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玲
摘 要: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并更新,現已趨于完善,并已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土地規劃和利用的不合理現象越來越多,進而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實施科學的土地規劃與管理已迫在眉睫,為此,本文簡單論述了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測繪技術的應用情況,以期為土地規劃與管理的科學和合理化提供幫助。
關鍵詞:測繪;土地規劃與管理;技術;應用
近些年來,時代在不斷發展,在資源浪費、空間擁堵及人口集中等問題中出現了各種矛盾關系,所以必須更好的發揮并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土地規劃與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現有土地資源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土地規劃與管理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現已充分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權定位系統等技術應用到了該領域,而且效果不錯。基于此,下文進行了有關分析研究。
介紹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測繪技術
1. 遙感技術
距今為止,遙感技術已經發展了幾十年,應用遙感技術進行測繪時,能24小時連續獲取信息,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信息量,耗時短,特別是出現高分辨率遙感技術以后,遙感技術被更加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突出地體現了其高精度和時效性特點。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成熟,現在國內外很多部門已在土地動態監測分析中引入了該技術,通過遙感技術,可以實現對土地變化及其趨勢的準確掌握,而獲取的信息也可作為土地規劃與管理的基礎資料。
1.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處理地球表層空間的遙感圖形、空間定位和圖形數據等數據,通過整合處理各種數據,能夠分析處理某片區域內的所有分布情況,供技術人員參考使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充分利用了網絡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空間技術,它已經廣泛應用于資源調查及城市規劃等領域中,而且已經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能夠針對土地特定區域,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將屬性數據和空間圖形進行整合,實現了數形一體化,更加方便進行土地規劃與管理,實現了管理的數據化及信息化。
1. 全球定位系統技術
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技術,能夠24小時、連續實施全球定位導航。該技術已從最初的純軍方使用逐漸發展到了民用領域,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為有利的影響。特別是出現的全球定位系統測繪技術,具有實時定位、精度高和作業時間短的特點,已經在城市規劃、地質勘測和資源調查中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簡述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測繪技術的應用情況
2. 評價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評價即土地評價,是指通過對土地資源的全面調查,結合一定的建設或生產目的,綜合評價該土地的生產潛力和質量。在土地規劃中,土地評價環節不可或缺。目前,中國土地制度改革正在不斷完善與深入,致使土地評價的科學合理化已十分迫切。但是,中國土地評價工作由于起步較晚,評價技術及手段都還有待完善,所以,在現代土地資源評價中還有很多問題,如估價時間長、指標體系有效期短及標準和方法未統一等。而通過引入測繪新技術,則土地資源評價的智能化及自動化能夠實現,從而獲得的評價結果也更科學。首先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準確定位需要評價的土地;再通過遙感技術生成有關影像及數據資料供土地評價工作使用;最后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分析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程度和結構等數據,進而登記劃分土地,最終得出評價結果并將其輸出。
2. 動態監測土地
土地的動態監測工作十分繁瑣卻非常重要。實施動態監測目的為及時發現土地變化情況,并及時獲取具體變化的數據及信息。中國以前土地變化情況的了解很被動,往往也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而通過測繪遙感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動態檢測土地變化,具體為:首先,通過遙感技術主動、快速地獲得土地變化情況;然后,利用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快速、準確地再次獲取土地變化狀況,即:變化的特征及數量等,同時分析所獲取的空間信息或能利用的準確變化數據;最終,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對土地變化實施計算機管理,并及時更新土地數據庫。
2. 用于土地勘測定界
土地勘測定界是指為了滿足復墾及征收等工作需要,處理所界定的土地利用現狀及范圍等信息,并算出用地面積。該工作為國土資源各種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準確、科學的基礎資料。利用測繪新技術開展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時,首先可以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測繪技術準確定位土地,并對相關觀測數據進行采集,將基準站的觀測數據及已知數據一并發送給流動站,在流動站接收后,并采集全球定位系統的觀測數據,之后差分觀測值形成,最后根據相對定位原理,將土地的三維坐標及其精度實時算出。
2. 用于土地規劃設計
土地規劃在土地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土地規劃的每個環節都會涉及大量土地信息,包括土地的質量、數量及位置等。在土地規劃前,需要收集和整理土地相關信息,才能夠為土地規劃的后續工作提供依據。在進行土地規劃時,在收集數據及信息方面,測繪新技術的應用表現出了高度的準確性和實時性,而其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也提高了土地規劃工作的效率。具體過程為:首先,通過遙感技術主動并及時地獲取土地信息,并處理遙感數據,生成需要的數據或圖片資料,再及時、準確的輸出土地信息;同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數據處理功能,分析和處理所獲土地數據,分析評價土地利用現狀,并自動生成其分析數據庫,可以實施土地利用類型預測及遠景規劃,從而實現土地利用結構的布局制圖與優化設計。
結 語
總的來說,本文主要簡述了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測繪技術的應用情況,研究發現: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在土地資源評價、動態監測、勘測定界及規劃設計等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希望可以供有關人員參考使用,從而促進土地規劃與管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陳明,楊玉平.土地規劃過程中土地測量及其各項技術的實際應用[J].江西測繪,2015(04):57-58.
[2]李靜靜,席亞南.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5(10):122.
[3]李邦玉.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初探[J].好家長,2017(29):249.
[4]左美蓉,張教權.地籍測繪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現代職業教育,2017(15):58.
(作者單位:東莞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