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興梅
【摘要】目的:分析社區康復護理應用于中度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49例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統計學分析49例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率達到了1000%。結論:社區康復護理應用于中度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社區康復護理;中度慢阻肺;穩定期;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0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被稱之為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氣流通常受限,此病的發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等均帶來巨大影響。據調查資料顯示,全球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高達5000多萬,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高達300多萬[2]。基于此,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和早期預防等刻不容緩。接下來文章將針對社區康復護理在中度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取我院收治的49例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49例患者中有35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齡為(7268±1115)歲,平均體重為(6632±1825)kg。
12方法
首先,心理護理。所有病人在接受相關治療之前都需要實施必要的心理護理干預。心理護理需要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實施干預。部分病人在入院治療之前就會有各種心理問題,對疾病以及自身身體方面的擔憂,此時作為醫院護理工作者需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比如不同學歷,不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經濟條件的病人其護理干預措施也千差萬別。由于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插管過程中會產生焦慮和恐懼情緒,因此需要護理人員使用心理學知識不斷疏導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向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詳細解釋氣管插管的發生機制,不斷解除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顧慮,繼而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
其次,加強基礎病情的護理。嚴密監測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詳細記錄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其皮膚顏色變化,及時監測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氣指標變化情況;根據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有效的調整治療方法,等到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之后,調節氧流量;
同時,口腔護理。進行口腔護理工作時需要兩名護理工作人員協同進行,去除膠布之后,一人固定好導管,取出牙墊,再由另一人清洗干凈之后再置入牙墊;
最后,并發癥護理。部分采用會出現腹脹等并發癥,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積極指導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少講話以及如何吞咽,繼而降低氣體進入到胃腸道之中;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胃腸減壓方式來降低腹脹發生率;對部分病發小腹腹脹中度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采取肛管排氣方式。
13觀察指標分析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率,護理滿意率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級別,護理滿意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應評分為100-80分, 80-60分以及小于60分。
14統計學方法此次研究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研究,統計過程中的計量資料通過使用(x±s)表示,數據以及組間之間的差異等則通過使用t進行檢驗,研究中的計數資料則使用x2檢驗,本研究根據統計學軟件要求,在P<005的情況下表示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病人非常滿意的人數為36例、滿意人數為13例,總滿意率達到了1000%。
3討論
現階段來看,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環境的日益惡化,導致對人們的呼吸系統功能造成負面影響[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復發且病死率高,一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勢必會削弱患者的肺部功能,最終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醫生和患者均應該加大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礎認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進行戒煙,由于吸煙會導致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質減少,最終降低纖毛清除功能,使得免疫調節功能下降,所以臨床中應該引起吸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高度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可以加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但是發病后未及時提供針對性治療,會加重患者病情。
臨床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首先需要為患者建立檔案,以便進行管理,綜合護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慢性病管理、家庭隨訪、健康指導、健康教育、疾病咨詢以及短信隨訪和互動等方面。出院后2周后,每周隨訪1次,出院1個月后每3個月隨訪一次。對行動不便或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進行家庭隨訪,每兩周隨訪一次,隨訪一共持續1年。將隨訪結果以及病情控制方案告訴患者與家屬,從而讓家屬督促患者合理用藥、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活動。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模式主要以患者為中心,通過為患者提供家庭護理,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來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藥、健康飲食以及合理鍛煉水平,從而提高患者而對于臨床治療的依從性。通過積極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于疾病認知,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綜合護理能夠確保患者得到持續、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夠加緊我院與家庭護理之間的聯系,一方面提高患者對于醫囑的遵從性,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減少住院時間,提高醫院醫療資源的利用率,確保患者出院后也能得到有效的護理服務。
本次研究通過有效的臨床干預,其病人對社區護理滿意率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顧紹霞.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1(6):746-748
[2]鐘素苗,尹良勝,蘇芬等.社區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41-42,137
[3]賈美君,劉培培.細致化護理在改善細致化護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發作患者不良心理應激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