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娜
(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北京 100009)
跆拳道的訓練主要是注重禮節,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道德修養。不論在哪個國家進行跆拳道訓練,教練員都需要讓學員先學習禮節,道德素質的訓練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也不可少,在跆拳道訓練時,需要讓運動員對教練、隊友及長輩行鞠躬禮節,讓學員能夠深刻的認識到素質教育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并養成良好的行禮習慣,在比賽中讓對手感受到尊重,除此之外,使學員學會謙虛禮讓、恭敬隊友。呼吸的調節在跆拳道比賽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讓青少年可以通過洪亮的叫喊聲鼓舞自己,同時也能威懾對手,在心理上戰勝對手。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人類在發出喊聲的同時會停止呼吸,這樣能減少人體內部的阻力,從而提升運動員的出拳、出腿速度及注意力。跆拳道在動作有本身特有的特點,跆拳道每一個動作都不是花拳繡腿,而是實打實、以剛制柔、簡單干練的攻擊方式,因而要求運動員必須出拳有力、出拳有速度。在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很少會訓練學員的防守能力與躲避能力,通常都是訓練學員的攻擊能力,用攻擊手段代替防守手段。
目前,我國的青少年在跆拳道訓練時,教練員通常都只是教會學員一些跆拳道的基本格斗技巧,如教授青少年如何防守,如何進攻,這樣的訓練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掌握跆拳道的技能。但跆拳道訓練中沒有一套完備的教學理論知識作為指導,只是一味的憑借教練員自己培訓累積的經驗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訓練方式會使整個跆拳道的教學差異變大。因為每一位教練員的能力都十分有限,只能突出某一方面的優秀表現,所以每位教練員對跆拳道的掌握和理解都不相同,所教授的跆拳道內涵有著很大的差異,甚至有的教練員教授訓練的方式與跆拳道精神背離,這樣的教學和訓練方面是不可取的。同時,再沒有完善的跆拳道教學與訓練理論知識,學生的跆拳道專業技能水平的進步會相對緩慢。
一名優秀的跆拳道運動員,不僅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同時也應具備較高的素質。跆拳道禮儀教學作為跆拳道訓練教學的核心部分,青少年在學習跆拳道時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鍛煉自己的意志,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但目前我國許多的跆拳道教練員在進行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學員對跆拳道的專業技能掌握情況,從而忽視了對跆拳道精神的教學。跆拳道的禮儀及武道精神文化內涵都是跆拳道的精髓所在,如果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忽視了對跆拳道精神的教學,那么跆拳道訓練將會失去它原本的意義,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目前我國部分的跆拳道教學與訓練場館的應用設施不符合現代青少年訓練的要求,更不用提那些專業的跆拳道訓練設備了。目前大多數的跆拳道訓練場地都是一些私人興辦的簡陋場地,并沒有擁有良好的專業訓練設施,并且許多的跆拳道訓練的教師也不具備專業教學訓練水平,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非常隨意。讓那些參與跆拳道訓練的青少年得不到完善有效的體系訓練,在許多時候都是教師對其進行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講解,讓學生自己去不斷的摸索。青少年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由于沒有使用專業訓練設施,導致部分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十分容易發生安全問題。在面對較高難度動作訓練時,這部分的教師由于自身專業水平有限,將不會讓學生參與這部分的訓練,從而使學生不能進一步的提升跆拳道專業技能水平。
眾所周知,跆拳道運動屬于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運動,教練員應時刻加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思想管理,做到在訓練過程中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健康的嚴明紀律。青少年跆拳道訓練損傷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點:(1)膝關節損傷。膝關節損傷主要包括有半月板損傷、膝關節脛側韌帶損傷、周圍肌肉拉傷等,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在運動的過程中造成了軟骨關節面與股骨內踝的過度摩擦,使髕骨關節面造成一定的損傷,或者是由于小腿在進行外旋或外踢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用力太猛,或是動作不達標,造成內外側韌帶拉傷。(2)腰部損傷。跆拳道有許多技術性的動作,有時需要用人體的腰部來保持整個軀體的穩定性及平衡性,跆拳道中的各種腿法都必須通過腰部的扭轉來完成發力。因此腰部經常發生腰肌勞損及棘上、棘間韌帶損傷。(3)踝關節損傷。外側韌帶損傷是踝關節損傷的主要表現。青少年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快速地進行攻防轉換、移動躲閃,這些動作的完成都需要青少年能夠迅速的改變移動方向及身體的重心,而這樣動作將會過度的內翻踝關節,進而引起外側韌帶損傷。(4)腿部損傷。腿部損傷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是鍛煉腿部動作,進而導致青少年的腿部肌肉主動強烈地收縮及過度的拉長,從而造成了腿部肌肉撕裂現象。例如,青少年在進行長時間的劈叉等訓練時,如果這個時候青少年突然用力過猛,極易使大腿后群的肌肉被動的過度拉長,進而引發肌肉拉傷。因此青少年在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受身體素質的差異影響,不要去盲目地進行訓練。
根據相關調查表明,有大多數的青少年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只是注重下肢力量的訓練,占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中的94%,而腰部力量訓練的青少年則只有不到50%,而上肢力量訓練的青少年則只有25%。根據相關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青少年在進行跆拳道訓練時主要是訓練下肢的力量,其次是腰部力量,最后才是上肢力量。因為在跆拳道比賽中大多數的攻擊手段都是通過下肢來完成的,所以青少年在力量訓練中只注重下肢的訓練也情有可原,而腰部作為支撐人體活動的中心,加強腰部訓練的青少年雖然占據了總訓練人數的一半,但數量還是十分的少,青少年應深刻的認識到腰部力量的重要性,并不斷的加強對腰部力量的訓練。從數據上來看,上肢力量訓練量是最少的,這也充分的表明目前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對跆拳道這項運動的誤解,部分青少年認為拳部在跆拳道比賽中的運用甚少,對其進行加強鍛煉并沒有實質上的改變,但是決定一場比賽的勝利并不是全看腳下功夫如何,而更多地是需要注重上肢的防守格擋,在進攻方面的沖拳都是對上肢力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運動員沒有經常對上肢進行力量訓練,那么對手將會極其容易地在其上半身獲取分數。
青少年在跆拳道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必須要堅持“以禮始、以禮終”的跆拳道教學宗旨,加強青少年對跆拳道精神的學習,使青少年能夠通過禮儀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與人格品質。跆拳道屬于武術的范疇,它不僅使青少年獲得更加強健的體魄,同時跆拳道也具有自己的精神意義,如果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只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忽視了跆拳道精神的教學,最終本末倒置,將青少年變成一個只會憑借勇氣去狠斗的武夫。因此,在青少年訓練的過程當中,教練員不僅需要加強青少年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也要加強跆拳道精神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青少年對跆拳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有助于青少年道德修養的提升,使每一位學習跆拳道的青少年能夠成為一個知書達理、身體健康、能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的人。
平衡能力作為人體的一種綜合身體行為能力,近年來對人體平衡能力的研究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動專家重視,作為一名跆拳道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平衡、協調能力是必要的條件。因此,在青少年跆拳道訓練中,必須要加強學生的平衡能力訓練,從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體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
擁有一個設施完善、環境良好的跆拳道場地,對青少年訓練跆拳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對跆拳道訓練場地的管理,能夠使其有效地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青少年營造出良好舒適的訓練場地,以及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加強青少年對跆拳道這項體育競技項目的熱愛與興趣,讓青少年在跆拳道訓練的過程中運用這些先進的設備來加強自身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也能有效的降低自己身體損傷程度,提升跆拳道的學習效率。
跆拳道作為一項具有較強對抗性的體育競技運動,在如此高度緊張的競爭中,青少年運動員想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技術水平、戰術水平,就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也是決定一場比賽成與敗的關鍵所在,由于目前青少年跆拳道訓練中,只是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專業技術水平與戰術的應用,進而忽視了心理素質的訓練,導致部分青少年運動員在初次上場比賽時過度緊張,使自己的戰術應用、技術應用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加強青少年的心理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夠有效的消除青少年在比賽場上的緊張和恐懼心理。為此教練員在安排實戰練習時,不宜過多的安排強對弱、大對小的訓練模式,這樣會使部分青少年喪失自信心。要使青少年心理狀態能夠穩定下來,不僅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心理調節,更重要的是讓青少年充分掌握自我調節方法,增強青少年的自信心。
縱觀青少年跆拳道比賽,戰術是否能夠靈活的運用將會直接決定著比賽的勝負,在跆拳道比賽中運動員能夠敢打敢拼固然十分重要,但有勇無謀是不可取的,雖然用一身較好的專業技術在比賽過程中能夠壓制對手,但合理的運用戰術是取得比賽勝利的重要保證。因此,在跆拳道訓練過程中樹立青少年的戰術意識、戰術思想十分重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員將技術與戰術相結合的習慣。在面對不同的對手時,應運用不同的戰術來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跆拳道作為一項能夠強身健體、修養身心的體育競技運動,自跆拳道進入我國以來,在訓練中發現了諸多的問題,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過程。想要真正的掌握和理解跆拳道,讓跆拳道體育項目持續發展,跆拳道訓練不僅需要重視專業技術的訓練,還要注意青少年對跆拳道精神內涵認識的訓練,也要加強青少年的心理訓練、平衡能力訓練,并做好跆拳道訓練場地管理,進而減少青少年在訓練過程中的身體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