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黃金鳳
摘要:對森林的亂砍濫伐,使水土流失嚴重,地球氣候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規范森林和木材的市場經營活動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我國于2015年正式實施森林認證制度,本文將探求森林認證制度下的森林認證經濟與社會效益實現之間的關系,并且對于如何實現森林認證的實施過程提出建議。
關鍵詞:森林生態破壞;森林認證制度;社會效益的實現
基金項目詞:黑龍江省財政廳項目上“森林認證發展趨勢的研究(SLCZ2017-04)”,受黑龍江省省級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資助
中圖分類號: F326.2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4.063
森林認證制度,又稱木材認證制度,是指建立一個新的良好的市場秩序來規范生林的砍伐、使用、買賣和經營等方面,從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三者之間尋找一個最有利的平衡點。森林認證包括兩個基本內容,即森林經營認證和產銷監管鏈認證。森林經營認證是根據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則、標準和指標,按照規定的和公認的程序對森林經營業績進行認證,而產銷監管鏈認證是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即從原木運輸、加工、流通直至最終消費者的整個鏈進行認證。森林認證之所以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森林認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1 森林認證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森林認證的制度是從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綜合考量的,其中經濟效益是在人類發展中所考慮的最重要部分,可以說一切的經濟性行為都是從經濟效益出發,或者說以盈利為目的的。而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首先森林認證制度能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達到平衡。一個沒有生態的社會不足以長遠發展,無論經濟效益達到了多高的點,最終都會變為零。因此只有關注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才是能實現真正的增長;其次,通過筆者的調查,可以從數據的對比中清晰地看到森林認證制度對整個市場產生的規范作用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市場的規范性提高了,企業之間的誠信度和透明度提高了,經濟效益也自然上升了一個層次。最后,森林認證的實施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與經濟效益產生矛盾,然而作為新時代的創造者,我們需要積極尋找解決對策。
2 完善森林認證實施過程中的措施
2.1加強市場整體構架的建立
對于森林認證如何實現良好的經濟與生態效益并存的問題,首先應當架構起一個完整的市場。一個較為完善的市場格局是決定一個制度能否有利于經濟和生態效益共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這是一個整體架構的過程。其次,要發展品牌帶動效應。在制度的帶領下,木材市場應當是向整合與兼并發展,市場競爭的作用開始顯現,大品牌兼并小品牌,最終發揮其帶動作用,讓整個市場更為規范。
2.2 完善整體市場細節的建立
一個相對完整的市場架構并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逐步發展,只有重視發展中的細節,處理好問題,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被淘汰。
2.3 改善市場計劃及規劃
在市場架構漸趨完善的今日,森林認證制度已逐漸成為主流,因此,對于未來如何發展,便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規劃。在一個整體制度和市場向前發展的大環境下,規劃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規劃做好了,才能更加從容的去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和變化。
2.4 符合當前法律規章的要求
法律是這個時代不可規避的因素,無論是實現生態效益,還是經濟效益,森林認證制度,絕對不可以觸碰到法律的邊界,甚至超出法律的界限。在森林認證制度的實施和發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規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需要對市場進行約束,對行為進行監管,這就需要在法律的范圍內,只有適應法律,不規避法律,才能走向美好的未來。
3 結語
我國森林認證制度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地生態觀念的飛速提高,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開始關注生態與經濟效益的并存問題,這是十分可喜的。與此同時,森林認證制度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態與經濟發展難以共存的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關注生態保護。
參考文獻
[1]伍輝勇,莫冰萍.高峰森林林場認證成效及改進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6(36):33-34.
[2]張佩,楊倫增.中國實施森林認證的影響研究綜述[J]. 林業經濟,2014(08):103-108.
作者簡介:陳雪,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森林認證、林業經濟、森林生態環境。
通訊作者:黃金鳳,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林業經濟、森林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