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家雯
摘 要:電視真人秀節目具有著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活動需求的功能。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變化,既是國家調控政策的產物,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從關注“人”到關注“秀”的轉變,從、全明星陣容到星素搭配到純素的轉變和從關注明星效應到關注文化效應的轉變是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變化的反映。網絡直播的興起,也在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與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以廣西電視臺《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等部分省級衛視真人秀欄目為例,對我國電視真人秀欄目的發展與變化情況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電視真人秀;明星效應;《一聲所愛·大地飛歌》
前言:文學藝術與電視娛樂節目在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相關內容,文學藝術創作需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在電視娛樂方面,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真人秀節目是深受當代年輕人喜愛的一種電視節目。近年來,在電視制作技術進步、新媒體日漸強勢、受眾口味變化、總局政策調控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各大衛視不同類型的真人秀節目也出現了一定趨勢的發展和變化。對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為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一、才藝真人秀:從關注“人”到關注“秀”的轉變
(一)大眾才藝真人秀
2000年前后,《老大哥》和《幸存者》的問世,讓真人秀節目在熒屏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自2004年以來,以《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為代表的選秀類節目開始得到年輕電視觀眾的關注,2012年起,以《中國好聲音》為代表的音樂類選秀成為了各大衛視重點打造的真人秀節目。但是在真人秀節目逐漸發展的同時,以網絡直播為代表的新型網絡娛樂形式在節目受眾群體方面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限娛令”出臺以后,國家相關部門對真人秀節目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如真人秀節目需要摒棄講排場、拼明星的節目內容[1]。在電視制作技術進步、新媒體日漸強勢、受眾口味變化、總局政策調控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各大衛視不同類型的真人秀節目也出現了一定趨勢的發展和變化,以《中國好聲音》等平民才藝真人秀”節目為例,此類節目已經開始呈現出了注重民族音樂與傳統文化的特點。以廣西衛視《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為例,該欄目是全國第一檔以“新民歌”文化作為節目創新點的選秀節目,力圖通過全國性的民歌選秀、民歌展示等方式,向民族音樂文化和傳統民間藝術致敬,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出力。節目以表演者為載體,更突出民族音樂和現代音樂融合的作品展演,是電視真人秀節目中從關注“人”到關注“秀”進行轉變的代表之一。
(二)明星才藝真人秀
2013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成功讓“現象級”這個專業用語被廣泛傳播,在這個節目中很多觀眾是第一次知道歌手在臺下的樣子。根據戈夫曼戲劇理論,其本人將人生看作是一場表演過程。在這一表演過程中,每個人都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次進行表演,為了表演,人們分出前臺和后臺。前臺是用來表演的場所,在前臺人們呈現的是適宜展現的行為,能被他人和社會所接受的形象,而后臺則是為前臺表演做準備的,是掩飾在前臺不能表演或屬于個人隱私的空間。可視的后臺暴露和由此激起的想象性景觀,構成了對受眾的吸引磁力。除了《我是歌手》等音樂類節目,《歡樂喜劇人》、《演員的誕生》等才藝真人秀也都是將明星的“后臺前置”,注重作品和“后臺”多于明星本身的真人秀節目。
二、從全明星陣容到“星素搭配”到“純素人秀”的轉變
國家廣電部門的限娛令讓群眾在真人秀節目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強化。就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歷程來看由全明星陣容向星素搭配陣容的轉變,再由星素搭配陣容轉變為純素陣容,是此類節目所表現出來的新特點。《爸爸去哪兒》從第三季開始加入明星“實習爸爸”和素人孩子的組合;《最美和聲》中明星與素人合唱;《一聲所愛·大地飛歌》中明星助力素人“讓奇跡發聲”,均體現了電視真人秀節目正逐漸卸下明星光環,關注百姓,回歸生活。
三、從關注“明星效應”到關注“文化效應”的轉變
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下,真人秀節目也呈現出了注重文化效應的特點。如《爸爸去哪兒》關注當地傳統文化、民俗風俗,在拍攝地為黑龍江雪鄉的欄目中,該節目也間接展示了我國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極速前進》、《非凡搭檔》宣揚奧林匹克文化和體育競技精神??梢哉f,現階段體驗性真人秀欄目已經表現出了注重當地風土和傳統文化的特點;才藝真人秀已經呈現出了注重民族音樂和民間藝術的特點。廣西衛視《一聲所愛·大地飛歌》欄目不但全面推廣和展示廣西本土音樂文化,也讓受眾了解和感受到全國各民族的藝術精華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各地區的文化瑰寶。
四、從注重趣味性到注重人文關懷的轉變,打造“平民英雄”
注重人文關懷,也是中國電電視真人秀欄目在新時期表現出來的新特點。如《極限挑戰》和《奔跑吧,兄弟》等節目讓體驗式、任務式真人秀得到了觀眾的認可[2]?!兑宦曀鶒邸ご蟮仫w歌》也呈現出了注重公益化的特點,特別是2014《一聲所愛·大地飛歌——美麗鄉村音樂課堂》,遵循著展現正能量的發展思路。從該節目的內容來看,節目組先后來到了廣西三江、融水、東興等民歌文化較為濃厚的區域,尋找大山深處喜愛唱歌、充滿天賦但沒有條件學習音樂的留守兒童,邀請華語樂壇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歌手親臨鄉村擔任音樂教師,讓孩子們體驗音樂的魅力,在他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借助“美麗鄉村音樂課堂”展示人文關懷,可以喚起受眾對音樂教育、文化保護、留守兒童等問題的重視,也讓受眾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的力量。
五、新媒體的發展為真人秀節目增強了更多的實時性、互動性
隨著網絡技術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直播為代表的網絡娛樂產業已經給真人秀節目的受眾群體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與電視媒體的結合,真人秀節目與網絡直播之間的有機結合,讓更多的互動成為了可能。才藝秀的總決賽直播和網紅新媒體現場直播已經在真人秀節目中的得到了應用。真人秀欄目與網絡直播之間的融合,可以借助網紅群體在粉絲中的影響力,拉近真人秀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網絡直播與真人秀節目之間的融合過程來看,注重節目的互動性與實時性,也是真人秀節目堅持內容為王的重要措施[3]。現階段《奔跑吧,兄弟》欄目已經采用了觀眾決定玩法的模式,《我想和你唱》欄目也使用了跨屏互動、線上線下全民“嗨唱”的模式。真人秀節目與網絡直播之間的結合和真人秀節目與新媒體平臺之間的融合,表明互動性、實時性的強化成為了真人秀欄目的必然發展趨勢。
六、真人秀中越來越多的“幸福感”
2017年,各大衛視被一種名為“慢綜藝真人秀”的節目“霸屏”。湖南衛視《向往的生活》、《中餐廳》、江蘇衛視《三個院子》等都屬于這種類型。這種主打慢節奏、親自然、重溫情和細節的慢綜藝消除了以往真人秀的緊張懸念和沖突壓力,給受眾更多有思想和正能量的傳遞。例如《親愛的客?!酚谜竟澞縿撛炝艘粋€家的場景,有親情、愛情、友情,構建了一個理想的家庭生活應有的溫度和態度。“慢綜藝”在電視端的成功,滿足了家庭化場景下的情感需求,傳遞了新時代的“幸福感”。
結語: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與變化,讓此類節目由明星文化的展示者轉變為了地域文化與民間文化的傳播者。在逐步擺脫對明星的依賴性的發展歷程下,真人秀節目依然可以發揮出自身的獨特優勢。注重人文色彩的展示,可以讓真人秀節目的公益作用得到強化。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真人秀節目與新媒體平臺和網絡直播之間的有機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有?、實時性的強化成為了真人秀欄目的必然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唐毅.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媒體話語權建構——基于批判話語分析的方法[J].新聞界,2015(18):51-55+72.
[2]楊霖.從商業模式到情感模式——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本土化建構過程管窺[J].藝海,2015(08):73-76.
[3]文嫮,韓笑.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價值鏈的演變研究[J].經濟經緯,2012(06):72-76.
(作者單位:廣西衛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