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梁晚楓
摘要:休克是獸醫臨床上的常見癥狀,是各種強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引起的急性循環衰竭。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為了便于臨床獸醫診斷治療,將休克按照發生的始動環節,分為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和血管源性休克三類。休克動物實驗模型是研究休克發病機制及有效治療方法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分析幾種常用家兔休克模型建立,為獸醫臨床診斷治療和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家兔;休克模型;始動環節;建立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4.043
休克是由于微循環有效灌流量不足而引起的動物各組織器官缺血、缺氧、代謝紊亂、細胞損傷以致嚴重危及生命活動的過程。臨床的主要表現為患病動物體溫突然降低,血壓下降,心跳加快,脈搏細弱,皮膚濕冷,可視粘膜蒼白或發紺,耳鼻及四肢末端發涼,靜脈萎縮,尿量減少或無尿,精神高度沉郁,甚至昏迷和死亡[1]。
人類對休克的理解經歷了不同的時期。休克最初被意識到是機體遭受強烈刺激而產生的危機狀態,只限于對休克臨床癥狀的描述和識別。隨著實驗生理學的發展和研究,發現休克時血液循環嚴重障礙,動脈血壓降低是其發生發展的關鍵,認為休克的癥狀是由血壓降低所致,判斷休克的標準為血壓下降,治療休克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升壓藥。但是使用升壓藥并不能挽救休克患者,有些病畜經過升壓后,情況不但不能改善,甚至病情反而惡化。后來由于微循環研究的發展,經研究和大量實驗發現休克時有明顯的微循環障礙,組織器官的機能、代謝障礙與微循環動脈血液灌流量有關,而且微循環障礙往往發生在血壓降低之前,休克初期因小動脈收縮,血壓降低一般不明顯或不降低,但微循環已經出現明顯出血。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休克都是由于微循環有效灌流量的急劇減少,以致重要的動物器官組織因缺氧而發生的機能和代謝障礙,這是各種休克共同的發病環節。
休克按照病因一般分為失血性休克、創傷性休克、燒傷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及神經性休克等,一目了然的指明導致休克的原因。根據病因分類休克雖然更便于理解,但是分類過多無法反映各類休克類型的共同特點,不利于臨床獸醫實際掌握應用。近年來,國內外趨于一致的新認識,將按休克發生的始動環節,將其分為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和血管源性休克三類[2]。
本文以休克發生的始動環節為依據,分別建立幾種以家兔為實驗動物的常見休克模型。
1 家兔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動物機體血液總量減少,心室血液量不足和心搏量減少引起的休克現象。通常是由各種大出血及大量體液喪失造成的,包括失血性休克、燒傷性休克和創傷性休克等[3]。
1.1 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失血性休克是獸醫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癥,也是導致外科和創傷患病動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1.1.1家兔定容性失血性休克模型 該模型根據估計血容量,在一定時間內在家兔左側股動脈處插管放血誘導休克,研究發現,相比于恒速放血,先快后慢更符合實際的出血狀況,且后者的生理反應更為劇烈,休克模型制備的成功率更高。
1.1.2 家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 不可控出血模型,又稱為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對家兔的肝或脾撕裂、主動脈損傷或剪尾等方法誘導產生失血休克,更加接近創傷或嚴重失血患病動物的臨床表現。
1.2 家兔創傷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創傷性休克是在嚴重創傷情況下同時伴有大量出血的休克現象,一般與疼痛和失血有重要關系。在對家兔進行適當麻醉后,用2公斤重量的鐵器分別擊打家兔左右大腿的中部,造成家兔雙股骨骨折和大腿軟組織損傷。在30分鐘后對家兔進行股動脈放血,具體的放血量以實驗要求為準。創傷性休克模型的建立相比單純失血性休克模型,是在造成家兔創傷后放血,更符合臨床實際情況[4]。
2 家兔心源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心源性休克是動物心輸出量急劇減少造成的休克現象。指心臟泵功能受損或心臟血流排出道受損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所致的有效循環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壓的狀態。通常發生于彌散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嚴重的心律失常等。
家兔心源性休克模型常采取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法。家兔進行適當麻醉后,延胸骨左緣切開三四肋軟骨,打開胸腔,剪開心包,以左心耳下緣為標志,在左冠狀動脈前降支起始部位結扎。術后關閉胸腔縫合,觀察術后休克狀態。冠狀動脈狹窄疾病是目前獸醫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法較接近于臨床實際[5]。
3 家兔血管源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血管源性休克是由于外周血管擴張、血管容量擴大而引起的休克現象。發生血管源性休克的動物血容量和心臟泵功能基本正常,但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外周廣泛的小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淤積在微血管中,引起回心血量的減少。其中包括感染性休克和過敏性休克等。
3.1 家兔感染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感染性休克,即嚴重感染(特別是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休克,也是獸醫臨床上最常見的休克類型。
參考王曉燕對全竹富兔多臟器功能衰竭動物模型改良方法[6]。將家兔麻醉后,無菌操作下在中、下腹部正中切口,找出盲腸,在距盲腸末端8.0cm 處結扎盲腸和血管;于盲腸游離末端戳兩個直徑0.5cm的孔;將盲腸復原放置回腹腔,縫合腹壁切口。該方法制造的感染性休克改變動物內源性屏障功能,更能模擬動物感染自然病程發展。
3.2 家兔過敏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過敏性休克是指由某些藥物或生物制劑引起的變態反應,導致容量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時出現彌散性非纖維蛋白血栓,血壓下降、組織灌注不足引起多臟器功能下降。
家兔過敏性休克模型常用多人混合血清致敏[7]。參考唐田豐等制造家兔過敏性休克模型方法,皮下注射20%多人混合血清1ml,正常飼養3周后于耳緣靜脈快速注入5ml的50%多人混合血清,誘發過敏性休克。
休克是獸醫臨床上的常見現象,動物休克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各類休克及相關疾病研究的前提。國內外學者主要應用大鼠、豬、犬和兔等建立休克模型,家兔相較犬和小型豬更易得,成本相對較低;相較大鼠體積更大,在實驗和檢測各項指標時操作更便宜。以家兔休克模型的建立相對簡單易行,便于重復操作,符合臨床實際。本文總結各類常見休克建模方法,為今后此類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趙德明.獸醫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37-38.
[2]侯加法.休克分類與發病機理新理念[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第20次學術研討會暨第5次奶牛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2013:7.
[3]程化春.休克的血流動力學機制及治療[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1(04):231-237.
[4]羅亞桐,劉銘,王光偉,劉勇.創傷性休克模型的改進[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03):58-59.
[5]關于心源性休克的實驗研究——Ⅰ、家兔心源性休克疾病模型的復制[J].北京醫學院學報,1974(04):241-243.
[6]王曉燕,李新宇,張雷,周新,李娜,楊晴,陳姚.兔膿毒性休克模型的建立[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21):4053-4056.
[7]陳潔,謝華.過敏性休克動物實驗模型的進展[J].浙江醫學,2016,38(08):589-591.
作者簡介:洪菲,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臨床獸醫學。
通訊作者:梁晚楓,副教授,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動物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