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本文通過對虎洞鎮泥石流的發生情況的大量調查研究,研究其黃土泥石流的特征、認為黃土分布區域的泥石流的頻繁發生,主要是因為物源豐富,加之外部的地貌、降雨,溝道縱坡等因素所致,從而根據其特征采用攔擋加排導的綜合措施進行治理,達到治理災害的效果,為其他工程措施提供借鑒作用。
一、泥石流形成條件
1、降水條件
該區多年平均降雨量434.9mm,年變率大,年最大降雨量812.9mm;年最小降雨量277.2mm。據前人研究,本區泥石流的成災雨強分別為30mm/d、15mm/H和6m/H1/6。據環縣境內各雨量站資料統計,本區內日最大降雨量88.5mm,1小時最大降雨量51.7mm,半小時最大降雨量32.3mm,十分鐘最大降雨量22.4mm。其指標均超過其臨界值,可見具備泥石流形成的雨強條件。
2、地形條件
槽子拐溝流域平面形態呈“長條”型,南北長約800m,東西寬120~360m,流域面積0.19km2,發育兩條支溝,主溝長約400m。流域內相對高差154m。溝道上游溝谷段較寬,谷底寬3~8m,呈“V”型;中、下游溝谷段谷底寬5~12m,谷型呈拓寬“U”。主溝溝床平均比降約52.2~180.1‰,其中上游段為169.8~180.1‰,中下游段為27.1~52.2‰溝谷兩側山坡坡度15~450.
3、固體物質補給條件
固體松散物質補給源主要有殘坡積松散物、重力堆積物和溝道堆積物三類。
1)殘坡積物
第四系馬蘭黃土廣布于溝壑區,面狀漫覆于下伏地層之上,厚度> 20m,容易被流水沖蝕進入溝道,轉化為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在暴雨條件下,這些松散物質被面狀沖蝕匯入溝道,成為泥石流的主要物源之一。考慮坡面松散層厚度、密實固結程度、植被覆蓋程度等因素,經實際估算,流域內溝坡松散物質儲量約11.01×l04m3。
2)滑坡、崩塌堆積物
泥石流堆積物流域內有大小滑坡5處、崩塌2處,松散物體積達12.7×104m。。
3)溝道堆積物
槽子拐溝道上游、下游區域溝谷切割強烈,呈“V”型,深度1.0~3.Om,中游溝道切割不明顯。泥石流溝道物質堆積厚度超過2.5m,體積約0.31×104ms(表3-3)。
4)虎洞槽子拐溝四溝流域松散固體物質總量
槽子拐溝黃土泥石流溝松散固體物質總量計算結果,流域內松散固體物質儲量為24.02×l04m3。其中流域內可轉化為泥石流的固體物質總量為10.61×104m3;
二、泥石流性質、特征及形成機制
1、泥石流重度與性質
經野外采樣分析、體積比法和固體物質儲量計算法分別計算,結合野外實際調查情況,確定:槽子拐溝泥石流重度為14.3kN/m3、瓦窯溝泥石流重度為14.7kN/m3、斜山梁溝泥石流重度為14.6kN/m3,評價虎洞鎮槽子拐溝黃土泥石流屬于稀性泥石流。
2、泥石流的特征
槽子拐溝溝流域固體松散物質的分布規律,泥石流形成、運移、堆積特征,可將該區劃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各區面積大小、發育特征隨溝谷形態不同而異(表1)。
槽子拐溝形成區面積0_195km2,占流域面積的88.6%。兩岸谷坡坡度20~30°,匯流面積較大,產生泥石流的地形地貌條件和水動力條件優越。區域植被發育,覆蓋率70%左右,固體松散物質較少;山坡中下部殘坡積物松散物質較豐富(面積0.075km2),坡面疏松,植被覆蓋率較上部低,坡面沖蝕強烈。流通區面積0.0087km2,長600m,溝道平均比降103‰,較形成區溝床比降明顯減緩。溝谷地形呈拓寬“V”型,寬15~30m,溝道順直,占流域總面積的2.4%。溝道較為順直,兩側坡度約15~30°
泥石流危害區主要是溝口堆積區,危害方式以沖毀、淤埋及沖刷為主。
虎洞鎮槽子拐溝泥石流仍處于不斷發展之中,溝內地質環境條件特別是泥石流松散物質的補給物質儲備豐富,加之兩岸黃土崩塌、滑坡發育,其規模和活動性將進一步增強。
3、泥石流形成機制
根據調查,虎洞鎮槽子拐溝四溝泥石流形成以沖蝕匯流和主溝沖蝕為主。由于集水面積大,并迅速形成坡面徑流,直接啟動、沖蝕流域內植被覆蓋條件較差的殘坡積層,特別是陡坡段大量細粒物質迅速匯入溝內,即含沙量在源頭大幅增高,沿流通通道剝蝕兩側堆積物,能量逐漸增大,至流域中游基本形成泥石流,其后隨流通通道剖面形態不同,泥石流或沖或淤,能量隨之增減,但泥石流性質未發生顯著的變化。
三、治理方案
由于本次為泥石流治理工程前期,在此對本治理方案做簡要的分析和對比。需要說明的是本次治理區域為虎洞鎮,不涉及搬遷相關事宜,治理方案分析時對搬遷避讓方案不作考慮,主要采用攔排結合、加強排導方案
全面虎洞鎮槽子拐溝泥石流發育特征及危害程度的基礎上,從泥石流形成源頭及松散固體物質補給來源人手,在主溝內修建攔擋壩,固定與抬高侵蝕基準面,防止溝床下切,攔蓄泥石流固體物質,抬高溝床,減少輸入漳河的泥沙量,降低排導溝的排泄壓力和溝內泥沙淤積量。在堆積區修建排導溝,將泥石流順暢導流至馬坊川河,減輕鄉鎮防洪壓力,保槽子拐溝溝口虎洞鎮居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