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惠
摘 要:在多年的健美操教學中,筆者深感傳統的以傳授技術動作為核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與現實脫節,沒有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整個教學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因此筆者摸索學習目前新建的健美操“運動教育模式”理論系統,并將其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拋磚引玉,和同行共同學習。
關鍵詞:健美操;運動;教育模式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前蘇聯的教育觀念一直影響著我國學校體育。學校體育基本上以傳授技術動作為核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過分強調教師灌輸式的“教”,過多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主體性,忽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學”,忽視和否認學生在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學習環境等方面的主動地位,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習能力,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地位。傳統教學模式在課程中日益顯示出其不足,人才培養目標已逐漸與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相脫節,這就決定了體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自從八十年代健美操傳入我國,并進入高校后,我們的健美操教學模式也沒有逃脫前蘇聯教育觀念的影響。而且,健美操的特點決定了該項目的教學模式比其它體育項目更易釆用單一的“完整示范——講解——分解示范——練習”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總是主體,總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完全沒有思考和個性發揮的空間。這種在傳統體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缺乏必要的科學鍛煉知識,缺乏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而且體育鍛煉能力差,因此在教學中引進先進的運動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除此之外不僅能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運動技能,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其終身體育技能和習慣。
運動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幫助學生管理和把握自己的運動經歷,因此,學生要在課上對自己的行為高度負責,運動教育模式中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決策者,教師通過引導、輔導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通過自己探索、發現和相互交流等自主學習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另外,與傳統的體育課相比,在“運動教育模式”中學生要學更多的內容,包括健美操技術和戰術,賽季的角色與職責等。因此,“運動教育模式”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使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收獲和提高。
教師要善于集中學生注意力,要有效地發號口令,要預計課上各個環節所需要的時間,從學生進入教室到達本隊活動區域,到課上各個環節的轉換,再到每節課的結束部分。發展和維持一個積極的,可預見的,以完成課堂任務為導向的課堂氛圍。因此,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用極少的時間維持課堂紀律,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的各部分內容。
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如何具體運用科學有效的健美操“運動教育模式”呢?
首先是準備活動,每節課以準備活動開始,老師只簡單發出相關練習任務指令,由班長或體育委員帶領,準備活動的內容可以是身體素質類的練習,也可以是與健美操技術相關的練習,或者是兩者的結合。然后是基本部分,學習新動作和組合時通常由教師帶領,教師將要點重點闡述,示范指導,練習或復習已學健美操動作或組合時,通常是分組練習,由各組的組長或體育委員帶領,教師則在旁對各組進行糾正、指導。在這部分,教師必須確保學生有時間練習健美操動作技術及健美操比賽隊形變化訓練。三是比賽部分,也就是將比賽引進課堂,一方面可以形成競爭機制,一方面以賽促學,競爭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然后學生互評,各個小組進行比賽,教師點評,指出各自的健美操技術及隊形變化的問題,讓學生在點評中成長。四是結束部分,每節課結束時,教師應該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對于學生在練習或者比賽中的杰出表現給予認可和表揚,學生或者各組表現出的公平競爭行為也應該提出表揚。
在整個授課過程中,課堂教學過程呈動態變化。變化的兩大原則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教授時間比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由多到少的變化,以學生為主導的練習時間比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由少到多的變化。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讓學生能愛上運動,形成自我鍛煉能力。
面向新世紀,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科學合理的設置課程,培養出高質量的、適應社會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健美操作為一項有特色、并有良好健身效果的運動項目,從誕生之日起就轟動全世界,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股健美操熱潮,之后,健美操被迅速引入到高等學校體育教學中,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和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之一。但是如何完善健美操課程,充分利用健美操教學幵展創新教育,豐富其內涵,拓展其空間,對于高校教師來說還將是一項新興和發展的課題我國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教育模式”的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上,教師總是完全指導和控制整個課堂,而學生主要的角色是服從老師的指導。盡管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某些體育課教學起到了作用,但是它與“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學目標和戰略是不一致的。
因此,探索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和創建有利于培養世紀人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丁洪福 山東省高校健美操選修課的開設現狀及對策研究 -體育博覽(研究版)2011(2)
[2]林楠楠 黑龍江省高校健美操課現狀的調查研究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
[3]王益爾 寧波市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調查與分析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4]魯春娟 論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的教學問題與對策-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2)
[5]崔成 管窺高校女子健美操教學-中國電子商務2010(2)
[6]王艷 陜西省部分高校健美操發展現狀調查科技信息2011(6)
[7]孫留中 廣西高校健美操選修課學習現狀調查研究 [期刊論文]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作者單位: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