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顯洪,王軍,紀方青,王萌,周雪全,趙春,楊勇,俞軍


摘要:本技術對普通機械移植技術體系中的施肥部分予以改造,是在插秧的同時,將肥料施于秧苗側邊5cm,深4.5cm位置的施肥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將肥料呈條狀集中不分散,形成一個貯肥庫逐漸釋放供給水稻生育需求,適應水稻自身代謝的需要,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了肥料養分的固定和流失,本試驗旨在分析側深施肥技術和水稻緩控釋肥料在黑龍江稻田應用的可行性。
關鍵詞:水稻; 側深施肥;緩控釋肥料; 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0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4.030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龍粳46;供試肥料:萬福農牌控釋摻混肥;機械:洋馬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
1.2機械施肥情況
洋馬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施肥規格為:苗側5cm,深3~5cm,即:施肥離秧苗5cm,施肥深度為3~5cm。施肥裝置下肥精確,經反復試驗,按面積下肥量精確。按面積插完一池后,箱內化肥無不夠或剩余現象發生。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小區設在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興凱湖分公司科技園區,土壤為沼澤草甸土,地勢平坦,供試土壤肥力狀況為:有機質含量5.71mg/kg,速效氮240mg/kg,速效鉀235mg/kg,速效磷62.7mg/kg,pH值6.27。試驗區前茬為水稻,秋翻,春整地。取小興凱湖水自流灌溉,排水至松阿察河。2017年該地區≥10℃活動積溫為2857℃。無霜期165天,初霜日10月5日,終霜日4月23日。
1.4 試驗設計
采用大區對比試驗,設置1個處理,1個對照,相鄰池每個處理3畝。除了施肥量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均相同,且與當地生產習慣一致。
1.5栽培管理
種子處理:統一浸種催芽,4月10日育秧播種,插秧時期3.5秧齡,插秧規格9×4寸。本田按三化一管要求進行田間管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物候期的調查
通過不同處理生育期調查表可以得出:在苗床管理與插秧期相同的前提下,側深施肥處理的分蘗期較對照提前兩天,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別較對照提前一天。
2.2不同處理生育性狀調查(見表2)
通過不同處理的生育性狀調查表可以得出:側深施肥處理的平方米單株分蘗個數較對照處理多0.64個,平方米莖數較對照多80個,株高較對照處理多4cm,葉長較對照處理多3cm,葉寬方面無差異。
2.3不同處理室內考種及產量性狀(見表3)
通過“室內考種及產量性狀調查表”可以得出:側深施肥處理的平方米有效穗較對照處理多25個/m2;實粒數較對照處理多6.5粒/穗。結實率和千粒重差異不大;在實脫產量方面,側深施肥處理表現較好,為524.7kg/畝,較對照處理多29.3kg畝。以水稻價格2.8元/kg計算,增加效益82.04元/畝。
3結語
在苗床管理與插秧期相同的前提下,側深施肥處理的分蘗期較對照提前兩天,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別較對照提前一天,側深施肥處理的平方米單株分蘗個數較對照處理多0.64個,每平方米莖數較對照多80個,株高較對照處理多4cm,葉長較對照處理多3cm,葉寬方面無差異;側深施肥處理的平方米有效穗較對照處理多25個/m2;實粒數較對照處理多6.5粒/穗。結實率和千粒重差異不大;在實脫產量方面,側深施肥處理表現較好,為524.7 kg/畝,較對照處理多29.3kg畝。以水稻價格2.8元/kg計算,效益增加82.04元/畝。
作者簡介:尹顯洪,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