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崇尚個性、追求文化的當今社會,隔斷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圍合空間的新方法,為建筑的室內空間提供了廣泛的發揮余地。尤其在餐飲空間中,隔斷的裝飾性更為豐富多彩,不單純是自由靈活的組織了空間,且被看做是人與物交流感情與傳遞情感的載體。通過隔斷營造的優秀的餐飲空間,不僅可以提升餐飲空間的整體文化氛圍,還可以緩解顧客的身心。
本文從隔斷的歷史演變和分類簡要的介紹了隔斷,之后從餐飲空間對隔斷的需求來講,聯系上設計隔斷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隔斷的位置、對空間的滲透和對空間的組合這幾方面得出了隔斷在現代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關鍵詞:餐飲空間;隔斷;空間組合
隔斷作為一種藝術,同時是分隔空間的工具。隔斷在室內裝飾中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裝修潮流,大到商業空間小到家庭,都能看到隔斷的影子。
1 隔斷的歷史演變和分類
隔斷在我國的歷史可謂從兩千年前就開始了,當時的主要形式是“屏風”和“帷幔”等,古時主要是利用這些物件作為帳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織物逐漸應用到了分隔空間上來。然而在當時帷簾并沒有被人們作為室內隔斷的一種習慣,因為這些織物移動性較強,也可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之后伴隨著中國絲綢之路,很多絲織品逐步送往歐洲人的家庭,這些貴族家庭喜歡用這些織品作為典雅富貴的象征,因此歐洲出現了隔斷的萌芽。
2 隔斷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
2.1 隔斷影響就餐心理
心理學家德克·德·瓊治(Derk de jonge)提出了頗有特色的“邊界效應”理論,他指出,森林、海灘、樹叢、叢中空地等的邊緣都是人們喜愛的逗留區域,而開敞的曠野或灘涂則無人光顧,除非邊界區已人滿為患。這是人在利用空間時的行為心理,可見設置邊界是提高餐飲空間品質的關鍵,而隔斷就無疑是邊界的最好道具。
2.1.1 界定就餐領域
德克·德·瓊治對餐廳和咖啡廳中的座位選擇進行了專題研究后發現,有靠背或靠墻的餐椅以及能縱觀全局的座位比別的座位受歡迎,其中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歡迎,因為在那里室內外空間可盡收眼底。餐廳的領座員亦證實,無論是散客還是團體客人都不喜歡餐廳中間的桌子,這是因為靠窗、靠墻的座位是有邊界的區域,人們可以通過邊界找到自己的安定感。
2.1.2 增強私密性、減弱心理接近
“人們總是希望在不被觀察到的位置去觀察別人”,這是環境行為心理學中的一個觀點,人們非常注重自己所處空間的私密性。人們喜歡私密性強并且自己可以占領著一定的領域不被別人打擾,隔斷就從這些方面滿足了人們的私密性的要求。
2.2 隔斷營造情感化的就餐空間
餐飲空間主要是為了給人營造一種舒適且優雅的飲食環境,而隔斷的設計就可以從裝飾效果上引起人的共鳴,這一效果即可通過隔斷的形狀、質地、色彩以及內容去實現。
2.2.1 隔斷裝飾性
“屏風幾曲畫生枝”,從古人韻味十足的詩詞就可以看出屏風作為一種隔斷,對于環境的襯托與渲染的效果,極大地提升了環境的品質。
隔斷上所附的裝飾畫,其題材、風格以及流派都應該與餐飲空間的整個主題相搭配,不同的主題和風格表現的是不同建筑空間的概念,烘托出的也是不同的就餐空間意境。
2.2.2 隔斷材質
隔斷的材料多種多樣,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材料運用到室內設計中,餐飲空間設計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多么昂貴的材質,而在于不同材質的隔斷的搭配與組合。人工的材質,如木質鏤空隔斷,給顧客一種雕刻精致的機械美,一種細膩的秩序感;天然的材質,如盆景、竹子、棉麻屏風等,其紋理、味道以及散發的自然之感皆能使人有一種融于大自然的親切感,從而為餐廳營造了一種樸實無華的溫馨就餐環境。
隔斷的材質多種多樣的,粗狂與細膩的、粗糙與光滑、溫暖與寒冷、華麗與樸素、剛勁與柔和的,合理的應用于餐飲空間的布置搭配中,便可獲取意想不到的環境效果。
2.2.3隔斷色彩
色彩作為調節空間氛圍的主要因素,在現代隔斷設計中也是重要環節。不同的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不同,且不同的色調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訴求。冷暖色還能彈性的“改變”空間的大小,同一個餐飲空間,如著暖色會顯得小,而冷色則會顯得大。根據不同的餐飲空間的大小可以搭配不同的顏色。因此,色彩在隔斷中的應用,應避免單調,宜動靜結合、冷暖搭配,才能滿足現代人對于色彩的情感訴求。
3 隔斷在餐飲空間中重要作用
在室內設計中,隔斷的靈活應用與組合對空間的分區以及視覺都具有導向性,隔斷能使得空間具有秩序性與整體性。對室內空間不同形式的圍合,不同領域的劃分,不同程度地隔透和不同尺度的調試,隔斷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3.1 隔斷在餐飲空間中組合滲透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在建筑空間中都講究空間的滲透與貫通,戶內外景色的交流,這樣才使得室內有種明亮的感覺。而這種常見的隔斷是漏花窗、隔扇、敞廊等方式,使得內外景物交融。傳統的建筑多以透空的博古架等家具來分隔空間,以利于空間的滲透與光線的滲透,同時還增加了層次感與神秘感。
一個個被隔斷隔開的單一空間,需要用隔斷來進行組合才能創造層次豐富的空間來吸引顧客。隔斷既要完成人們安全感的圍合的要求,又要迎合人們滿足社交需求的要求,做到圍中有透,透不失圍則需要利用圍與透的關系,利用隔斷來把人的注意力和定位確定在某一些特定的方向。
3.3.1 集中式空間組合作用
這是一種穩定的向心式的餐飲空間的組合方式。在中心位置用隔斷圍出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心位置,周圍由數個次要的位置圍繞。這種隔斷都為規則的形式,像是圓形、方形、三角形、正多邊形等。集中式空間組合可以設置成環形、螺旋形以及輻射型,其流線都在中間空間內終止。
在餐飲空間中,集中式的空間組合設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組合方式。一般中心空間是作為主題空間,同時也是構思的重點,這樣整個餐飲店就主題明確,層次突出,中心空間也就順勢成為了控制全局的高潮。這種空間組合方式是次要空間圍繞主要空間的布局,所以場地要求多為方形。
3.3.2 組團式空間組合
組團式空間組合是將若干餐飲空間通過緊密連接使互相聯系,或以某空間軸線使幾個空間建立緊密聯系的空間組合方式。隔斷在這種組合方式中,把整個大廳或一個大的空間分隔成幾個重復出現的格式空間,這些被分割的小空間具有類似的功能,并在形狀和朝向方面有共同的視覺特征。分隔空間的隔斷大多通透性很好,這樣一來這空間既能分隔又能聯系。同時,組團式的空間組合平面布局比較靈活,所組合的各個空間可以沒有主次之分也可以主次分明,形狀大小及功能也可能隨著場地、地形而不同。
3.3.3 線式空間組合
線式空間組合實質上是一個空間序列。這種空間組合方式易于適應場地及地形條件,這種線既能是直線也可以是折線或是弧線,也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根據地形變化而變化的。例如,可以以一條通常的走道將兩側的空間逐個串聯,這些空間通過線性走道鏈接,分開或者是聯系,私密性都很好,能使用不同顧客的習慣;L形狀的固定沙發或者是矮屏風,可以增添空間的圍合感,既有領域感又有滲透感。這樣一來,通過隔斷的組合分隔,使得狹長的地帶增添了新意,整個餐廳也空間層次豐富了。
線性空間組合的特征是空間序列長,有方向性且序列感強。人們在進入空間的過程中逐步領略空間的變化,從而對空間有個整體印象。在餐飲建筑中,尤以這種線性組合常見。
結論
隨著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在物質滿足的基礎上漸漸對精神審美的需求越來越高,中國古代有“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常理,特別是工薪階層,整日忙碌在都市生活,一開始厭倦了辦公空間的枯燥乏味,希望找到一處寧靜安逸的場所,緩解疲倦的身心。隔斷就成了這種單調、生硬的餐飲空間一劑“調味劑”。,隔斷在餐飲空間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優勢,而隔斷作為一種靈活的裝飾品,必然能夠成為餐飲空間裝飾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楊·蓋爾.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2]程大錦.形式、空間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3]梁青.設計中的環境行為心理學[J].福州:藝術·生活,2008
[4]愛德華·霍爾.何人可譯,隱藏的維度[M].北京:Dell publishing group,1990
[5]鄧雪嫻,周燕珉,夏曉國.餐飲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9
[6]陳從周.說屏[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吳華娓,女,九三學社社員,講師、工藝美術師、室內裝飾設計師。任教于鄭州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從事教學工作10余年,發表論文10余篇,主持參與課題及獎賽獲獎20余次。
(作者單位:鄭州科技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