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娟,吳秋雨,可 勇
(紹興市柯橋區實驗中學,浙江 紹興 312030)
體育核心素養是指通過體育學科學習,學生所掌握與形成的終身體育鍛煉所需要的、全面發展必備的體育情緒、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從體育核心素養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它包含3個指標: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
即時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表現做出的及時反饋、幫助控制、糾正學生的后續學習過程。即時性評價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態度、情感和行為表現。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即時性評價,其目的是運用生動有趣的即時性評價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獲得成就感;教師通過優美、準確的評價語言來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優點、進步,樹立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教師運用充滿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讓學生獲得進步的動力,讓體育薄弱生逐步自信起來,并能在自信中走向成功;教師運用即時性評價引導學生領悟出運動技能的精髓,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教師在傳授體育技能的同時利用即時性評價去喚醒、鼓舞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指向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需要在體育教學中落地生根,而即時性評價需要核心素養來引領,缺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即時性評價是局限的、空洞的,只有基于核心素養的即時性評價才彰顯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語言評價來組織教學,如表揚學生“你真棒”“跳得真高”等激勵性的語言;在教學中,如果發現學生做出了錯誤動作時能夠及時提出糾正的指導性語言,如“站立式起跑時注意不要同手同腳”“籃球運球是要五指張開的”;教師跟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如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之后能夠得到教師的即時反饋等等。
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課程,同其他學科相比較,體育課上教師的肢體語言要豐富很多。體育教師一般擅長使用肢體語言來評價學生的表現,在針對學生個別評價時,教師對表現好的學生通常會采用豎大拇指、摸摸頭、點頭、鼓掌、拍拍肩等肢體語言;對上課不認真、愛吵鬧的學生,如果教師想制止但又不想當眾批評學生的時候,常常會采用目光直視、夸張的面部表情或手勢示意來引導學生收斂自己的行為。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常使用媒介進行教學評價。年段越低,教師使用媒介的頻率越高,教師使用媒介的種類也更加豐富多樣。由于體育課的特殊性,體育教師常常會選擇“獎勵卡”“積分卡”來表揚完成教學任務出色的學生,教師也會采用貼一些“笑臉”“你真棒 ”等表揚的圖片,除了這些實物的獎勵形式外,教師還會在團隊競爭或者小組比賽中采用積分評價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通過累積分來評價獲勝的小組。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既有針對學生學習表現和行為表現的,也有對學生的錯誤導致進行引導、糾正的,這些激勵學生的評價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例如,“跳箱跳上成蹲撐”,由于跳箱比較少,學生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可能個別孩子會心急,當前面的學生還沒有完成練習,后面的學生就沖上來了,為了避免教學意外事故的發生,教師必須制止心急的同學。如果教師采用批評的方式可能會起到不好的效果,抑制學生的情緒,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如果教師說:“XX同學,老師知道你很積極,想多爭取更多的練習機會,但是你不等前面的同學完成跳躍就跟上去的行為很危險,你不想前面同學受傷,對吧?”教師采用合適的語言引導既讓學生在受到了教育,同時也讓該同學感受到了教師對他的愛,學生后面的練習會遵守規矩、更加積極。
在一些課堂實錄中,教師經常會采用“好”“你真行”“還差一點”“太棒了”等表揚的語句,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茫然,學生不知道教師的表揚好在哪里、自己該如何努力,學生也不清楚自己動作存在的問題在哪里。這種缺乏針對性的評價,教師僅僅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走流程,不能達到的評價引導的目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魚躍前滾翻的動作進行點評,告訴學生動作好在哪里,如學生滾得流暢的原因是在空中完成的低頭這一動作,這種帶有指向性的評價能夠鼓勵示范的學生,也讓其他同學明確了練習的目標和任務,這樣的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如年段差異、體能差異、性別差異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特征并加以區別對待。不同水平階段的孩子個體差異尤其顯著,教師在評價語言上要采用合適的語言或身體形態對學生進行評價,低年齡段的孩子比較天真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這個特點,教師在評價時要用形象化的語言。如練習滾動時,教師給出的評價是“你的身體團得真緊,像個小皮球一樣”,教師注重學生的參與以及情感態度的發展,不必過分地糾結動作的細節,教師采用夸張、聲情并茂的語言表達更容易讓低年段的孩子接受;而對于高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已經發展,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教師在評價時可以多采用啟發性的詞語,適當增加具體的動作要求,如“怎樣才能讓身體滾動的流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思維方式趨于成熟,教師在評價的時候要盡量言簡意賅,盡量使用專業術語,對學生的動作技術要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如排球墊球的“插、夾、抬”,讓學生在練習中始終貫徹執行具體的要求。
教師在教學評價時要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評價的時機應根據不同的問題、情況、風格和對象而靈活變化。如果學生的運動能力較弱,但學習練習得非常認真,還能夠堅持不懈地完成體育教師布置的練習任務,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這種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要表揚學生的學習態度并激勵學生繼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即時評價有些共性的教學問題,如學生在學習新授內容時容易犯一些低級錯誤,教師應采用延遲評價的方式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對有個性的學生,如學生上課紀律較差,由于他們會用各種方法吸引同學和老師的注意,如果教師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如果他們表現出不合適的行為,教師不應當面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可以采用延遲的課后評價跟學生交流,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不減弱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興趣。
教師評價要適時到位,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語言評價的功能,起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教師應巧用即時評價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幫助學生調整學習行為,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道理和團隊合作的意義,引導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