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雷 路榮強
在供應鏈管理中,采購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方面,合理與科學的采購管理直接影響到供應鏈的管理,并且能夠使企業的運作成本減小,為此,本文在分析供應鏈管理下采購管理出現的改變基礎上,探討了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策略。
隨著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原來不屬于增值活動的采購具有了增值的能力,供應鏈管理為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給企業采購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傳統的企業采購重視立足于企業本身,如此的采購活動的驅動來自采購申請單,其可以導致供應商跟企業之間競爭關系的短期惡性化,并非能夠形成長期合作聯系,難以跟改變的市場快速適應,不利于企業的創新。基于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步地應用供應鏈的理念,人們也愈加重視采購的巨大價值,以采購管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獲得了企業實踐和理論界的肯定,采購管理的服務、質量、成本等都會影響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且會對總體供應鏈的運行效率形成影響作用。(趙嘉賢.采購管理在供應鏈體系中的作用與影響[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08): 85-86.)其使企業以供應鏈作為視角考慮企業的采購功能,進而使采購效率與迅速適應市場的能力大大提高。
1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出現的改變
1.1實時生產的訂單驅動采購方式是采購行為的驅動力。基于供應鏈管理之下,訂單驅動的方式是采購行為的驅動力。為此,客戶出現訂單需求之后形成了企業需要的訂單。實時性生產的訂單驅動方式能夠向制造部門直接輸送采購的原料,這使采購部門積壓的庫存和成本費用降低,供應鏈管理體系實時地響應用戶的需要,從而實現了庫存成本地顯著減小。
1.2供應商跟采購間由一般買賣關系改變為長期協作關系
在形成和普及供應鏈思想之后,供應商跟采購間創建合作聯系,一起享用庫存數據信息,這使庫存積壓成本顯著減小,處理了產品質量跟成本的有關問題,一起協作實現了采購成本的減小。不少企業還跟供應商創建技術合作聯盟,從而使開發新產品的成本大大減小。
1.3采購管理向外部資源管理轉變。傳統采購的顯著缺陷是跟供應商間的協作缺少,以及快速響應用戶需要的能力和柔性管理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實時生產采購對采購管理的要求日益新穎化,企業務必轉變以往的管理經驗模式——為了庫存而進行采購,這使采購工作者反應市場的能力與柔性管理能力提升,強化了跟供應商間的協作與信息交流,新的合作共贏發展方式形成,結合供應商反饋的信息以及培訓供應商,實現了供應商產品質量的提高,且可以在供應商開發設計新產品中積極地參與,從而把好質量控制關,轉變事后控制為實時性控制。
1.4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推動采購環節的增值。供應鏈理念的管理經營方式之下,信息技術越來越發展和進步,這使審判流程的管理速度提升,進而顯著地減小了企業采購成本。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合作聯系,應用信息技術的下游企業能夠引導上游企業優化成本結構,提升供貨及時性和商品質量,以及減小生產成本和開發新產品周期,從而實現交貨期的縮短。(金永根.基于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系統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6(02): 65-67.)
1.5庫存管理模式出現較大的變化。基于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模式下,由企業至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供應商形成的總體供應鏈條上的一系列節點的企業之間存在博弈和協作的聯系,結合彼此的協作,可以減小積壓缺貨導致的庫存成本,進而能夠合作共贏。
2供應鏈管理下的采購管理策略
2.1重視制定采購管理策略的重要因素
價格是采購方案兼顧的根本所在,以往的采購方式中,采購工作者結合供應商數量的持續增加實現多方貨源的提供,這樣很多供應商間彼此競爭,進而使采購價格減小。基于當今供應鏈管理理念的方式下,采購工作者需要思考更多的情況和因素,像是能不能實時交貨、價格、質量等要素,以及在當今的市場交易中,相同類別產品質量的高低或者是材料價格的高低,這都會對采購企業的競爭力產生深刻的影響作用。(施國洪,李春林.供應鏈管理模式下采購策略的分析研究[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102-103.)能不能實時交貨也會嚴重沖擊到企業采購方案的執行,針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是不是可以調整客戶的需要變化、能不能實時地交付貨物,這都對企業的生存以及發展形成直接影響作用。為此,整體而言,供應鏈管理下對供應商進行評價和選擇的關鍵性標準是交貨的提前期和實時性(王兵,徐小斌,鄭洪帖.基于供應鏈的采購管理[J].商業研究,2002(10): 125-126.)。
2.2采購跟供應商創建良好的協作聯系
以往的采購管理業已跟越來越發展的新經濟形勢要求柑障,因此,企業采購務必跟供應商創建協作聯系。對于供應商跟企業采購管理間的協作聯系來講,其實際操作環節如下:一是在全面探究一系列重要因素的基礎上制定采購方案;二是將招標文件發給有意向的供應商,在供應商接標之后初步進行審核;三是系統地評估和考核供應商,選擇最為理想的供應商;四是跟選擇的供應商創建協作聯系;五是跟供應商一起實現經營利潤的提升,六是執行供應商防范風險的方案。考核供應商對于企業來講十分關鍵。為此,企業應合理、科學、公正地考核供應商的一系列指標。(江思定,張宏偉,于儉.供應鏈管理環境下采購管理的博弈論分析[J].商業研究,2003(13): 145-146.)除此之外,對于考核的供應商指標,不但包括一些核心指標(價格、交貨時間、供應商質量等),而且也應評價其開發水平、彼此協調能力等指標。
2.3實現庫存管理的精細化
在企業的采購管理和經營管理工作中,庫存管理的地位舉足輕重,屬于價值鏈進行增值的重要環節。為此,實現庫存管理方式的合理創建與科學完善,也是企業執行采購管理策略的一個突出問題。只有基于供應鏈管理下執行有效合理的庫存管理,才能夠跟供應商創建良好的協作聯系,再結合計算機技術等方式制定采購規劃,確保零庫存管理實現。零庫存管理就是基于客戶訂單的前提條件下,由客戶至生產,然后至采購,最后向供應商返回的如此的一環緊扣一環的生產方式。實現零庫存管理,不但能夠減小庫存量,而且還能夠使庫存的運作周期提升。
2.4注重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作為新的集成管理系統的ERP系統來講,供應鏈管理是其中心理念,其把企業管理由內部向外部延伸,也就是基于供應鏈范圍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最為理想地配置企業資源。企業能夠在應用ERP系統的前提條件下,結合自身的實際現狀創建物資信息管理平臺,且在物資信息管理中滲透供應鏈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結合該平臺,企業中的一系列部門間能夠實時地傳遞信息,供應鏈的其它節點企業能夠共享信息,進而有效地集成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實現庫存成本和供應鏈成本的減小和供應鏈綜合競爭優勢的增強。然而,針對一些企業來講,無需一味地應用ERP系統,能夠立足于互聯網創建電子商務平臺,從而確保跟供應商間有效地共享和傳遞信息。并且,企業中也能夠結合電子數據交換(EDI)交流企業中的信息。如果具備成熟的條件之后,能夠應用ERP系統實現管理的科學化。
綜上所述,采購管理是供應鏈管理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采購策略的制定對供應鏈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關鍵。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和市場競爭態勢的愈演愈烈,企業間的競爭逐步地向供應鏈條上擴展。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采購管理是在總體供應鏈中兼顧采購策略,其具備的顯著特點是集成性、同時性、協調性,這符合供應鏈的管理標準,確保了供應鏈總體運作的精細化和同步化。鑒于此,執行供應鏈管理理念的采購管理策略是企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的最終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