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啟騾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居住區的景觀已成為衡量居住區質量的重要指標。因此,為了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加強居住區的景觀植物配置。
關鍵詞:居住區;園林設計;景觀規劃;植物配置
引言:
居住區景觀是城市綠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隨著現代城市建設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綠地景觀系統。隨著住宅建設的迅速發展和擴大,居民對人類住區環境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城市景觀綠化的比重不斷提高,水平不斷提高。它已成為城市綠化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閃點。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生態特性分析
1.1城市園林的景觀特性
城市園林是一種特殊的自然和文化景觀,具有藝術功能的特點,對人類的生理和心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景觀的角度來看,景觀生態學強調人的作用。景觀應具有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1.2城市園林的生態特性
綠色植物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儲存在植物中的化學能。這一過程是生物鏈生存的基礎。園林綠化系統是唯一具有自我凈化功能的組成部分,在改善環境質量、保持城市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創造人類理想的家園是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近年來,園林景觀的規劃和設計中越來越多地考慮了園林的生態特征。
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方法
2.1居住區園林生態設計
(1)保留原有的植被。該處原有植被應盡量保存在住宅區的園林設計中,并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景觀效果決定留園。一般來說,在城市中,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關系,并與環境長期共存。因此,應盡可能保留這些群落和植被。
(2)遵循“互惠共生”的原則,協調各種植物之間的關系?!盎セ莨采敝傅氖莾蓚€在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的物種。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雙方都能從中受益。
(3)植物營養空間的定位。園林植物的設計是美麗的,植物與個體植物之間的關系是設計師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氣候、土壤、光照和海拔等因素影響著自然植物的分布。植物的分布是水平和垂直的。不同類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層次的營養空間。小綠地一般適合兩個配植層次,即喬木與小灌木的搭配和喬木層加上地被層。
(4)保持"物種的多樣性",并模擬自然環境中的群落結構。物種多樣性理論反映了群落的豐富度和均勻度,同時也反映了群落的動態性和穩定性。因此,在設計居住區景觀時,應保持物種的多樣性,注重與自然的和諧。
2. 注重植物色彩的運用
在配置園林景觀植物時,應注意植物色彩的運用,以設計出符合人們觀賞需求的景觀環境。但長期以來,在人們觀念的影響下,居住區的園林植物配置容易與環境保護相聯系,將環境保護等同于增加綠色是錯誤的。結果種植了大量的綠色植物,但沒有注意植物色彩的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園林景觀觀賞價值的提高。
為了避免上述現象,首先要改變觀念,不要過分追求綠色,防止單一顏色造成人的視覺疲勞。不僅無法實現設計目的,而且還會適得其反。例如,一個居住區中植物都配置綠色植物,喬木灌木地被都是綠色調,小區缺少重點突出的色彩,使得小區整個環境顯得單調乏味沉悶;
第二,注意各種顏色的構成。根據植物的特性我們可以在配置時感受不同時節的季像變化,做到四季有景可觀、四季有花可賞。海南的開花植物根據花期的不同,植物設計師可以將它們互相巧妙地結合,在不同季節呈現不同的顏色,讓人感受到季節的輪回與轉變。例如,二月是木棉花的開花季節,花期持續1-2個月,四月是風鈴木的開花季節,五月開始海南的許多開花植物都開始它們的花期,如紅花似火的鳳凰木、花團錦簇的大花紫薇、個性十足的雞蛋花、熊熊如火的火焰木等等,將花期不同的植物通過設計手法的有效配置能讓人們做到四季有花可賞,大大增加了小區植物造景的景觀色彩。除了陸地植物和灌木的形狀和顏色不同外,形成的美麗景色更值得人們欣賞。
此外,顏色的使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即開花植物的應用。與植物葉片的顏色相比,植物的花在創造鮮艷的顏色方面有更多的優勢。植物花卉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氣味芬芳,色彩鮮艷,具有較強的美化和點綴作用。
2. 石景與植物的搭配設計,體現地域風情特色
大型住宅區多采用特置石景觀,常用的景觀布置方式有特置、對置。一般選用大小搭配以及美而玲瓏剔透的山石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湖石。在布局上,多位于水池、庭院、曲廊等地方空間的構圖中心,或有園門、漏窗、空窗等。進入現場。特置石營造山石景觀的設計理念和表達方式也被應用于現代城市的生活環境中。設計師在設計和呈現石景時必須經過精心構思,使其在形成精美意象的同時,可以作為當地景觀構圖的中心。局部石頭的點景作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使得整體的景觀效果更加突出,更有神韻。使整體植物造景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2. 注重立體空間的運用
居住區景觀植物配置時,立體空間是否能合理利用,決定景觀設計的成敗: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空間,留下太多的空白,給人一種空蕩之感。如果不注意植物水平層次的差異,種植大量的同層次植物不僅不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長,而且擁擠的植物也完全不受重視。因此,立體空間的利用是景觀中植物配置的重點。
因此,在分配植物時,我們為了使景觀效果更加豐富一般會設置高層、中層、低層三個層次,在三個層次的基礎上更豐富的可以增加兩個層次的補充,景觀群落錯落有致,景觀效果豐富。層次豐富的同時建立一個穩定復雜的群落,并提高其觀賞價值。研究發現,適合上層樹木生長的植物具有以下特點:樹冠比較高,直立,觀賞價值高,喜陽耐污染。并且為了避免影響下層植物的生長,也應具有較強的透光性。在中灌木中使用的植物一般具有耐陰特性,在栽培管理的分配、觀賞和光合作用強度等方面應予以考慮。
一般來說,對下層植物的觀賞要求較低,一般有以下特點:生長期短但生命力強,具有較強的耐蔭特性。因此,在分配住宅區內的景觀植物時,應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合理地分配。尤其要注意考慮提高立體空間利用率,多而不亂,同時達到景觀綠化層次豐富的目的,增強視覺享受的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質量優美景觀設計將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現代城市住宅綠化景觀設計的以人為本和生態優先性已成為住宅社區建設的發展趨勢。通過園林景觀的設計,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具有特色和個性的生活環境空間。設計師需要在設計上不斷創新,不拘泥于固有的設計,不斷學習國內外的成功案例。它必須能夠創造一個自然、良好、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季玉霞,劉炳峰,董艷玲.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選擇與配置[J].安徽農業科學.2011(28)
[2]宋仲鈺.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與植物配置探討[J].農家科技.2011(S1)
[3]吳在生,胡勇勝,宮艷敏,張智,鄧波.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J].現代園藝.2015(01)
(作者單位:海南雨人景觀設計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