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以來,我國港口所面對的經營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對港口經營環境進行重新審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經營特點,構建新的管理體系,是港口企業現階段所需開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從我國港口管理模式的現狀入手,對港口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與港口管理模式的優化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港口;經營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思想
前言
沿海港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提升,對我國沿海港口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根據其他國家在港口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經驗,港口群建設是消除不同港口之間的惡性競爭,推動各個海港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通過對港口管理模式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港口發展戰略問題就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丹東港”事件的出現,表明我國急需對原有的港口管理模式與管理思維進行優化。
一、我國港口管理模式的現狀
(一)我國港口的現狀
我國港口長期以來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計劃管理模式。在本世紀初期,負責港口管理的港務局該轉制為港口集團公司,成為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經濟主體。為加強政府部門對港口的統籌管理,我國在完成港務局轉制的基礎上,設立了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和港口管理局[1]。在港口經營發展的整體思路得到明確以后,我國國內各個港口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提出突出的貢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港口之間的市場競爭呈現出了激烈化的特點。現階段各個港口的交叉腹地貨源和服務質量等因素也成為了各個港口之間的競爭的反映。大物流戰略和產業鏈的橫向、縱向延伸,也成為了國內各個港口所關注的內容。
(二)我國港口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世紀以來,我國港口所面對的經營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對港口經營環境進行重新審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經營特點,構建新的管理體系,是港口企業現階段所需開展的重要工作。通過對我國國內各個港口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尚未形成成熟化的港口群體系。我國港口在以下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不同港口之間存在的同質低效益競爭;二是沿海干口支線航線比重過高;三是港口資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升;四是港口管理體制有待完善。如在同質化低效益化的市場競爭的影響下,港口企業過分壓低市場價格及盲目投資問題的出現,往往會讓港口之間的貨運結構呈現出趨同化的特點。如“丹東港”事件的出現,就表明港口盲目投資問題已經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近海支線航線比重高于遠洋干線航線的問題也表明我國港口的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在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實施以后,各區域從自身利益出發發展港口的措施也導致了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等問題。
二、我國港口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政企分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港口經營管理機制完成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根據港口管理工作的現狀,國家仍然對港口的經營活動有所干預。在港口經營管理改革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學者在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國有民營經營管理模式為主的港口管理模式。
(二)中央與地方管理港口權利的合理劃分
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管理權限的合理劃分,是我國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實施過程中所面對的突出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港口管理方面不斷采取權力下放措施。地方政府在港口經營管理工作中所享有的管理權限有所增加。對于中央政府而言,在港口管理權力下放工作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需要在統籌全國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借助完善化的法律制度,對港口管理工作進行調控。
三、我國港口管理模式的優化措施
港口群管理模式是新時期港口管理工作中的新模式。如美國“紐約-新澤西”港口群和日本東京灣港口群就是兩種較為成熟的港口群。在港口群建立以后,政府部門仍然堅持從港口群的整體利益入手,對港口進行宏觀管理。根據我國港口的實際發展情況,我國也可以在對國外成熟化港口管理模式進行吸收借鑒的基礎上,構建以“港口群”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港口群”管理模式建設過程中,國家和港口企業需要對以下內容進行關注。
(一)推進港口投資的多元化
現階段國內個港口投資主體多元化所帶來的資金仍然是國內各港口建設的重要依賴因素。在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的基礎上,推進港口投資的多元化,是現階段發揮港口整體優勢、增強港口活力的有效措施。“地主港”模式的構建,是構建港口多元化投資體系的有效措施。在“地主港”模式實施以后,政府部門在劃定港口區域范圍以后,可以對港口區域內的土地、航道等資源進行統一開發,并通過租賃方式將碼頭租賃給相關企業。海岸線和土地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出租費用,可以用于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這種港口經營模式可以在兼顧政府和企業的利益的基礎上,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進而在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優勢的基礎上,促進港口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2]。
(二)在港口管理工作中滲透精細化管理思想
精細化管理思想在港口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可以讓港口企業借助差異化、個性化服務,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以日照港為例,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讓企業管理工作呈現出了基層的特點,這一措施的實施,對該港口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三)加強數字化港口建設
數字化港口建設工作的開展,也可以為港口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以“港口群”為單位的信息平臺的構建,可以在構建港口群內信息共享機制的基礎山,提升港口資源的利用效率。
結語
港口管理工作涉及到了中央、地方間的權力劃分、地方經濟效益和港口企業參與門檻等多種因素。港口管理工作的優化,有助于港口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寶,李劍.港口管理模式、治理結構與經營績效——中國港口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東岳論叢,2015,36(09):87-91.
[2]劉天寶,韓增林.基于國外經驗的我國港口管理模式構想[J].海洋開發與管理,2009,26(10):9-13.
作者簡介
高偉(1994年12月7日),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江蘇省淮安市。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