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山
[關鍵詞]責任督學;常規督導;專項督導;原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8)07—0022—01
作為責任督學,應該發揮自身的教育督導作用,促進責任區學校優化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履職盡責,做好督學工作等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談談自己學習收獲與心得。
一、增強意識,領會精神,在學習中提升
責任督學的專業水平決定督導質量的高低,作為一名稱職督學必須全面掌握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與法律法規,做到依法督導,做合格督學。一是要深入研讀督導文獻。《教育督導條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是從事督導工作的“知識源”和法律依據,應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讀,掌握精神實質,真正學懂弄通。二是要廣泛閱讀教育報刊雜志。教育報刊雜志是從事督導工作的“教育信息源”,也是責任督學學習研究的素材。三要反復閱讀專業書籍。教育督導方面的專業書籍已經出現,閱讀這些專業書籍,可以了解教育督導的歷史、現狀,掌握教育督導的基本原理,學習教育督導的基本技術,有助于責任督學做好督導工作。
二、知疑解難,精益求精,在常規督導中前行
1.要擔當好“監察員”。作為督學要深入學校教學一線,就教育法律法規的執行,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以及各類學校制度的落實等進行檢查督促,尤其是對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督導,起到“監察員”的作用。
2.要擔當好“醫護員”。作為責任督學要深入到教學一線訪談、座談、聽課等,全面了解教育現狀,像醫生一樣把脈問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幫助當地政府、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改進管理、教學和學習方法,起到了“醫護員”的作用。同時,還要積極幫助學校解決一些具體困難,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3.要擔當好“研究員”。責任督學對學校的了解要比較深刻和全面,掌握豐富的一線資料,是教育管理的“第三只眼”。責任督學要充分利用這一機會,深入調研,寫出督導報告和政策建議,供行政決策參考,起到“研究員”的作用。平時在工作中還把學校提出的建議或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及時收集、梳理、分類和上報,為教育行政部門及時全面把握學校工作提供可靠依據,并作為下一步教育督導的重要素材和依據。
4.擔當好“宣傳員”。督學還要善于發現“閃光點”,將一線鮮活的經驗總結、提煉出來,傳播出去,在責任區內外推廣,促進全縣教育改革和發展,起到“宣傳員”的作用。
三、明確中心,抓住重點,在專項督導中收獲
督學工作要取得實效,作為責任督學一方面必須靜下心來,沉下身去,多思多做,真抓實干。圍繞中心工作適時跟進,實時追蹤,掌握第一手資料,幫助學校和老師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邊督邊學,使自己的政策水平,理論素養得到提高,每次專項督導都要有自己的發言、記錄和報告,履行督學的義務和責任,從實效上用足功夫。
四、堅持原則,嚴于律己,在公平督導中推進
作為一名責任督學要嚴格自律,做黨和國家教育法律法規、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責任督學能否有效監督、能否讓人愿意接受監督,就要看督學手中的“標尺”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客觀、嚴格,是否體現法規法紀的神圣。因此,督學要深入一線,和師生打成一片,跟家長交朋友,通過校園巡視,推門聽課,座談走訪等形式,采集最真實的信息。一所好學校不是夸出來的, 要針對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促進學校進步,以此達到推進工作的目的。作為督導在“督”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不能藏著掖著,或礙于情面,要敢于講真話,這樣才能發揮教育監督的威懾力和影響力,實現名副其實的監督功能。
五、任重道遠,披荊斬棘,在困惑中創新
督學工作有收獲,也有困惑,在整個過程中我感到如果用應付的心態去督導,工作并不難。如果用認真的態度去督導,想把工作做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對照省、市、縣責任區督學工作要求,歷經責任區督學培訓和工作實踐,責任督學工作仍存在著一定的探索和提升的空間,如在各項工作督導中,關注學校規范教育管理、改善辦學條件的多,關注學校內涵發展的少;關注教師職業行為的多,關注學生發展的少等等。這些將需要我在今后督學工作中不斷探討,積累經驗,尋找對策。
總之,當好督學既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同時也要把督導工作作為一項藝術性工作,在工作中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找破解方法,做好政府的使者、學校的參謀、師生的朋友,發揮責任督學應有的作用,為肅南民族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