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芳
【關鍵詞】 幼兒園;語言教學;多媒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121—01
多媒體可以播放出生動活潑的形象、豐富多彩的內容、清晰標準的發音和情節相關的音響效果,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角、聽覺的交互式語言環境,既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又能烘托文學作品表達的情景氣氛,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優勢,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電教媒體能夠展開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系,使聲音和畫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變成賞心悅目、富于變換的畫面,生動直觀地將信息再現于幼兒的感官,可通過聽覺視覺的協作運用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故事《狐貍吃葡萄》的電腦動畫中,通過熒屏呈現給幼兒整個故事背景:豐富的葡萄園里一片喜人的景象,一根根的葡萄藤上掛滿了似珍珠一樣晶瑩的葡萄,小朋友個個睜大眼睛,有的還咽了一下口水,活靈活現的小鳥、蜜蜂、小耗子以及狡猾的狐貍依次出場。幼兒被這生動、美麗的畫面深深吸引了,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自然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靈活的操作,使作品生動形象,加深幼兒的理解記憶
幼兒的思維從具體形象為之,文學作品所描述的事物之間的關系、角色之間的關系,幼兒很難理解。利用多媒體硬件可把幾種事物之間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都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使幼兒對作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達到理解學習的目的。例如:在《狐貍吃葡萄》中,為了讓孩子們重點了解狐貍如何絕食的這一情節,了解狐貍心理活動特點,筆者采用剪切畫面和定格的方法,將故事發展情節凸顯重點,加深了孩子們對作品、人物性格特點的了解。在表現狐貍貪得無厭、絕食成功的心理表現時,我們采用延長相同內容、放慢速度和做定格處理,使幼兒對作品中的含義有更加清晰而概括的認識,達到了理解、學習的目的。
三、拓展想象空間,豐富幼兒詞匯
多媒體在教學中隨意放大、縮小、定格、畫面的移動,都可為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作品提供方便。在《狐貍吃葡萄》中,當狐貍想辦法吃葡萄時,筆者采用了定格,此時讓孩子們展開猜想,狐貍會用什么辦法吃到葡萄,孩子們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想出了許多方法。接著在狐貍做夢時,筆者又讓孩子們看著夢幻般的情景,想象狐貍在夢中夢見了什么?孩子們似身臨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節中,有的說狐貍夢見燒雞、蛋糕,有的說它夢見了神奇的人參果…… 在散文《小樹葉》 中,當講到漸漸長成大樹時,我將演示放慢速度,筆者欣喜地看到,孩子們在欣賞過程中受到畫面的啟發,有的蹲在地上模仿小樹,擺動雙臂漸漸長高;有的還扭動身體,踮起腳尖使勁長。留有想象空間的動畫,拓展了孩子們的想象空間,使孩子們情緒活躍,思維積極,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目的。
四、借助多媒體手段以景激情的優勢,激發孩子們美好的情感
多媒體教學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作相宜、感染力強等特點。利用這一特點,用聲像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情景,孩子們可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例如,散文《秋天》前一部分描述了秋天的美麗景色,此時,屏幕上出現了一片片的楓樹林,楓葉似火、天高云淡,碩果累累的果園紅一片、綠一片,隨著音樂、飄搖而落的樹葉似碟飛舞,此時,一朵朵菊花爭相綻放,孩子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聲聲贊嘆。當孩子們被引入文學作品的意境中時,美好的情感也被激發出來。第一,能為孩子們提供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孩子們理解詞義,提高意義識記能力。第二,能擴展孩子們的詞匯量,它為孩子們的詞匯擴張提供了一個語音與圖景相結合的教學條件。特別是那些表意復雜抽象的新詞,動畫中往往通過特定情境來表達詞意,有利于幼兒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其效果往往好于用語言的教育方式,幼兒常會有意識地對這些詞匯進行延時模仿學習,使這些詞匯變為幼兒自己的語言材料。第三,多媒體電腦動畫集美術音樂于一體,通過黏合、夸張等手段創造神奇的事物、景物、動畫人物。這些形式與內容符合孩子們的發展特點,對孩子們有較強的吸引力。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