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華清
摘 要:作為構成醫院整體管理質效的重要構成部分,室內清潔衛生的管理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作用。從相關管理理念、技術的引進而到實際性的實施、革新,醫院室內清潔技術的建設與管理儼然已經逐步成“系統”地發展。綜合觀察當下的許多醫院就室內清潔衛生而言已經采用較為先進與完備的科技技術,但是仍舊有許多醫院由于管理技術與系統建設的缺失而引發衛生安全隱患,嚴重企及醫院整體狀貌。本文以此為主要探討背景,以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建設與管理為主要探討對象,就其實施策略作簡要探析。
關鍵詞:醫院清潔;室內空氣;潔凈技術;建設與管理
引言
醫院空氣質量是為病患及其具體鞏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修養、工作的環境的首要,醫院環境與其他環境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性,潔凈工作的好壞與否與醫院服務質量的高低具有直接性的影響。醫院在進行具體清潔時,不僅需要強化對清潔部門的管理與監督工作,同時還需要就其空氣潔凈技術進行引進與及時更新,另外還需要結合醫院整體使之成為一個“科學化、高可行性”的服務系統,為醫護患營造良好環境。
一、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價值分析
室內空氣的潔凈工作一直以來不僅為醫院所重視,更為其他類型企業發展而重視,并伴科技技術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室內空氣潔凈更與科技型企業逐漸接軌而形成一整套發展系統。這就醫院的發展而言更具有意義性,早在幾十年前我國許多大型醫院就已經開始著手室內空氣潔凈的研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研究更顯現出其廣泛性和普遍性[4]。提升醫院室內空氣潔凈度不僅益于為在院進行治療的病患提供合適環境,增強醫護間生活質量。同時還益于促進醫院整體服務質效的提升,提升醫院服務信譽度[3]。
二、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具體分析
筆者經過考察發現許多醫院的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采用會因其技術、資金、規模的等因素的影響而不同。而就其最基本、最為常見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
(一)水平層流式潔凈模式
借用過濾、靜壓以及風向掌控等原理為主要運作動力,水平層流模式通過側墻展開室內大型過濾性裝置,將清潔性的空氣傳送到目標室內。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在手術室內部進行手術時就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麻醉型”感染。同時這一原理之下的潔凈模式并不會占用室內高度,在進行工作時候較為建議將使用在樓層較為低的室內。但是這一模式對于室內手術的感染保障作用較為薄弱[2]。
(二)調節式室內空氣潔凈模式
這一模式最為突出的優勢在于其具體的工作狀貌可以通過自主調節而實現,相較于前一類型模式而言更具有“靈活性和可行性”。這一模式之下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室內空氣指數、人員生存要求等,對其風速、空氣濕潤狀況等及進行適時調整直到達到目標指數。這一模式很好地體現了其“因地制宜、因需而變”的特性,更具有可用性。
(三)室內空氣潔凈技術設置技術分析
潔凈手術室的選址是進行革工作的第一步,即醫院室內潔凈手術室的選擇應當具備良好的自我資源條件,例如該手術室應當被選擇在所處地的上風向并且污染源較少,確保其外部侵略性影響系數較低。同時,還應當注重“就近原則”,即可以將目標設置在離外科部室相對較近的地方,最好能夠設置在中心處,以此為展開相關工作提供極大的便捷性[1]。
同時,在進行具體潔凈室的安排的時候,還應當十分注重對其具體排風以及引風狀況予以考察、平衡。即在室內安裝一定的排風口,將室內產生的污濁空氣排開,同時依靠引風設置吸入清新、無污染的空氣。以此優化提升病患的治療環境。
三、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管理分析
(一)及時做好定期養護工作
不同于其他類型工作,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保養與維護工作具有“精密性、復雜性”等特征,這主要源于其潔凈室發揮作用不僅需要相關技術作為支撐,同時還需要設定多樣化的設備。這就決定其管理工作的難度性較高。
首先就其最為基本的管理者而言,要強化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設定一整套與之相關的防護手冊,并將管理制度一一進行實際化,確保醫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均按照系統要求進行共奏。同時還需要就工作人員的工作在崗制度安排、時間安排等進行落實,另外嚴格化潔凈室人員出入登記、消毒工作、服裝設定等工作,嚴防出現“人員化”誤差。
其次,作為醫院室內潔凈工作,做好相關的消毒工作具有必要性。首先需要強化相關工作人員消毒、防毒知識的教授、落實人員消毒技術的培訓工作,并將消毒工作納入最終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提升人員對該工作的重視度。另外,還需要積極安排做好排污產生物的處理工作,即針對室內清潔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性污染物,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做好處理工作,并且在進行該項工作時,還應當注意避免產生二次污染事故,影響人身、環境安全。
(二)積極做好驗收與監測工作
醫院的室內潔凈工作并非單一性的工作,而是成系統性的、綜合性的工作,在完成基本工作布施之后,還應當就其技術與成果進行最終檢測與驗收。例如對手術室潔凈技術進行再次檢驗,再次確定其可行性與安全性,只有確定其可行度、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文件式、證書式確認之后,方才可以正式進入運行。
同時,在進如運行之后,還需要積極做好后期的定期檢測工作,醫院管理部需要按時做好監測工作,落實到日制、天制、周制、月制以及年制,嚴格將檢測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確保每一道程序、每一模塊的內容都在監測范圍之內。如此,才能夠實現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系統管理的高效性、系統工作的長效性以及整體工作質效的現實性。以此,促進醫院健康安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言,作為與患者直接接觸的特殊空間,健康安全綠色的治療環境是一個醫院應該為患者提供的最基本的保障。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探索、建設與管理,不僅需要醫院積極做好“主體”作用,就其多樣化的模式進行有效性選擇,選擇最為合適的運作模式。同時還需要就設定的技術系統做好管理工作,既需要落實相關技術設備的定期養護工作,又需要兼顧驗收與監測工作,確保其長效性與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張馨心,杜麗,尹世輝,等.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建設及管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23-24.
[2]劉志.醫院室內空氣潔凈技術的建設及管理[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48-48.
[3]李奕林.淺談醫院空調凈化系統[J].潔凈與空調技術,2017(3):98-100.
[4]凌歡.潔凈手術室環境管理的研究[J].醫學信息,2016,29(28).
(作者單位:杭州神州潔凈空氣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