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因為藥理作用可能同時引發身體的其他反應,稱為“藥品副作用”。因此,人們在服藥前一定要看清楚相關副作用及注意事項,預防發生意外。
藥品副作用的程度可能因人而異,通常藥品說明書都會說明常見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項,較嚴重的副作用也會特別標示警語;而到醫院或藥店買藥時,藥袋上也會標示警語及副作用。服藥前,如對于副作用、警語或注意事項有任何問題,皆可詢問藥師。若服藥時出現明顯不適,應隨時向藥師或醫生反映,切勿擅自減量或停藥,以免影響療效。
人們服藥時應特別留意,例如某些抗過敏藥品,可能標注有倦怠、嗜睡等副作用,則應避免駕車或操作危險器械。有些降血壓藥標示有姿態性低血壓副作用,由坐臥位突然轉變為直立體位(例如起床時)時就要特別留意,以免跌倒。
另外,雖然藥品可以治療病患的不適,但也有可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可能會有紅疹癥狀,需留意眼睛、喉嚨、口腔等黏膜是否受損,如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六大過敏癥狀,應立即就醫。
據統計,近八成人知道皮膚紅疹可能是藥物過敏前兆癥狀,但對于黏膜癥狀的認知仍有不足;且有七成人誤以為藥物過敏可能只會在用藥后立即發生。過敏反應除了皮膚不良反應外,若用藥后發生心悸、呼吸困難,或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惡心、黃疸、茶色尿等癥狀,皆可能是嚴重不良反應,應快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