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壽恩
摘 要:氣象與人民的生活有緊密的聯系,而且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對于城市來說,做好全面的氣象災害預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對于農村基層來說,并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通過分析發現,農村基層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信息的控制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于氣象災害預警來說,與一般的信息有不同之處,而且需要確保氣象災害預警的及時準確。所以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傳播需要在正規的新聞媒體中傳播。目前我國的農村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傳播途徑不但有傳統的媒體渠道,而且還有新媒體,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氣象預警信息的及時準確廣泛傳播,確保我國的農村基層地區可以實現全面的防災減災。
關鍵詞: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渠道
一、傳統媒體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
1.電視
電視是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發布途徑,氣象局和廣播電視臺盡力里阿尼和的發布機制,電視臺在受到氣象局發布的災害預警信息后,需要及時的在電視節目上進行插播或者是利用滾動字幕的方式,在各套節目中及時播出。通過分析發現,電視具有覆蓋面廣制約因素少的特點,但是受到制約的主要因素是需要群眾主動收看。對于電視所播出的信息,一般會受到電視臺節目的時長的影響。通過分析發現如果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在夜間,那么多數觀眾都已經就寢,所以無法及時的了解到氣象災害的預警信息。
2.廣播
在農村廣播是比較重要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渠道,農村的廣播具有設備簡單傳播速度快的特點。通過農村廣播的使用,可以對通訊落后的農民群眾進行及時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船舶。但是通過分析發現,目前的農村廣播的普及率比較高,但是具有傳播范圍窄的特點,而且每個廣播都需要配備相應的廣播員,所以農村廣播的使用容易受到制約因素的影響。目前手機的廣泛使用已經成為重要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傳播方式,目前的農村廣播一般作為補充的發布渠道。
3.電子顯示屏
目前電子顯示屏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發布方式,而且對于政府部門辦公區以及交通誘導屏等都可以有較為良好的信息傳播作用。對于這些控制力較強的電子顯示屏,需要進行合理的信息發布控制,確保這些信息的發布都符合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要求。目前的很多電子顯示屏都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具有良好的受眾面,傳播的速度比較快。不過電子顯示屏的信息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就是必須要配備相應的操作發布人員,在人員下班的時候,無法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
4.手機短信
目前手機短信是最為重要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渠道,手機信息具有及時和邊界的特點,而且可以確保受眾及時的即受到氣象災害的預警信息。但是通過分析發現,氣象局對于氣象短信的發布聯系人主要是鎮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決策層,可能會因為決策的問題,影響信息的發布。
二、新媒體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
1.微博微信
目前微博微信具有較高的使用率,氣象局采用微博微信的方式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通過微博微信的發布方式,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而且分享起來十分方便。所設計的很多氣象服務產品具有多樣性,而且貼近群眾,可以實現和群眾的互動。另外微博還可以是吸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及時更新,不過需要群眾對此進行主動的訂閱,而且一般微信和微博每天發布的信息每天一次。目前微信微博已經成為重要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方式,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而且效果很好。
2.網站和手機APP
氣象局為了確保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及時傳播,開設氣象局的網站并研制氣象應用APP。通過網站和氣象應用APP能夠提供較多的氣象服務,能夠及時的做好同步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更新。通過對農村基層人員的調查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氣象官方網站和手機APP。有的人雖然知道網站和手機APP,但是對此并沒有及時的使用,很多人還是依靠于公眾的主動點擊。
三、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對策
1.肯定傳統媒體優勢,強化部門聯動
對于傳統的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傳播優勢,但是決策者存在較為明顯的被動型。所以需要及時的更新氣象決策服務手機號碼,提升信息的準確性,做好相關責任人的確定。通過逐漸的落實重要的氣象信息傳播,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動。通過建立拓展多部門的常態化信息共享和發布機制,實現電視廣播、交通誘導屏以及電子顯示器的全面應用,提升氣象信息的綜合合理發布。通過建立健全發布機制,實現信息覆蓋面的逐漸擴大。
2.優化新媒體模塊,加大宣傳力度
對于新媒體的使用,需要通過不斷的優化提升氣象官方微博的微信模塊,通過開發氣象APP客戶端,確保公眾的使用體驗得到相應的提升。對于氣象災害科普宣傳,需要加大力度,讓公眾深入的了解到氣象災害的影響,對于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必須要正確的認識。對于氣象新媒體的宣傳,需要氣象局樹立較強的官方權威,通過增加氣象新媒體的下載訂閱量,實現信息覆蓋面的增加。
3.利用社會資源,擴大信息覆蓋面
目前我國的市面上有很多天氣預報APP,其中不但有墨跡天氣和天氣通等,還有不同手機中所使用的很多獨立的天氣預報軟件。目前公司化的運營方式和宣傳已經成為重要的方式,而且很多大型的網絡上也有天氣預報模塊。通過充分的使用社會資源,能夠整合信息傳播渠道,而且通過對各大網站和平臺的綜合使用,能夠實現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的提升。對于農村來說目前也已經基本實現全面的信息網絡覆蓋,通過利用社會資源,可以全面的提升我國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大量傳播。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媒體傳播渠道已經無法滿足基層農民的需要,所以需要對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提升在新媒體以及傳統媒體的宣傳水平。通過對基層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傳播渠道分析發現,傳統的媒體是不可以摒棄的,但是新媒體的使用需要確保有相應的控制,不但需要提高氣象信心的覆蓋面積,而且還需要確保氣象信息的準確真實。通過新舊媒體的綜合使用,可以為群眾提供更高更快的準確氣象信息。通過新舊媒體的使用,可以實現氣象信息的快速傳播,提高農村基層的災害防御和應急能力。
參考文獻
[1]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公眾有效覆蓋率淺析[J].萬奎,楊詠鋼.科技通報.2015(11)
[2]氣象災害預警工作分析[J].任桂林,王瑩,桂翰林.黑龍江氣象.2017(03)
[3]氣象災害預警標準合理性淺析[J].曹之玉,張明明.氣象科技進展.2017(06)
[4]氣象災害預警大喇叭常見故障原因及預防措施[J].孫卓,劉梁,陳洪利,丁娜,劉岱鑫,劉天斌.現代農業科技.2016(24)
[5]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提升策略[J].羅桂湘,劉鋒,孔毅民,莫生兆,韋寧,黃桂珍.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04)
[6]網絡技術在氣象災害預警系統的應用[J].汪甫.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2)
[7]氣象災害預警大喇叭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J].安惠文,徐慶恒,李巨星.農業與技術.2017(15)
[8]淺談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綠色通道”的必要性[J].張連霞,徐桂梅,夏瑩,李莉,李亞芬,邢明華.內蒙古氣象.2017(05)
[9]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手段與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對接建設[J].隋劍利,劉克利,李楊,牛冬.內蒙古氣象.2017(04)
(作者單位:舟曲縣國土資源局)