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高校的內部控制目的在于實現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為提高業務控制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規范和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更好的履行和完成國家賦予的任務和擔當的社會責任,保證高校的資源、資金以及資產得以完整、安全以及充分利用。內部制度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高校內部控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性開展檢查和監督,明確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且提供改進的措施和合理化建議。
完善高校內部控制系統,必須要充分重視高校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應用,對高校的內部控制開展有效、真實、公平的評價,不僅能夠有效控制高校內部控制制度,保證高校的內部控制措施可以落實到實處,并且促進高校的領導層進行正確決策。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其經費來源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對高校來說,構建科學規范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已經迫在眉睫。只有對高校內部實行有效的控制,才會對高校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而且可以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的制度。
一、高校內控建設的意義
高校內部控制是以實現管理目標為基礎,對各部門實行的控制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的方法、程序和措施。其目的是更高效地獲取并充分利用資源,來提高高校的經營效率。評價指標體系是指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進行風險管理、規范權力運行,實現責任目標的基礎性支撐。
二、選取高校內部控制評價指標的原則
在選取高校內部控制評價指標的時候,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結合原則,可操作性與全面科學結合原則。構建高校內部控制評價指標要建立在不斷尋找可以推動高效持續發展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基礎之上。將優效和高質作為導向,將科學管理內在要求充分體現出來,設計的指標要將多個維度非財務指標以及財務指標反映出來,維度包括內部監督、分級審批制度、財務預算控制等,使其可以將高校內部控制水平真實、公正、客觀地反映出來。
三、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對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認識不足。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不是針對某一個部門或者某一個,是針對全體員工,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要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完善。但是,我國的高校控制控制體系還在初步的探索階段,很多教師并不能對內部控制體系有充分的了解,而且也不贊同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導致高校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下去,各個部門不能主動配合。
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涉及的范圍比較窄。內部控制要完善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的管理,但是,企業和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還存在一定的差異,企業涉及的領域更加的廣泛,高校應該結合自己的發展情況,拓寬內部控制的領域。
高校內部控制沒有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通常情況下,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由校長建立,但是校長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都是按照政府的指導思想進行,但是,政府對高校的發展情況并不是特別了解,他們只是對高校表面的情況了解,而且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學校也沒有對自身發展情況分析的基礎上,調整內部控制制度。這就導致了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內部問題,內部控制制度不能落實到實處,很多制度形同虛設。因此,高校應該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借鑒相關的經驗。
四、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模型
高校內部控制應該在借鑒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內部控制要素和評價指標,并且結合高校自身的情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和評價體系。
權重分配。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體系的建設非常的必要,其可以對本校的發展情況進行完善,找出問題,不斷的提升管理、教學質量。在對高校的內部控制進行評估中,應該統籌兼顧,但是也要突出重點,所以要注意權重的分配。高校應該結合自身辦學的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相關的學者也認為,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要突出重點,否則評價結果就會存在誤差。所以,高校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分析,注意權重的分配比例。
如何對高校內部控制進行評價。高校內部控制的指標的制定可以按照五個指標,分別是環境控制、評估風險、活動控制、信息的傳遞以及檢查和監督,在相關的標準下,要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并且進行財務的管理。然后分成優、良、中、差四個等級。高校結合評分的標準,對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分,從而找出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
高校還應該對自身情況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內部控制評價量表,也可以借鑒評價量表的模型,從而對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分析,完善高校的內部控制。因此,在高校內部控制的評價體系中,不能只注重形式,還應該完善內容,使內部控制制度適合高校的發展,并且堅持全面性和客觀性原則,注意權重的分配。適應性原則要求高校在進行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中應該具備普遍性,結合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在制定制度中,不能照搬他人的,應該結合自身的狀況。重要性原則要求高校在制定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要分清重點。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其可以實現高校內部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對評價模型的分析,結合高校自身發展的特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