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洪巖
從事教體育工作十余載,遇到過很多單親孩子,有的家長教育得當,孩子仍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生活得仍陽光、幸福。可更多的家長由于工作忙,或者其他的原因,孩子受到了忽視,孩子的性格就會有許多的變化,如:自閉、內向、不愿與人交往甚至脾氣暴躁等。因此面對單親家庭的學生,我們更應親近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力求做到尊重、信任、關心他們,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他們最信任的人。
這學期我承擔了五學年體育教學工作。初接新的學年,學生對我這個老師還不太熟悉,為了使自己盡快地融入到學生中,我常會和他們一起玩籃球。越到高年級,男孩們就越喜歡、迷戀這項運動,課間總有學生約我一起去打籃球。一次,我和幾個學生進行一場籃球比賽時,看到一個男孩徘徊在籃球場外,時不時地偷偷觀望我們的比賽。我揮手對他大喊:“孩子過來,帶你一個,咱們一起玩!”可是他就像沒聽見似的,馬上把視線轉離球場,向別處看去。我停下來邊走邊說:“哎,小伙子,說你呢,想不想和我們一起玩,加你一個?”沒等我把話說完,孩子撒腿就跑。“怎么回事?”旁邊的男孩告訴我,這是他們班的同學,名叫張某,這段時間不知怎么了不合群、不愛說話。后來我和班主任老師了解了情況,得知張某原來是一個很陽光的孩子,他非常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籃球。但今年孩子的父母離異了,法院將他判給了父親。他父親只顧做生意,沒空照顧他,所以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近段時間發現他越來越排斥外界,不愿意與人交流。
我的心像針扎得一樣痛,我也是一個父親,我能夠體會孩子內心有多么的孤獨和無助。他正在用沉默來表示自己對生活現狀的不滿,這樣下去孩子就完了,我需要幫助他一下。一天,我又看到他在偷看我們打球,我索性叫住了他,邀他一起來玩,可是又遭到了拒絕。我挑釁地說:“是不是不敢打啊,我聽你們老師說你打籃球可好了,我不太相信,投個籃看看。”男孩小聲地說:“我不想打。”站在一旁的學生說:“老師,他不會打球。”“老師,別和他說了,咱們去打吧!”……
“張某,我相信你的實力,露一手讓他們看看!”隨手我將球傳給了他,微笑地看著他,點了點頭說:“加油!”這個男孩也點了一下頭,走到籃球場。只見他熟練地拍了兩下球,雙腳一躍,輕松地投了一個三分球,頓時籃球場上響起了一片驚呼聲和掌聲。孩子們跑到張某跟前,羨慕地說:“沒想到你這么厲害。”“太漂亮了!”“張某,求求你教教我,你怎么做到的。”……這時,我看到張某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笑容充滿了自信、陽光。從那以后,我們的球場上多了一個陽光、帥氣、開朗的少年,我們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面對家庭的變故,受傷最深的就是那些可憐的孩子。教育工作者應在孩子們需要我們的時候,及時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幫助他們接受現實,撫平傷口,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張某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由于父母離異,從一個陽光少年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變得孤僻。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他內心的熱情,幫助他重新點燃希望之火。當看到孩子的笑容重新綻放時,我非常地欣慰。作為教師,我將一如既往地去工作,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孩子們服務。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閩江小學)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