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是和油畫創作內容相輔相成的,構成形式和創作內容的和諧融合對油畫藝術作品的主題內涵有著重要的影響,直接關乎油畫藝術作品創作的成功與否,因此,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對于油畫創作來說極為重要。本文基于油畫本體出發,總結闡述了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
關鍵詞:油畫;創作;構成形式
油畫的構成形式是將作品創作中的各種構成要素進行科學的排列組合,以至使藝術作品能夠有效地、出色地反映其所要呈現的思想內涵。油畫創作中,畫家對于油畫的構成形式進行深入地分析,不僅僅能夠讓作品更加具有豐富的審美層次,而且還能夠在內涵上創新、擴充和豐富油畫原有的意義。
一、油畫傳統的構成形式分析
油畫作為一種以視覺為基礎的審美創作藝術,其形式上的表現主要是通過各種視覺因素來達到其想要的效果的。具體展開來說,主要有顏色的使用和搭配、幾何元素的使用、圖形的多樣化結合和創新。
(一)幾何工具
油畫是一種來源于生活又脫胎于現實的一種藝術,因此很多的構成形式是來源于我們的現實生活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線條和幾何物體構成了我們賴以生活的空間環境,抑或是某個城市的周遭輪廓,因此幾何工具的存在是構成油畫創作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組成元素。
(二)顏色的使用
譬如說在創作一個帶有積極向上的主題油畫的時候,所使用的畫面顏色主要是暖色調,并且在顏色的使用和搭配上偏向于鮮艷的顏色。如果是想要創作出引人深思的油畫,那么其使用的顏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視覺沖擊力極強的撞色,另外一種就是顏色偏暗的冷色調,這些都是油畫創作中表現形式上的具體用法。
(三)油畫中的節奏
油畫的創作過程中存在著特殊的節奏性,這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節奏不太一樣。傳統意義上的節奏指的是音樂藝術上的那種節奏感,而在油畫中,這種節奏的意義變成了對于某種顏色、某種技法、以及幾何工具的利用頻率節奏,也就是說在幾何工具和顏色已經確定好了情況下,能夠通過不同的繪畫節奏來產生不一樣的作品。譬如同樣地使用綠色來表現一篇草地的時候,不同的季節草地的顏色變化是不一樣的,這不僅體現在顏色的變化上,甚至還會體現在繪畫時候涂抹顏色的厚度上,不同的厚度能夠體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油畫中的節奏。
二、現有的油畫創作構成形式發展不足因素分析
目前,中國油畫在構成形式的理論研究方面與西方相比較還處于一定的薄弱階段,由于西方在這方面的研究時間長、較深入,所以,
我們應當借鑒西方的理論經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敢于創新“洋為中用”。
(一)西方與東方繪畫歷史上的差異
中國現有的油畫創作構成形式在技術上和觀念上以及在學術上,都和西方的油畫創作構成形式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主要是因為油畫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中國人不論是在審美情趣上還是在創作技術使用上,都和西方油畫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不論中國油畫在實踐中的發展進行到了哪一個環節,中國油畫創作構成形式的發展都要認真學習西方油畫創作構成形式的經驗,吸收其藝術養分來“洋為中用”這是中國油畫創作的必然。
(二)油畫創作構成形式思維的僵化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油畫已經取得了喜人的長足發展,不論是在油畫的實踐上還是在油畫的學術上,都有著和西方并駕齊驅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中國油畫創作者較多地停留在早期油畫創作的構成形式階段,因此,在中國油畫藝術作品中,創作構成形式的發展思維與當今時代的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適應”。
(三)藝術創作氛圍的過度擴張
在中國油畫創作者中,還存在一部分的油畫創作者,他們生活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里,很多市場化、經濟化的思想和觀念開始進入他們的腦海。由于市場化的導向,使得一些油畫創作者紛紛轉向了油畫市場,他們覺得自己不需要再通過思考油畫創作構成形式來獲得油畫技術上的提高,他們只需要能夠賺到錢就行了,在這種拜金思想影響下,很多油畫創作者失去了對油畫創作構成形式進行思考的興趣,使得藝術創作氛圍過度擴張。
三、提高油畫創作構成形式的路徑探析
(一)突出油畫創作構成形式,增強中國油畫魅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藝術創作仍然是豐富我國文化內涵的重要手段與方式,我國的油畫創作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油畫的創作在我國的發展相對相對來說比較緩慢,可以說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國油畫事業的發展存在著機遇與風險并存的狀態。一方面,我們應當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尊重自然,扎實地掌握好油畫創作的構成形式基本功,做好大量的實際練習,理性面對中國油畫和西方油畫的差異,將中國油畫創作融入于當今社會,使作品更加貼近自然、貼近當代生活,具有中國特色;再方面,油畫創作構成形式要注意以人為本,藝術的最終歸宿不僅僅是為了傳承文化精神,也是為了將各種不同的人文精神滲透于中國本土民族精神之中,從而增強中國油畫在世界藝壇的藝術魅力。
(二)創新與豐富油畫創作構成形式
針對前文所提到的,中國有一部分的油畫創作者存在思維上的僵化,認為油畫創作構成形式是屬于國外的一種理論,因此對于油畫創作構成形式并不是十分重視;還有一部分油畫創作者在市場化的競爭中慢慢地失去了對油畫創作構成形式進行思考的興趣。針對前一部分人,筆者認為這些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素質和學術素養肯定是要高于普通人的,因此要想他們能夠打破油畫創作中構成形式思維上的僵局,可以通過在部分群體中舉行一定的講座和論壇的形式,讓他們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現有的、較為先進的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理論并以此來指導他們的實踐。而針對后一部分人,筆者需要通過市場行為的介入來維護和完善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目前很多油畫創作者只是為了追逐金錢而進行創作,他們不承認或者漠視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我們應當在各種講座和論壇上不斷地強調油畫創作中構成形式的重要性,讓他們能夠在健康有序的市場引導下,自發性地創新和豐富油畫創作構成形式。
(三)提高觀賞者的審美情趣與品位
現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去思考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較多的人對于繪畫這門藝術并不是很內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很多油畫創作者能夠有機會進行低品質創作。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于藝術的消費能力、鑒賞能力和識別能力的不斷增強,必然會促使油畫創作中的構成形式得到一個長足的發展。因此,提高觀賞者審美情趣和品味也是構成形式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重要路徑之一。
作者簡介
王妍(1994-),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7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