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現代化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以農業機械化為基礎的農業發展必然趨勢。農業機械化是以農機器具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為基礎,促進農業由傳統耕種向現代機械化耕種轉變,是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影響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4.014
1農業機械化大力發展的重要意義
科技發展帶動農業生產向科技化轉變,農業機械化是以科技為載體,帶動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變。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低,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需要借助農業科技力量進行農業生產器具的研究,并將器具應用于農業生產中,以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新的科技及其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每一次應用都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發展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輕農民壓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2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
2.1實現農業經濟快速增長
農業機械化是以農業生產區域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標準,在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基礎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從而促進農業經濟快速增長。首先,在節約成本方面。農業生產中的機械化可以增加單位面積農業耕種的作業量,同時減少耕種過程中機械損耗率。農業機械化可以促進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的合理配比,避免農業機械的重復購買,同時提高機械及技術的使用狀態,避免增加不合理的成本。農業機械化可以突破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局限,使生產規模擴大,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農業生產和交易,以達到單位機械的最大的生產規模,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其次,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力水平。在農業生產機械化過程中對各要素的合理配比實現了生產規模的擴大,為生產效率提高奠定了基礎。農業機械化可以改善在惡劣條件下的農業生產環境,提滑面農業生態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升農作物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以改善生產效率和生產力水平。最后,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節約生產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率,在實現規模化耕種基礎上增加單位面積農民的收入。農業機械化在減少勞動力數量的基礎上增加了農民其他的工作機會,使農民通過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2.2提高土地利用率
農業生產的本質是利用土地和生產資料在自然環境中將能量轉化為農產品,以滿足社會需求,農業生產屬于一項經濟活動,是社會安定的基礎。農業生產主要在土地上進行,對土地有較強的依賴性,土地利用率的高低決定了農業生產效率的高低。土地利用率是利用土地面積與現有土地總面積的比,農業機械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面積,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為農業由傳統向現代化轉型奠定了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集約化的主要形式,在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增加了土地利用率,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2.3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生產基本條件的改善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源的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受農業機械化影響非常大。隨著世界環境的變化,我國也面臨土地資源短缺的情況,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國農業生產環境和資源退化嚴重,農業生產過程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較弱,如果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生產管理方式落后,會導致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不強。農業生產機械化在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中灌溉用水實際的利用率大概為35%,每年用于農業生產灌溉用水的浪費量將占全國總用水量的45%左右,但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后,利用坐水播種技術、機械化覆膜技術、微灌溉技術和集雨噴灌技術等,可以節約農業生產中的用水量,同時提高農業生產中用水率,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解決了資源短缺的問題,保證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土地保護方面,機械化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耕地質量,提高單位面積土地農產品的產出率及土地利用效率,解決了耕地緊缺的問題。大型農業生產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通過深耕、深施肥料等措施提升了土地質量。能將農業廢棄物和糞尿進行攪拌的攪拌器、發酵機、干燥機等農業機械與農藝的結合,實現了套種、間種、復種等新型種植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快速發展。地膜覆蓋機械化技術使得覆膜技術廣泛應用,對于提高農業生產有重要作用。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綜合利用,明顯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在農業病蟲害防治方面也發揮巨大作用。通過高效的機械化農藥施加和機械化深施肥,可以降低農藥的用量,增加肥料的利用率,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可以降低農藥和肥料對土壤和自然環境的污染,實現土地等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 結語
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代表的是先進生產力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農業生產現代化的基礎。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要與人口、社會資源、社會條件、經濟發展進行協調,以保證其作用充分發揮,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趙玉濤,朱賀麗.我國發展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的若干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
[2]趙明晶.新時期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05,(03).
作者簡介:趙曉紅,中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