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峰
摘 要: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塑料大棚栽培西瓜已經非常普遍。塑料大棚技術種植西瓜有許多好處,能夠使西瓜提前成熟、提前上市、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塑料大棚種植無籽西瓜對育種、氣溫、土壤、水分等環境要素要求比較高,在育苗、消滅病蟲害防治上要加強管理。
關鍵詞:塑料大鵬;栽培西瓜;管理
一、品種選擇
適合大棚栽培的品種才是好品種。大棚栽培無籽西瓜宜選用品質優、早熟性、耐低溫弱光、雌花較多、易坐果、較適于稀植多果的品種。京欣無子3號、2號、小玉無子等大棚種植表現特好。由于大棚無籽西瓜多連作栽培,采用嫁接育苗能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砧木可選抗枯萎病能力強、親和性好、增產潛力大且很耐低溫抗病的皖砧1號、2號、3號砧木,和西瓜嫁接親和力好,不影響西瓜品質。
二、育苗時間
大棚春早熟栽培育苗早,氣溫低,光照弱。多在升溫、保溫效果好,光照條件好的加溫溫室中育苗,一般華北地區適宜播期為元月上旬。苗床上再套小拱棚達到安全播種、苗齊苗壯的目的。
三、嫁接培育壯苗
一般采用插接法,砧木催芽比接穗早播3~5天。播在穴盤中,砧木70%有拱土現象時再播催好芽的無籽瓜種。在砧木苗第1片真葉展開,接穗西瓜子葉展開并開始露心時嫁接。嫁接盡可能選晴天進行,前一天應先將砧木和接穗消毒,把苗床澆水,以滿足嫁接后的濕度要求。插接時,先用刀片削去砧木的生長點,然后用與接穗下胚軸粗細相同、尖端削成楔形的竹簽,從砧木一側子葉的主脈向另一側子葉方向朝下斜插深約1cm。以不刺破外表皮,隱約可見竹簽為宜,先不要拔竹簽,用刀片在接穗子葉下1~1.5cm處削成斜面長約1cm的楔形面,把砧木上的竹簽拔出,迅速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使砧木與接穗吻合,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呈十字狀。
接好后將苗子放入小拱棚內扣棚密閉遮光,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15~18℃,相對濕度以90%為宜。前3天上午10時,下午4時后見弱光;3天以后苗床氣溫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15~18℃,防止夜溫過高幼苗發生徒長,早晚揭去遮蓋物見光,并揭開薄膜兩頭換氣1~2次。以后逐漸縮短遮光時間,加大通風量,7天后不再遮光,可按一般苗床管理,經過35天左右就可移栽,定植前應煉苗5~7天。
壯苗標準:苗齡40~45天,3葉1心,葉柄短,葉片肥大而厚,葉色濃綠,下胚軸短而粗,莖稈粗壯,根系發育良好,側根數量大,白根多,植株無病蟲害。
四、移栽定植
華北地區一般在2月下旬,棚內地溫穩定在13℃左右時定植。定植前1~2天可用藥肥噴瓜苗,可增強幼苗抗病性。選晴天上午蓋地膜定植,大棚無籽西瓜定植密度在每畝300-350株,同時栽植適量的授粉株,上午9時至下午3時期間要栽植完畢。定植嫁接苗時定植后扣小拱棚,夜間需加蓋草苫保溫,形成3層膜1層草苫的保護方式。
五、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以保溫、增溫為目的,定植后5~7天,要密閉大棚和小拱棚,一般不通風,白天棚溫在25~28℃,夜間不低于15℃,以促進緩苗。緩苗期不灌水,以防降低地溫。小拱棚上的草苫要早揭晚蓋,以增加光照,促進植株生長發育。薄膜在上午9時揭開,下午3時再蓋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5~18℃。若白天溫度高于35℃,則應降溫。外界白天溫度達到18℃以上時,可去掉小拱棚。如遇陰雨天草苫照樣揭開,靠周圍弱光仍論文聯盟www.LWlm.CoM能進行光合作用。隨著幼苗的生長應逐漸加大通風量,待瓜蔓長至50cm左右時,氣溫穩定,可撤去小拱棚。西瓜不耐濕,棚內相對濕度不宜過大,除定植初期稍高外,其他各生育期棚內相對濕度均應保持在60~70%。
無籽西瓜大棚栽培需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發生不定根。如果是采用靠接方式的嫁接苗,定植時嫁接口一定要高出地面2cm,避免從接口處形成不定根;定植后仍需隨時抹除砧木上萌發的不定芽;壓蔓要采用明壓,不要暗壓,可用樹枝或鐵絲條彎成勾固定莖蔓,大棚可全腹膜,也可在地面適當鋪草,以免瓜秧發生不定根,以保證接穗健壯生長。
2.控制旺長,促進坐果。嫁接苗根系發達,吸收水肥能力強,特別是無籽西瓜嫁接后在伸蔓中后期生長旺盛,因此,在坐果前要嚴格控制肥水,防止營養生長過旺造成植株徒長,影響坐瓜。大棚西瓜合適的坐瓜節位是第三雌花,需人工授粉,如果配合使用坐果靈處理瓜胎,可以明顯提高坐瓜率。
3.加強病蟲害防治。無籽西瓜通過嫁接栽培可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但炭疽病、疫病、病毒病及蟲害仍會發生。因此,無籽西瓜嫁接栽培時仍需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4.適時采收.嫁接栽培的西瓜,須待果實充分成熟時才采收,以達到優質的目的
總結:西瓜生長期短,生長快,單位面積產量高,需肥量大,加之西瓜多種植于沙壤土或瘠薄沙土,需要供應充足的肥料。其中,西瓜正常生長發育以氮、磷、鉀最為重要。氮肥可促進蔓、葉生長,保持植株健壯,為果實形成與膨大提供營養基礎;磷能促進根系發育,增進碳水化合物運輸,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改善果實風味;鉀能促進莖蔓生長健壯,提高莖蔓韌性,增強防風、抗寒、抗病蟲能力,增進果實品質。西瓜在整個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以鉀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比例約為3.28:1:4.33。但不同生育期對三者需要量和吸收比例不同。發芽期吸收量最少,僅占總吸肥量的0.01%,此期主要靠子葉內貯藏養分供給;幼苗期吸肥量較少,占總吸肥量的0.54%;抽蔓期吸肥量增加,約占總吸肥量的14.67%。這三個時期以營養生長為主,吸收氮肥比例較大,但仍需氮、磷、鉀合理搭配,切忌偏施單一氮肥。結果期需肥最多,占總吸肥量的85%,其中77.5%是果實膨大期吸收的。生產上幼苗期應以氮、磷為主,抽蔓期以氮、鉀為主,結果期則以鉀、氮為主。一般幼苗期、抽蔓前期及植株長勢較弱、葉色較淡時,可適當增施一些氮肥;果實發育期適當增施一些磷肥和鉀肥,切忌大量施用氮肥,以免影響果實品質。
(作者單位:裴橋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