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
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為社會生活交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傳播平臺,在藝術設計創作中,為藝術設計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通過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創作緊密的結合,對傳統的藝術模式進行了創新,增強了藝術的活力。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藝術創作;科技;
一、數字媒體技術的含義
數字媒體技術是以信息科學為主導,將信息傳播技術應用于媒體、教育、娛樂、廣告等多個行業的信息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結合了計算機圖形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媒體交互、數字音頻處理技術等多項技術,通過網絡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完成對文字、圖像、音頻等信息的處理,將分散單一的信息組合轉換成具備一定觀賞性的藝術作品進行傳播,是一種兼具操作和實踐的應用技術。
二、數字媒體技術的特點及現狀
高度的科學性和交互性是這門技術的特點。數字媒體技術是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相比于傳統的信息傳播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以網絡和計算機為平臺,操作更為方便,由于減少了傳統傳播下手工制作的步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網絡傳播的便捷高效性,使得數字媒體技術在信息傳播中的交互性更高,使得信息資源實現網絡共享的最大化。數字媒體技術也是一種能夠呈現模擬畫面,構建虛擬世界的技術,這讓很多現實生活中無法達成的設想、構思,能夠獲得一個具象化的途徑。數字媒體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展的較為順利,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然而對于普通人民群眾對于該技術的了解卻不是很深刻,這源于該技術的專業性非常強,從事人員需要大量的培訓方能勝任工作。
三、數字媒體技術在我國的發展
作為一門起源于國外的技術,我國當前在該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國這些年也開始重視這項技術的發展,國家也陸續出臺相關戰略,鼓勵廣大大學生從事相關創意產業。在當下,要保持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更為國際化的平臺作為支撐,還需要打造好本土化的文化內涵。必須堅持以民族特色為根本,創作出富有民族特點的作品,不能是簡單的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將藝術創作變成流水線上平凡的產品。因為任何設計歸根到底離不開產出的土地。只有充分吸取精華方能生長。相關設計人員應該努力提高個人藝術修養,堅持藝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作出富有個性的作品。
四、數字媒體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1、豐富藝術形式,拓寬表現形式。
傳統技術下的藝術創作,很多虛幻、天馬行空的藝術概念受限于傳統技術而無法得到實現,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這些在過去看似虛無縹緲的想法達以實現。在電影中,各種現實與虛幻,空間和時間的折疊,都能夠借助計算機,通過數字媒體技術,融合更多的藝術效果,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場景。數字媒體帶來的多媒體影像處理技術,打破過去受限的表現形式,運用計算機程序將虛幻的場景、角色同現實有序的結合起來,能夠更為直觀的營造出虛幻的意境。虛擬設計實現的可能性,大大拓寬了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思維,能夠更加自由的完成各種不受束縛的藝術創作,這無疑增強了藝術作品的設計感和可觀賞性。
2、增加藝術傳播的互動性。
當代藝術強調交互性,如果作品不能和觀眾有良好的溝通,顯而易見并不是成功的作品,過往的藝術存在著單一,不靈便的缺點。然而數字媒體藝術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增強了藝術創作的互動性,使藝術創作成為一種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可以與受眾進行互動的一種藝術形態。增強了藝術創作的互動性,使藝術創作成為一種可以實現人機交互,可以與受眾進行互動的一種藝術形態。這大大豐富了觀眾的體驗。藝術傳播作為一種傳播方式,需要人們用心靈魂去感受,一旦失去了互動,那基本就會失去傳播效果。
3、提高藝術創作的效率。
技術的進步直觀帶來的變化就是使原來負責的工作變得高效簡單,依托于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原先冗長的人力輸出逐漸被計算機取代,數字媒體技術也在不斷縮短工作周期。而在快速的同時,質量也沒有落下。相反視覺效果變得愈發酷炫。這是這個科技時代的縮影。
五、結論
科技的發展,使得科學技術越來越多的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媒體技術無疑對促進藝術創作的突破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歸根到底,藝術作品的商品性無法替代其自身的藝術性,藝術性作為藝術作品的作品屬性,對于藝術創作者來說,與時俱進,運用最新技術幫助作品創作無可厚非,但只有深入研究以及了解了藝術的本質之后,才能夠自由駕馭,使得科學技術真正為藝術創作服務。而這需要我們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堅持,方能實現。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