財務數據對智力資本進行測量的研究越來越多(南星恒,2014;郭黎等,2016)。因此,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智力資本的各維度進行測量。本文對智力資本各維度的測量指標均選取自智力資本已有研究文獻中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相關性較高的指標,并考慮了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的實際情況。具體如表1所示。
3.控制變量
關于控制變量的定義詳見表2。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從表3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CSRDI的平均得分為38.120,說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整體狀況不及格,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缺失嚴重。CSRDI的最大值為87.950,而最小值只有16.700,且標準差達到了11.862,說明我國不同企業間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差距較大。(2)就高等教育員工比例來看,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差異較大,且標準差數值較大,說明我國不同企業的員工受教育程度存在很大差異,企業間人力資本差別較大。(3)就研發密度來看,最大值為0.400,最小值為0.0001,表明盡管創新已成為企業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必經之路,但目前我國不同企業的研發密度存在較大的差異。(4)就管理費用率來看,最大值為0.413,最小值為0.008,表明我國不同企業間流程資本投入差異較大。(5)就銷售費用率而言,最大值為0.428,最小值為0.0001,表明我國不同企業間客戶資本投入差異較大。
(二)相關性分析
為了考察模型中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之間及其內部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利用Stata 14.0進行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除創新資本和流程資本,模型中其余解釋變量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都低于0.7(共線性存在的門檻值),由此判斷模型的各解釋變量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另外,僅依靠變量的“兩兩相關系數”判斷共線性存在與否是不全面的,因為即使兩兩相關系數偏低,“復合”相關系數仍有可能較高。于是進一步計算VIF,經計算得出VIF的最大值為2.11,小于10,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根據Hausman檢驗的結果,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模型,因此文章使用固定效應模型檢驗企業智力資本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關系。
表5是多變量回歸分析的結果,由Pearson檢驗結果測試變量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因此將控制變量分別與每個解釋變量一起檢驗智力資本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影響。
由表5回歸結果可知,智力資本的四要素與CSRDI得分均呈正相關,且均在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表明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均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研究假設均得到證實。
此外,控制變量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回歸結果顯示:企業盈利性、企業負債與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企業規模、高管持股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這與大部分文獻的研究結果一致。
(四)穩健性檢驗
為驗證前文研究結果的穩定性和有效性,本文利用指標替代法進行了穩健性檢驗,如表6所示。采用的方法如下:(1)人力資本以“員工價值增值”(營業利潤+應付職工薪酬①+利息支出)指標衡量;(2)創新資本以“研發費用”指標衡量;(3)流程資本以“員工人均管理費用”(管理費用/員工人數)指標衡量;(4)客戶資本以“銷售費用”指標衡量。檢驗結果顯示,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等變量的系數符號和顯著性水平未發生實質性變化,該結果進一步支持了前文的研究結論,即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均對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五、研究結論及建議
以2010—2014年間被潤靈環球納入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216家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考察了智力資本的四維度——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研究發現: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客戶資本均對企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具有顯著促進作用。
第一,作為智力資本的核心要素,人力資本所產生的積極性是企業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基本保證。企業的人力資本越高,員工所受到的法律、會計或管理類教育使得他們更看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企業帶來的良好聲譽和長期收益,因此更加重視推動企業對社會責任相關制度政策的落實,以及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較為詳盡的披露。對于企業而言,應重視人力資本的核心作用,聘用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員工,加強對員工培訓、在職教育的投資,提高員工的價值追求和對利益相關者訴求的理解,從而推動企業提高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
第二,企業通過創新和研發為更好地承擔對消費者以及環境保護的責任奠定了基礎,促進企業履行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有動力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以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他們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優異表現。對于企業而言,應注重創新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增加研發投入,增強對各利益相關者訴求的感知能力和需求的滿足能力,并通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展示良好的研發能力和責任表現。
第三,當企業實現目標的方法、組織流程是清晰的,便會遵循一定規范程序或構建某種制度來穩定自身的合法性,包括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行為。良好的流程資本能夠為人力資本的最佳利用創造條件,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進一步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因此,企業應健全程序和制度、企業文化等流程資本的建設,以保證企業擁有穩固的人、財、物資源和良好的運行能力、控制能力及管理能力,進而促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
第四,企業保持與客戶、供應商和戰略伙伴之間的良好關系,充分接受來自于利益相關者的信息和訴求,通過對信息的分析,促進企業在生產、銷售等環節對利益相關者訴求的響應,進而主動披露信息進行更好的對外交流,以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因此,企業要維持良好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清晰地掌握利益相關者共同的社會預期,以在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污染等方面充分地承擔責任,并通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信息反饋,激發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支持和與企業的合作,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五,本文的實證研究針對的是所有上市企業,但由于高技術型上市企業與其他類型的上市企業對智力資本的投入情況不同,因此在這兩類企業之間智力資本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影響或許存在較大差異,這將成為未來探索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正勇.企業家人口背景特征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的經驗證據[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4):131-138.
[2] 萬壽義,劉威,李笑雪.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滬市A股的實證檢驗[J].會計之友,2013(21):23-31.
[3] 尹開國,施婷婷,汪瑩瑩.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5(1):19-23.
[4] 南星恒.智力資本的價值創造及其協同管理效應度量模型構建[J].中國科技論壇,2013,10(10):118-123.
[5] 郭黎,張愛華,樂洋冰.智力資本、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6(19):186-188.
[6] EDVINSSON L,MALONE M.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7.
[7] GALLEGO-áLVAREZ I,PRADO-LORENZO J M,GARCíA-SáNCHEZ I.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on:a resource-based theory[J].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10):1709-1727.
[8] 南星恒.企業智力資本價值創造行為研究——兼論智力資本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4(2):79-86.
[9] 李冬偉,李建良.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智力資本對企業價值影響研究[J].管理學報,2012,9(5):706-714.
[10] 楊漢明,吳丹紅.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制度動因及路徑選擇——基于“制度同形”的分析框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5(1):55-62.
[11] 黎文靖.所有權類型、政治尋租與公司社會責任報告:一個分析性框架[J].會計研究,2012(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